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華羅庚的歷史故事

  華羅庚是我國有名的數學家,關於他的傳奇歷史故事有很多,大家聽說過幾個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你喜歡。

  一

  華羅庚,出生在江蘇省金壇縣一個貧困家庭。這是當時一個非常閉塞的縣城。

  童年時代,他最想騎馬。他將一個小木凳拴上繩子,牽著當馬騎,邊騎邊喊“馬嘟嘟,馬嘟嘟。”現在這個小凳子還陳列在金壇的“華羅庚紀念館”裡呢。稍大以後,他就把家中小雜貨店的櫃檯當馬騎,跳上跳下,並且還不時學著大人騎馬的樣子,感覺十分得意。

  華羅庚特別愛動腦,對於一些別人看來司空見慣的事,往往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問題。有一次,他同別人一塊去城郊玩耍,見一座荒墳旁有石人石馬,就問比他大的同伴:“這些石人石馬有多重?”同伴回答說:“這怎麼能知道呢。”華羅庚卻不甘心,沉思片刻,說:“以後總會有方法知道的。”

  在當年的金壇,華羅庚最喜歡去的地方,還是燈節、船會、廟會等場所,凡是這些熱鬧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東有座青龍山,山上有個廟。每逢廟會,廟中的“菩薩:”便頭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綠綠,騎著高頭大馬進城來。一路上,人們見到“菩薩”就磕頭行禮,祈求幸福。華羅庚伸直脖子,望著雙手合十的“菩薩”,心裡暗自琢磨:“?菩薩?果真萬能嗎?”當廟會散了,人們也陸續回家,華羅庚卻跟著“菩薩”去了青龍山,想探個究竟,看一看“菩薩”的真面目。

  來到廟裡,“菩薩”卸了裝,華羅庚一看“菩薩”是人扮的,就立刻往家跑。回到家,他便興高采烈地對媽媽說:“媽,你往後不要給?菩薩?磕頭了,?菩薩?是騙人的1父親馬上訓斥道:“唉呀,罪過,小孩子懂什麼?”他卻認真反駁道:“我到青龍山的廟裡去了,?菩薩?原來是假的,是人裝扮的1

  華羅庚的數學作業,經常有塗改的痕跡,很不整潔,老師開始時非常不滿意。後來經過仔細辨別,老師發現華羅庚是在不斷改進和簡化自己的解題方法。

  華羅庚在中學讀書時,曾對傳統的珠算方法進行了認真思考。他經過分析認為:珠算的加減法難以再簡化,但乘法還可以簡化。乘法傳統打法是“留頭法”或“留尾法”,即先將乘法打上算盤,再用被乘數去乘;每用乘數的一位數乘被乘數,則在乘數該位數去掉;將乘數用完了,即得最後答案。華羅庚覺得:何不乾脆將每次乘出的答數逐次加到算盤上去呢?這樣就省掉了乘數打上算盤的時間例如:28×6,先在算盤上打上2×6=12,再退一位,加上8×6=48,立即得168,只用兩步就能得出結果。對於除法,也可以同樣化為逐步相減來做節省的時間就更多的。

  憑著這一點改進,再加上他擅長心算,華羅庚在當時上海的珠算比賽中獲得了冠軍。

  華羅庚不僅對數學肯動腦筋,對語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師把自己收藏的文學大師胡適的書分給學生,讓每人看完後寫一篇讀後感。華羅庚分得的是《嘗試集》,書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話文的得意,認為自己是一次成功的嘗試,於是在扉頁上寫了一首《序詩》:“嘗試成功自古無,放翁這話未必是。我今為下一轉語,自古成功在嘗試。”

  華羅庚在讀後感中,並未表達出老師所期望的對胡適的讚美之詞,而是尖銳地指出:胡適的這首詩概念混亂,第一句中的“嘗試”與第四句中的“嘗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句中的“嘗試”是指初次嘗試,當然一試就成功是比較罕見的;第四句中的“嘗試”則是指經過多次嘗試或失敗之後的一次成功嘗試,所以它們具有不同的含意。單獨來看兩個“嘗試”都是有道理的,但胡適將二者放在一起,則是拿自己的概念隨意否定別人***陸放翁***的概念,真是豈有此理!他說:“胡適序詩邏輯混亂,不堪卒讀。”

