宋朝在對外戰爭中節節敗退與重文輕武有關嗎

  重文輕武是指重視文職官員而輕視武職官員。宋朝為什麼重文輕武?宋朝在對外戰爭中節節敗退,跟宋太祖重文輕武有什麼關係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宋朝在對外戰爭中節節敗退,是跟宋太祖重文輕武有關嗎的問題解答,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宋朝在對外戰爭中節節敗退,是跟宋太祖重文輕武有關嗎?問題解答:

  宋朝在對外戰爭中節節敗退,是跟宋太祖重文輕武有關。

  重文抑武或重文輕武是宋朝建立後的國策,由於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奪權建立了宋朝,且當時五代時期下屬推翻上司奪權稱帝的現象相當普遍,所以對武將非常不放心,採用杯酒釋兵權的方式,用豐厚的待遇以解除他們對中央皇權的潛在威脅。

  宋朝重文輕武,重內輕外。所以,今天看宋朝歷史,就會覺得奇怪。宋朝文化興盛,經濟繁榮,軍事上卻軟弱至極,不堪一擊。後人看前朝歷史,正如事後諸葛亮,挑起來錯誤百出。可實際上,宋王朝這種積貧積弱的局面卻是宋王朝的統治者吸取前代教訓,千方百計方才達到的長治久安的理想狀態。封建時代的皇帝不擔心軍隊實力不夠強大,而是怕它太強大,以至於自己無法控制,威脅自己的寶座。只要有一支軍隊,足以鎮壓地方小規模的叛亂,就可以使皇帝安心了。正是這種思想,導致了宋朝強幹弱枝的禁軍、廂軍制度。

  唐朝時中央軍隊為南北衙軍,歸宦官控制。畢竟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到了唐朝中後期,皇帝的廢立就由宦官說了算。唐末五代,皇室衰微,禁軍多為藩鎮軍隊,因此才上演了一出出大將篡奪皇位的鬧劇。北宋立國之初,為了防止悲劇重演,宋太祖採納了宰相趙普的建議,收回了節度使的軍權,將各地的精兵都選調到京城,由中央統一指揮,成為宋代的禁軍。由於禁軍是挑選地方軍隊的精銳而來,所以人數雖少,戰鬥力卻強,地方部隊根本無力與中央抗衡。

  禁軍實力強大,如果控制不當,皇帝反而會深受其害。為此,宋朝先是將禁軍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殿前都指使司率領,一部分由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率領。後來,後者又分為馬軍司和步軍司兩部分。到此,禁軍分由三個衙門統率,稱為“三衙”。三衙統率軍隊,卻無權調動。調動權歸屬文官主持的樞密院。兩者之間互相限制,但實際上卻是以文制武、重文輕武、權歸中央。北宋統治者貫徹強幹弱枝政策,禁軍作為天子衛兵,平時守衛京師,有事則出發應變,達到內外相制,保持京城內外兵力平衡。因此,京師禁軍主要分佈於開封府界內。

  宋太祖還苦心積慮,使兵將分離。禁軍各軍輪番守衛邊防重鎮和內郡要地,既減輕了京師的供應負擔,又使得將領手中無兵,從而不可能對中央政權構成威脅。

  禁軍之外,還有廂軍和鄉兵。禁軍可算中央常備軍,廂軍和鄉兵則用於維持地方治安和充當官府勞役。廂軍和鄉兵中的精銳被抽調到禁軍中之後,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平時又疏於訓練,所以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很多時候,他們被派去修築城池、製造武器等。

  宋朝禁軍、廂軍制度的確立,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北宋王朝重文輕武的趨勢,這種趨勢隨著禁軍的日益腐朽最終導致宋王朝不堪一擊,備受西北遊牧民族的侵擾,並最終走向滅亡。

  宋朝重文輕武的原因:

  宋朝重文輕武的原因「節度使與藩鎮割據」

  節度使是唐代開始設定的地方軍政最高長官。因受職時由朝廷賜以旌節而得名。節度,意為節制排程。唐代節度使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持節都督出征時是一軍統帥,屯駐時是軍區首腦,對所統將領及州郡長吏都有節制以至生殺之權。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鏇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資治通鑑》第二百一十卷唐紀二十六有載: 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節度使之名自訥始。景雲二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開始成為正式的官職。

  至開元、天寶年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八個節度使區,加嶺南、劍南共為十鎮,成為固定軍區,各有受其統屬之州、軍、鎮、城、守捉。節度使例兼管內排程軍需之支度使及管理屯田之營田使。天寶後又兼所在道監督州縣之採訪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統二至三鎮,多者達四鎮,造成外重內輕之勢,釀成安史之亂。

  安史亂起,唐廷為了平叛,內地相繼設定節鎮,增至二十餘道。節度使僚屬,都由節度使闢,所屬州縣長吏,實際亦聽命於節鎮。地方財政「送使」***即將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各州賦稅的一部分輸送於節度使***部分常佔最大份額。內地節度使轄區雖是藩衛朝廷的軍鎮,往往也對朝廷持不同程度的離心狀態。

  唐末節度使林立,擁兵自重,互相兼併,相繼出現五代十國,其境內節度使亦多跋扈。

  宋太祖趙匡胤統一全國後,繼承周世宗柴榮政策,加強中央集權,逐步削奪節度使之軍、政、財權。宋太宗趙靈又詔令所有節度使屬下的支郡都直屬中央,以朝臣赴本州治理政事。此後,節度使成為加授的榮譽職銜。

  遼、金分別於大州或節鎮諸州置節度使,掌管軍民兩政。元代廢。

  來源

  節度一詞出現甚早,意為節制排程。節度使有節制排程之意。東漢安帝永初二年 ***108***,樑懂受命主持西方軍事,為任命為諸軍節度使,這是節度使在歷史上的第一次出現。東漢末年,農民起義如火如荼,朝廷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開始任命大量的持節都督,使其成為一個軍區的統帥,其後這些持節都督開始擁兵自重,逐漸脫離了朝廷的控制,成為相對獨立的地方諸侯。三國時期,曹操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陸續在重要地區設立軍鎮,逐漸演化成都督區,魏晉年間因循舊制,都在重要地區設有持節都督,使其享有較高的軍政大權。所以這一時期的持節都督,可以看成是唐、五代節度使的前身。

  唐代節度使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北周及隋改稱總管。唐代稱都督。貞觀以後,內地都督府並多省罷,惟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尚存,以統州、縣、鎮戍。鎮戍是經常性的防禦據點,比較分散,兵力單弱,故每遇戰事發生,必須由朝廷派遣行軍總管統率出征或備禦。規模較大的戰役,又設定行軍元帥或行軍大總管統領諸總管。

  唐高宗、武后時期,為了加強防禦力量和改變臨時徵調的困難,這類屯戍軍設定愈多,並逐漸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駐地和較大兵力的軍、鎮、守捉,各自置使。行軍大總管也逐漸演變成統率諸軍、鎮、守捉的大軍區軍事長官,於是長駐專任的節度使應時出現。節度使成為固定職銜是從睿宗景雲二年***711***四月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開始的。

下一頁更多相關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