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雁蕩山旅遊攻略
雁蕩山風景區主要指溫州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史稱“東南第一山”,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因大雁常棲、蘆葦飄蕩而得名。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溫州雁蕩山的旅遊攻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夜探靈峰,山水奇絕窮變化
遊覽雁蕩山最好選擇住在北雁蕩之中的響鈴頭鎮,距離最近的靈峰景區,步行十分鐘。車到的下午,首先看的就是夜色中的靈峰景區,這裡是領略雁蕩山奇峰怪石的經典之處。靈峰景區就像它的名字,以奇石奇峰著稱,這裡的每一個山峰都有寓意,白天和夜晚觀賞,都會呈現一種不同風格的美。靈峰夜景最為著名,夜遊靈峰也是來雁蕩山必做之事。每當晴朗之夜,如果有一輪明月最好,諸峰剪出的倩影,有“雄鷹斂翅”、“犀牛望月”、“夫妻峰”、“相思女”等,一一顯靈,形神兼備。據稱看靈峰夜景需要三個最佳:其一為最佳時間,一年中的最佳當是中秋之夜,每一天的最佳則在天色將黑還白時分;其二是最佳地點,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三需最佳想象力,想來自然造物本不講究什麼,只因了我們的想象才有了別樣的靈氣!
傍晚七點光景,來到靈峰景區。其時已是人聲吵雜,所有來雁蕩山旅遊的人,想必都不約而同地來了。透過朦朧的天色,遠遠地看到了形態萬千的山巒,在模糊中如一幅黑白相間、疏密有致的山水畫,散發著一陣陣神祕的色彩。
站定在靈峰飯的院內,抬頭仰看,這本是白天裡看到的一座叫“合掌峰”的山峰,現在它象是一隻巨大的雄鷹,似斂翅欲停,又似振翅欲飛,在黑色裡彷彿即將撲面壓來,氣勢驚人!當年郭沫若觀看後,即興題下一首詩:雄鷹居奇峰,清晨化為石,待到黃昏後,雄鷹又復活。稍稍移動位置,解說小連要我們背對雄鷹站立,往後仰頭觀看山峰。奇妙的視覺出現了,只見凶猛的老鷹已然變成了一對豐滿高聳的乳峰,小連說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母親偉大的胸懷!人群中發出“轟”的笑聲。
出到房子外回頭再看,雙乳峰又變化,此時已成為雁蕩山最有代表性的景觀——情侶峰!那象是一對親密的戀人,幽會在夜幕下的群山之間,形象生動而細節更是惟妙惟肖。少女一身寬鬆的日本式和服,雙手摟住了小夥子的脖子;小夥子身背挎包,好象才由外地回來,有多少個日日夜夜沒見面了,想念會是多麼的強烈!就在這重聚的時刻,好好地地看看彼此。少女揚起的臉顯示出柔情萬千,而小夥子凝視她的眼神是那麼專注深情。他們是永遠的、不老的戀人,他們就是永恆愛情的化身。
在夜觀的一個來小時裡,靈峰的山石,給人一次接一次的驚歎!峰不同,景不同,驚奇的意趣卻是相通。夜色中的雁蕩山,極盡變化之能,巧借變化,點撥人間無盡情意。
茲遊靈巖,俠之隱者經行處
靈巖景區集中了雁蕩山精華中的精華,張紀中版《神鵰俠侶》就是在此取景。楊過與小龍女的郎情妾意,心靈契合,逍遙自由,一定要配以這般美若仙境的山水。小龍湫,高空棧道,險峰奇石,無洞不巧,水潭清澈,每一個轉彎,每一次俯瞰,都有讚歎和驚喜。
