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計算機病毒列表

  電腦病毒通過病毒載體即系統的外儲存器進入系統的記憶體儲器, 常駐記憶體。該病毒在系統記憶體中監視系統的執行, 當它發現有攻擊的目標存在並滿足條件時, 便從記憶體中將自身存入被攻擊的目標, 從而將病毒進行傳播。以下是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常見計算機病毒表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巨集病毒 ***Macro Virus***:

  巨集病毒是目前最熱門的話題, 它主要是利用軟體本身所提供的巨集能力來設計病毒, 所以凡是具有寫巨集能力的軟體都有巨集病毒存在的可能, 如Word, Excel, AmiPro都相繼傳出巨集病毒危害的事件, 在臺灣最著名的例子正是Taiwan NO.1 Word巨集病毒。

  引導型病毒 ***Boot Strap Sector Virus***:

  又稱開機型病毒,是藏匿和感染軟盤或硬碟的第一個扇區,即平常我們所說的引導扇區***Boot Sector***。引導型病毒籍由引導動作而侵入記憶體,若你用已經感染的磁碟引導,那麼病毒將立即感染到你的硬碟。因為DOS 的結構設計,使得引導型病毒可以於每次開機時,在作業系統還沒有被載入之前就被載入到記憶體中,這個特性使得病毒可以針對DOS的各類中斷***Interrupt***得到完全的控制,並且擁有更大的能力去進行傳染與破壞。

  引導型病毒又可以分為:

  a、傳統引導型病毒

  傳統引導型病毒大多由軟盤傳染,進入電腦後再伺機傳染其它檔案,最有名的例子是米開朗基羅病毒。

  b、隱型引導型病毒

  隱型引導型病毒感染的是硬碟的引導扇區,它偽造引導扇區的內容,使防毒軟體以為系統是正常的。

  c、目錄型引導病毒

  目錄型引導病毒只感染電腦的檔案分配表***FAT***,一旦你的檔案分配表被破壞後,你的電腦中的檔案讀寫就會不正常,甚至丟失檔案。

  檔案型病毒 ***File Infector Virus***:

  檔案型病毒通常寄生在可執行檔***如 *.COM, *.EXE等***中。當這些檔案被執行時,病毒的程式就跟著被執行。檔案型的病毒依傳染方式的不同,又分成非常駐型以及常駐型兩種:

  1***非常駐型病毒***Non-memory Resident Virus***

  非常駐型病毒將自己寄生在 *.COM, *.EXE或是 *.SYS的檔案中。當這些中毒的程式被執行時,就會嘗試地去傳染給另一個或多個檔案;

  2***常駐型病毒***Memory Resident Virus***

  常駐型病毒躲在記憶體中,其行為就好像是寄生在各類的低階功能一般***如 Interrupts***,由於這個原因,常駐型病毒往往對磁碟造成更大的傷害。一旦常駐型病毒進入了記憶體中,只要執行檔被執行,它就對其進行感染的動作,其效果非常顯著。將它趕出記憶體的唯一方式就是冷開機***完全關掉電源之後再開機***。

  3***隱型檔案型病毒

  它會把自己植入作業系統裡面,當程式向作業系統要求中斷服務時,它就會感染那個程式,而且看起來不像被感染的樣子

  複合型病毒 ***Multi-Partite Virus***:

  複合型病毒兼具開機型病毒以及檔案型病毒的特性。它們可以傳染 *.COM, *.EXE 檔,也可以傳染磁碟的開機系統區***Boot Sector***。由於這個特性,使得這種病毒具有相當程度的傳染力。一旦發病,其破壞的程度將會非常可觀!例如:臺灣曾經流行的大榔頭***Hammer***,歐洲流行的Flip翻轉病毒皆是。

  隱型飛機式病毒 ***Stealth Virus***:

  隱型飛機式病毒又稱作中斷擷取者***Interrupt Interceptors***。顧名思義,它藉由控制DOS的中斷向量來讓DOS以及防毒軟體認為所有的檔案都是乾淨的。

  千面人病毒 ***Polymorphic/Mutation Virus***:

  千面人病毒可怕的地方,在於每當它們繁殖一次,就會以不同的病毒程式碼傳染到別的地方去。每一箇中毒的檔案中,所含的病毒程式碼都不一樣,對於掃描固定病毒程式碼的防毒軟體來說,無疑是一個嚴重的考驗!如Whale病毒依附於.COM檔時,幾乎無法找到相同的病毒程式碼,而Flip病毒則只有2 byte的共同病毒程式碼***好像戴面具只剩兩個眼睛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