  雖然語文老師當時十分不悅,但20年後還是對已成名的華羅庚說:“我早就你的文章不落窠臼。”

  華羅庚正是由於勤思考,愛創新,不迷信權威,才最終靠刻苦自學成為一名大數學家的。

  二

  中學畢業後,他因交不起學費被迫失學。回到家鄉,一面幫父親幹活,一面繼續頑強地讀書自學。不久,又身染傷寒,病勢垂危。在床上躺了半年之後,病雖然痊癒,卻留下了終身的殘疾———左腿的關節變形,瘸了。當時,他只有19歲,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絕望的日子裡,他想起了雙腿後著兵法的孫臏。“古人尚能身殘志不殘,我才只有19歲,更沒理由自暴自棄,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青年華羅庚就是這樣頑強地和命運抗爭。白天,他拖著病腿,忍著關節劇烈的疼痛,拄著柺杖一顛一顛地幹活,晚上,他油燈下自學到深夜。

  1930年,他的論文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這篇論文驚動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以後,清華大學聘請華羅庚當了助理員。在名家雲集的清華園,華羅庚一邊做助理員的工作,一邊在數學系旁聽,還用四年時間自學了英文、德文、法文、發表了十篇論文。

  數學成績不好引起華羅庚的警覺,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趕上去。於是,一有空他就抱著數學課本看,尋找數學題來做,漸漸地對數學產生了興趣。

  有一天,數學老師李月波把課講完,亮出了一道趣味題讓大家去做。題目是:“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當其他同學還在冥思苦想時,華羅庚卻很快舉手回答:“23!”李老師頗為驚訝,走過來詢問:“你看過《孫子算經》,它是中國的?剩餘定理?,傳到西方後被稱做?孫子定理?”。老師又問:“是你自己算的,那你說說,你是怎麼算出來的?”華羅庚不緊不慢地陳述了他的思考演算過程:“我是這樣想的:這個數三三數之剩二,七七數之剩二,這道題的答案可能就是3×7+2,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好餘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數了!”老師興奮地告訴同學們:“華羅庚同學的答案是正確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確的。”從此,全班同學對華羅庚刮目相。

  華羅庚的數學智慧,讓老師大為驚喜。老師的鼓勵又使得華羅庚興趣大增,在數學上加倍用功,於是,數學成績便突突地往上衝。

  三

  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刻苦學習,然而,華羅庚卻被叫去看店***賣棉花的鋪子***。

  有一次,有個婦女去買棉花,華羅庚正在算一個數學題,那個婦女說要包棉花多少錢?然而勤學的華羅庚卻沒有聽見,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個婦女尖叫起來:“怎麼這麼貴?”,這時的華羅庚才知道有人來買棉花,就說了價格,那婦女便買了一包棉花走了。華羅庚正想坐下來繼續算時,才發現:剛才算題目的草紙被婦女帶走了。這下可急壞了華羅庚,於是不顧一切地去追,一個黃包師傅便讓他坐車追,終於追上了,華羅庚不好意思地說:“阿姨,請……請把草紙還給我”,那婦女生氣地說:“這可是我花錢買的,可不是你送的”。華羅庚急壞了,於是他說:“要不這樣吧!我花錢把它買下來”。正在華羅庚伸手掏錢之時,那婦女好像是被這孩子感動了吧!不僅沒要錢還把草紙還給了華羅庚。這時的華羅庚才微微舒了口氣,回家後,又計算起來……

  華羅庚十二歲那年,民國政府已經存在十多年了,民國政府採取了新式教學方式,在各地興建學校。華羅庚在這期間,他進入江蘇省新式學校金壇縣立初中學校讀書。剛剛人學,每個孩子都會對陌生的課本愛不釋手,華羅庚就對數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華羅庚對自己的興趣持之以恆,在數學上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天賦,被人稱為“神童”。

  可能是兒童的共性,上初中時,華羅庚一度學習不認真,有些貪玩,甚至連數學考試也有不及格的時候,我國著名教育家王維克後來說,華羅庚雖然貪玩,但勝在思維敏捷,對數學題解題技巧有十分獨特的見解。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