雁蕩山去天台山,有近兩個小時的車程。此兩地同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多次遊覽之地,這是很難得的幸運。徐霞客一生當中,能數次重遊的地方,怕是不會很多的,而他曾三來雁蕩山,第二次來時,還在靈巖山一個很難攀登的山頂,發現了天然石洞,稱為“天窗洞”。天台山有千年古剎——國清寺,而在雁蕩山的靈巖景區,也有一座建於宋朝的古寺,其名聲、規模與地位雖遠不及國清寺,卻也是同屬浙南地域的一座古老的禪寺。靈巖景區因為有了這座古寺,而倍添了幾分歷史的滄桑感和濃濃的文化色彩,這在整個雁蕩山也是不多見的!在寺內有一長聯,為清朝一榜眼所書:山雁蕩水龍湫洞石佛百二峰拔地凌雲海上名山稱第一,左展旗右天柱後屏霞數千刃神工鬼斧靈巖勝境嘆無雙。靈巖禪寺接待過眾多的歷史名人:近代的有康有為,並題有“大雄寶殿”四字;文學家郁達夫,投宿靈巖寺而有《雁蕩山的秋月》;國畫大師潘天壽,他在讚美雁蕩美景之餘,作名畫《靈巖澗一角》……
今天的靈巖禪寺已成了靈巖景區的一部分,寺前的南天門由天柱峰與展旗峰——兩座高達二百六、七十米高的巨峰形成,兩峰間距也在二百餘米。在兩峰之間,橫空安裝了一條鐵索。飛渡分直渡和橫渡,這本是當地藥農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攀上懸崖峭壁採草藥而用的方法,天長日久,世世代代,反倒使人練就了一身飛崖走壁、如履薄冰的好功夫。
一番壯烈的鑼鼓聲之後,直渡表演開始。人人都揚臉抬頭,注視著天柱峰的峰頂。隨著人群中一聲“哇”的驚叫,一個小紅點已經從峰頂直瀉而下,人群的噓聲未停,紅點的下落已住。只見他左右晃盪,攀巖下滑,身若蛟龍,流暢迅捷,毫無凝滯之感。或停在危巖,作採草藥狀,或彎膝登腿,隨著纖繩靈巧地搖晃滑落,不時翻個跟斗,嚇得人群又是驚叫出聲。這邊紅衣人倘未降至地面,那邊兩峰間的橫渡表演也開始,一人手腳並用,滑移前行,如壁虎般伏粘鐵索上,翻跟斗,灑鮮花,宛若神仙飄臨,姿態逍遙。
靈巖禪寺的眾神目睹著這一切,想當年他們應該也看到了藥農更驚險的翻騰。而身寄一繩的藥農們,應也會來到靈巖寺,求神拜佛,渴望神靈的保佑!
嵯峨的高峰,乖巧的怪石,幽深的洞窟,古老的寺廟,如此種種,不禁引人遐思,浮想聯翩那書中的俠之隱者,縹緲行於山中的場景。真可謂是,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龍湫雨歇,霧中仙境已忘言
追溯到清代,當詩人江韜叔來到雁蕩山,清秀空靈的山色、氣勢壯闊的瀑布,肯定深深地迷倒了他,不禁寫下:欲寫龍湫難下筆,不遊雁蕩是虛生。他不會知道,這兩行精彩的詩句,如今已是宣傳雁蕩美景的最亮口號,並且深入人心!
進入大龍湫瀑布,須走上一段石徑小路。沿著一條流水清澈的小溪,婉轉曲折。另一邊是一個小村,石牆青瓦,一間間安靜地矗立在群山腳下。一路依然有變化多端的山峰、石頭形成不同的風景,讓人目不暇接。峰迴路轉,驀然進入了一方小天地。只見一道細長的瀑布自虛空處、氣勢高昂地飛流下瀉,“大龍湫瀑布”有人叫。眼前的大龍湫瀑布顯然的缺少了水源,不象想象中的那麼激烈。它自險高處的源頭墜落,起始只是一道水柱,急急地,破空壓來。飛至近半,水柱漸散,化為了絲絲飄渺的水霧,輕靈地飄舞而來,不由驚歎!那水霧洋洋灑灑、重重疊疊,層層交加,追逐翻騰,初始的緊迫感也跟著消散,演變為一種輕盈,柔和而甜美的姿態。這是勁舞與慢舞的完美結合;是少女身上起舞的長裙,寬緊相連,由束而散,表現得阿娜多姿。
這就是大龍湫瀑布,“活潑潑”的大龍湫,其高達190米的落差,少有瀑布能比。霧散的瀑布,如春天裡的細雨,輕輕灑落在一潭碧水中,有人撐著雨傘,衝進了瀑布,濺起水花,弄溼了圍觀的遊人,嬉鬧聲,與瀑布的衝擊聲形成共鳴!
