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重陽節的時間
重陽節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2017年的重陽節在10月28日,星期六
重陽節,即農曆的九月九日,又稱“九月九”。在古代,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因而便稱為“重陽”。
九九重陽節的由來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已有千餘年曆史,中國政府在***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敬老節”,每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鍊身體。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
重陽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歷史悠久。據有關資料記載,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屈原在《遠遊》詩中就有“集重陽入帝宮兮”的詩句。但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重陽節;三國時期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則明確寫出了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到了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這在陶淵明的作品中有所體現;到了唐代,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全國上下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到了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慶祝,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到了清代,這種風俗依舊盛行。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九九重陽節的習俗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當今的重陽糕,並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1.關於重陽節的文章
2.重陽節時間是哪一天
3.重陽節是什麼時候
4.有關重陽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