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桃學名:Amygdalus persica L.:薔薇科、桃屬植物。落葉小喬木;葉為窄橢圓形至披針形,長15釐米,寬4釐米,先端成長而細的尖端,邊緣有細齒,暗綠色有光澤,葉基具有蜜腺;樹皮暗灰色,隨年齡增長出現裂縫;花單生,從淡至深粉紅或紅色,有時為白色,有短柄,直徑4釐米,早春開花;近球形核果,表面有毛茸,肉質可食,為橙黃色泛紅色,直徑7.5釐米,有帶深麻點和溝紋的核,內含白色種子。

  是一種果實作為水果的落葉小喬木,花可以觀賞,果實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頭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果肉有白色和黃色的,桃有多種品種,一般果皮有毛,“油桃”的果皮光滑;“蟠桃”果實是扁盤狀;“碧桃”是觀賞花用桃樹,有多種形式的花瓣。

  原產中國,各省區廣泛栽培。世界各地均有栽植。

  桃花的栽培技術桃花移栽、定植多在早春或秋冬落葉後進行,種在排水陽光充足的地方,種植穴內當施基肥人糞尿、堆肥、餅肥、骨粉等,促使花芽分化。幼齡苗木可行裸根移植;大苗及大樹,尤其是較名貴的品種,最好帶土團移植,或至少根部浸蘸泥漿,然後移栽,以保證成活。整形以自然開心形為主,修剪可較梅略重,既行疏剪,又加短截,對樹冠內的纖細枝,交叉枝和病蟲枝,都加以剪除,多於花前進行,盆栽者則可延至花後進行。一般每年冬季施基肥一次,花前和6月前後各追肥一次,以促開花和花芽形成。此外,平時應適當中耕、除草。病蟲害主要有桃蚜、桃粉蚜、桃浮塵子、梨小食心蟲、桃縮葉病、桃褐腐病等,當及時防治。

    桃學名:Amygdalus persica L.:薔薇科、桃屬植物。落葉小喬木;葉為窄橢圓形至披針形,長15釐米,寬4釐米,先端成長而細的尖端,邊緣有細齒,暗綠色有光澤,葉基具有蜜腺;樹皮暗灰色,隨年齡增長出現裂縫;花單生,從淡至深粉紅或紅色,有時為白色,有短柄,直徑4釐米,早春開花;近球形核果,表面有毛茸,肉質可食,為橙黃色泛紅色,直徑7.5釐米,有帶深麻點和溝紋的核,內含白色種子。

  是一種果實作為水果的落葉小喬木,花可以觀賞,果實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頭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果肉有白色和黃色的,桃有多種品種,一般果皮有毛,“油桃”的果皮光滑;“蟠桃”果實是扁盤狀;“碧桃”是觀賞花用桃樹,有多種形式的花瓣。

  原產中國,各省區廣泛栽培。世界各地均有栽植。

  桃花的栽培技術桃花移栽、定植多在早春或秋冬落葉後進行,種在排水陽光充足的地方,種植穴內當施基肥人糞尿、堆肥、餅肥、骨粉等,促使花芽分化。幼齡苗木可行裸根移植;大苗及大樹,尤其是較名貴的品種,最好帶土團移植,或至少根部浸蘸泥漿,然後移栽,以保證成活。整形以自然開心形為主,修剪可較梅略重,既行疏剪,又加短截,對樹冠內的纖細枝,交叉枝和病蟲枝,都加以剪除,多於花前進行,盆栽者則可延至花後進行。一般每年冬季施基肥一次,花前和6月前後各追肥一次,以促開花和花芽形成。此外,平時應適當中耕、除草。病蟲害主要有桃蚜、桃粉蚜、桃浮塵子、梨小食心蟲、桃縮葉病、桃褐腐病等,當及時防治。

  

  養護要點

  桃花澆水:不幹不澆,澆時要適量,防止積水造成爛根,噴施新高脂膜,調節水的吸收量。桃樹怕水澇,夏季要保持排水通暢,特別是大雨來臨季節,做好清淤溝渠工作。家庭栽植桃花也要做好排水工作。

  桃花修剪:桃花為一年生充實之桃的腋芽,7月間分化花芽,第二年春季開花的習性,因此要注意修剪,幼桃以養成桃冠為主,開花後及時進行修剪,對開過花的枝條,只保留基部兩三個芽,其餘剪除。夏季對生長過旺的枝條,進行摘心,促使花芽形成。對於長勢不大好的植株,應避免修剪過多,應抑強扶弱,並注意枝 條分佈均勻,造成優美的株形。

  桃花換盆:每年春天即換一次盆。

  桃花的病害防治桃花防治病蟲害:桃花會產生縮葉病,可在病初起時每半月噴一次波爾多液刷 塗樹幹防治。蚜蟲、刺蛾、天牛等蟲害可人工捕捉或噴農藥殺除。桃花為春節室內瓶插的好材料,為了確保它在春節開花,可進行催花處理。一般是在落葉後把盆移放到7℃以下冷涼地方,春節前一至一個半月再把盆移入室內,先給10℃左右的溫度,以後逐漸提高室溫,在20~25℃環境中,經過十五至二十五天即可開花。