離開雁蕩山的那天,夏中的雨下的密密匝匝,想起大龍湫的水應該會更大一些,瀑布也應是更壯觀吧!回首望去,空谷無人,山野寂寂。偶爾幾聲清脆的鳥啼,打破山林的清幽。雁蕩山的美就這樣留在了心中,化作一幅滿是詩意的印象——雁蕩經行雲漠漠,龍湫宴坐雨濛濛。
雁蕩山風景區主要指溫州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史稱“東南第一山”,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因大雁常棲、蘆葦飄蕩而得名。雁蕩山形成於1.2億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景點有550多處,闢有八大景區,其中靈峰、靈巖、大龍湫精華薈萃,被稱為“雁蕩三絕”。雁蕩山根植於東海,山水形勝,以峰、瀑、洞、嶂見長,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開山鑿勝,發軔於南北朝,興盛於唐宋,文化底蘊豐厚。
雁蕩山系綿延數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北雁蕩山、中雁蕩山、南雁蕩山、西雁蕩山***澤雅***、東雁蕩山***洞頭半屏山***,通常所說的雁蕩山風景區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由於處在古火山頻繁活動的地帶,山體呈現出獨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巖怪石,稱得上是一個火山造型地貌博物館。
雁蕩山面積450平方公里,分為靈峰、靈巖、大龍湫、三折瀑、雁湖、顯勝門、羊角洞、仙橋八大景區,有500多處景點,景區內峽深谷幽,峰奇崖險,秀中有險峻,奇中有幽奧。素以獨特的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古洞畸穴、雄嶂勝門和凝翠碧潭揚名海內外,被譽為“海上名山,寰中絕勝”,史稱“東南第一山”。開山鑿勝,發軔於南北朝,興盛於唐宋,文化底蘊豐厚。雁蕩山形成於1.2億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雁蕩山有著獨特的品格,“日景耐看、夜景消魂”。“觀山景、嘗海鮮”,“一景多變,移步換形”。這是它區別於中國其他名山大川的三大特色。
雁蕩山靈峰景區
靈峰為雁蕩山的東大門景區,總面積約46平方公里。它以懸崖疊嶂,奇峰怪石,古怪石室,碧潭清潤而著稱。與靈巖、大龍湫並稱為雁蕩三絕。景區內層巒疊嶂,奇峰環繞,千形萬狀,美不勝收。靈峰夜景,移步換形,變幻多姿,妙不可言。兩大奇洞——觀音洞、北斗洞為遊人所必至。合掌峰是雁蕩山的代表景觀之一。峰內的觀音洞建有九疊危樓,建築極具匠心,與天然洞穴之美融為一體,為雁蕩山第一洞天。觀音洞隱於合掌峰中,洞高113米,深76米,寬14米,洞中累有九層樓閣。太陽正照洞底大殿,每天才數分鐘。觀音洞為雁蕩山第一洞天,深藏玄機,經年香菸繚繞。
此外,曲折幽奇的靈峰古洞,深廣幽邃的東石樑洞,惟妙惟肖的接客僧和碧波盪漾的石門潭等都使遊客流連忘返。
遊靈峰一定要看夜景,這才是雁蕩山的精靈所在。白天看似普普通通的山峰此時都披上神祕的盛裝,惟妙惟肖,如入仙境一般。
雁蕩山觀音洞
觀音洞隱於合掌峰中,洞高113米,深76米,寬14米,洞中疊有九層樓,建築風格新穎。當太陽出現時,陽光照到洞底那是很罕見的。從山腳要經歷 403級石階才能到達頂層大殿。在第8 層樓往左面觀看,就可見到一尊小小的觀音佛像端坐在蓮臺上,這個就是"一指觀音"。
雁蕩山情侶峰,雄鷹峰
抬頭看合掌峰,左邊的少女留著波浪式的髮型,一身得體大方的服裝。此時她踮起了腳尖,雙手摟著右邊小夥子的脖子。小夥子剛從遠方回來,來不及卸下身上的包袱,雙手樓住了戀人的纖腰。這就是雁蕩山有名的"情侶峰"。再看雄鷹峰猶如一隻碩大的雄鷹,安靜的佇立著,象一尊保護神,守衛著靈峰四圍。
靈峰
靈巖景區、靈巖、大龍湫,謂雁蕩三絕,而靈巖正當其中,人視為雁蕩山的“明庭”。元代文學家李孝光雲:“峭刻瑰麗,莫若靈峰;雄壯渾龐,莫若靈巖。”正道出了“二靈”審美風格上的區別。以靈巖古剎為中心,後有燦若雲錦的屏霞嶂,左右天柱、展旗二崖對峙,壁立千仞。因“渾龐”而生肅穆,人處其中,頓覺萬慮俱息。靈峰使人情思飛動,靈巖則使人心境沉靜。但人又怕沉靜太過,於是就有“靈巖飛渡”的準雜技表演。其實,靈巖也有許多奇巧的景點,如天窗洞、龍鼻水、龍湫、玉女峰、雙珠瀑等,只是都被藏掖到隱蔽處去了。人皆知藏拙,不知藏巧更須具一副手眼,靈巖知此中三昧,才成其為博大。
靈巖景區主要景點:屏霞嶂、靈巖寺、天柱峰、展旗峰、靈巖飛渡、小龍湫、龍鼻洞、卓筆峰、臥龍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