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臨床表現

  胰腺癌是消化道中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可能之前大家對胰腺癌還不是太瞭解,沒有多加關注疾病知識,因此在發生疾病的時候沒有及時的資料,從而產生了嚴重的後果,那麼有什麼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1、胰腺癌早期患者容易出現腹痛現象,發病位置一般在胰體及胰尾癌,位於上腹部、臍周或右上腹,性質為絞痛,陣發性或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的鈍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臥位及晚間加重,坐、立、前傾位或走動時疼痛可減輕。

  2、在病程的某一階段可有黃疸,一般胰頭癌黃疸較多見,且出現較早,癌腫侷限於體、尾部時多無黃疸。黃疸多屬阻塞性,呈進行性加深,伴有面板瘙癢,尿色如濃茶,糞便成陶土色。大多是因為胰頭癌壓迫膽總管引起,少數是由於胰體尾癌轉移至肝內或肝膽總管淋巴結所致。

  3、有超過90%的胰腺癌病人會出現體重減輕的現象,在胰腺癌晚期常伴有惡質。消瘦原因包括癌的消耗,食慾不振,焦慮,失眠,消化和吸收障礙等。

  4、乏力與食慾不振甚為常見,尚可伴有腹瀉便祕、腹脹、噁心等胃腸道症狀。部分病例可出現脂肪瀉和高血糖、糖尿。不喜歡脂肪性菜餚,也會出現脂肪性下痢,這是脂肪未被消化,而和糞便混合、排洩出來的下痢症狀。

  5、因為癌腫潰爛或感染的因素,也可能引發繼發膽管感染從而導致患者出現發熱的現象。

  6、部分胰腺體、尾部癌腫可見肢體靜脈的血栓性靜脈炎,而造成區域性肢體浮腫。

  胰腺癌的治療方法:

  1、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胰頭癌最經典的根治手術方式之一,切除範圍一般包括遠端部分胃、十二指腸、胰頭部及膽總管下端,清掃胰頭前後、腸繫膜上動脈周圍、橫結腸繫膜根部以及肝總動脈周圍和肝十二指腸韌帶內淋巴結。

  2、保留胃和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保留胃和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保留了胃的正常生理功能,腸胃反流受到部分阻止,改善了營養狀況。該術式不必行胃部分切除,十二指腸空腸吻合較簡單,縮短了手術時間。另外,臨床上可發現該手術後有少數病人發生胃瀦留。胰腺癌多呈浸潤性生長,易侵犯周圍鄰近的門靜脈和腸繫膜上動靜脈,以往許多學者將腫瘤是否侵及腸繫膜血管、門靜脈作為判斷胰腺癌能否切除的標誌,因此切除率偏低。

  3、擴大胰十二直腸切除術

  擴大胰十二直腸切除術對部分累及腸繫膜上血管、門靜脈者施行擴大的胰十二指腸切除,將腫瘤和被累及的血管一併切除,用自體血管或人造血管重建血管通路。但該術式是否能提高生存率尚有爭論。由於擴大的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創傷大、時間長、技術要求高,可能增加併發症的發病概率,故應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