  桃穿孔病、桃炭疽病、桃流膠病是三種最為常見的桃花病害。

  桃穿孔病

  主要危害葉片,同時也危害枝梢和果。一類是由細菌引起的穿孔病稱細菌性穿孔病,另一類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性穿孔病。溫暖多雨的季節利於桃細菌性穿孔病的發生,是桃花普遍發生的病害。桃真菌性穿孔病則容易在溫暖多雨的條件下發生,樹勢衰弱、排水不良、通風透光差的桃花植株易感病。加強管理,增施基肥,改良土壤,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是防治桃穿孔病的主要方法。同時注意剪除病殘體,減少再侵染病原。在早春發芽前噴波美3~5°石硫合劑,可兼治害蟲,生長期可噴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對細菌性穿孔病可選用鏈黴素、土黴素、井岡黴素等殺細菌性藥劑。

  桃炭疽病

  主要為害果實,葉和新梢也能發病。桃花開花時如遇低溫多雨則更易發病。消滅病梢、枯枝、僵果,減少越冬菌源是其主要防治方法,也可於花前噴波美5°石硫合劑。花後可用50%退菌特600倍,70%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噴施。

  桃流膠病

  主要危害枝幹,對樹齡較大的植株危害較為嚴重。加強桃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性,及時有效地控制樹幹害蟲,減少不必要的機械損傷是防治的主要方法,也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殺蟲劑、殺菌劑。

  桃縮

  主要發生在早春低溫多雨的季節。消滅越冬病菌,主要防治方法是噴施波美3~5°石硫合劑,1:100波爾多液,也可在花瓣露紅時用70%代森錳鋅500倍,70%甲基託布津1000倍噴施。特徵:桃花為落葉喬木.葉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粗鋸齒,無毛,葉柄長1~1.5CM。花單生,先葉開放,幾無柄,多粉紅色,5瓣,花期3~4月,6~9月果熟,變種有深紅、緋紅、純白及紅白混色等花色變化以及復瓣和重瓣種。

  養護要點

  桃花澆水:不幹不澆,澆時要適量,防止積水造成爛根,噴施新高脂膜,調節水的吸收量。桃樹怕水澇,夏季要保持排水通暢,特別是大雨來臨季節,做好清淤溝渠工作。家庭栽植桃花也要做好排水工作。

  桃花修剪:桃花為一年生充實之桃的腋芽,7月間分化花芽,第二年春季開花的習性,因此要注意修剪,幼桃以養成桃冠為主,開花後及時進行修剪,對開過花的枝條,只保留基部兩三個芽,其餘剪除。夏季對生長過旺的枝條,進行摘心,促使花芽形成。對於長勢不大好的植株,應避免修剪過多,應抑強扶弱,並注意枝 條分佈均勻,造成優美的株形。

  桃花換盆:每年春天即換一次盆。

  桃花的病害防治桃花防治病蟲害:桃花會產生縮葉病,可在病初起時每半月噴一次波爾多液刷 塗樹幹防治。蚜蟲、刺蛾、天牛等蟲害可人工捕捉或噴農藥殺除。桃花為春節室內瓶插的好材料,為了確保它在春節開花,可進行催花處理。一般是在落葉後把盆移放到7℃以下冷涼地方,春節前一至一個半月再把盆移入室內,先給10℃左右的溫度,以後逐漸提高室溫,在20~25℃環境中,經過十五至二十五天即可開花。

  桃穿孔病、桃炭疽病、桃流膠病是三種最為常見的桃花病害。

  桃穿孔病

  主要危害葉片,同時也危害枝梢和果。一類是由細菌引起的穿孔病稱細菌性穿孔病,另一類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性穿孔病。溫暖多雨的季節利於桃細菌性穿孔病的發生,是桃花普遍發生的病害。桃真菌性穿孔病則容易在溫暖多雨的條件下發生,樹勢衰弱、排水不良、通風透光差的桃花植株易感病。加強管理,增施基肥,改良土壤,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是防治桃穿孔病的主要方法。同時注意剪除病殘體,減少再侵染病原。在早春發芽前噴波美3~5°石硫合劑,可兼治害蟲,生長期可噴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對細菌性穿孔病可選用鏈黴素、土黴素、井岡黴素等殺細菌性藥劑。

  桃炭疽病

  主要為害果實,葉和新梢也能發病。桃花開花時如遇低溫多雨則更易發病。消滅病梢、枯枝、僵果,減少越冬菌源是其主要防治方法,也可於花前噴波美5°石硫合劑。花後可用50%退菌特600倍,70%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噴施。

  桃流膠病

  主要危害枝幹,對樹齡較大的植株危害較為嚴重。加強桃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性,及時有效地控制樹幹害蟲,減少不必要的機械損傷是防治的主要方法,也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殺蟲劑、殺菌劑。

  桃縮

  主要發生在早春低溫多雨的季節。消滅越冬病菌,主要防治方法是噴施波美3~5°石硫合劑,1:100波爾多液,也可在花瓣露紅時用70%代森錳鋅500倍,70%甲基託布津1000倍噴施。特徵:桃花為落葉喬木.葉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粗鋸齒,無毛,葉柄長1~1.5CM。花單生,先葉開放,幾無柄,多粉紅色,5瓣,花期3~4月,6~9月果熟,變種有深紅、緋紅、純白及紅白混色等花色變化以及復瓣和重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