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香心香一瓣閱讀答案
品香,身體與智慧並行,健康與快樂同在。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品香心香一瓣》閱讀材料
香在中國的文字造字中是會意字,甲骨文香字的形狀象徵,上半部為禾,下半部是鍋,表示鍋中煮著禾薯散發的香氣。在人類遠古時期,能吃熱食就是美妙的滿足,象徵人類的原始需求已經達到心身合一了。香氣開始於我們的嗅覺官能,啟發人類對香氣的美好想象,進而形成了優雅美妙的中國香席。
什麼是香席?香席是經過用香工夫之學習,涵養與修持後,昇華為心靈美感的一種生活形式。香席既不是改變氣味的薰香行為,也不是與宗教活動類似的焚香祈福,香席是一種通過香作媒介的文化活動,不是單純嗅覺上品評香味的品香。香席不是在尋求精神的歸宿和慰藉,而是生活修養——在香席的世界可以上追魏文帝邀集建安七子品迷迭香作《迷迭香賦》的風雅,更可以緬懷蘇東坡和黃庭堅詩歌合唱的浪漫情懷;還有文徵明燃香作《焚香》時的悠悠心境。
品香既是一場別緻的雅集,也是一次和心靈的對弈。在傳統文化回潮的當下,風雅了千年的薰香,是附庸風雅也好,是真雅緻也罷,在沉寂了半個世紀後,正迎來大好時代。中醫認為,沉香本身就可入藥,是一種名貴的藥材。除了直接入藥外,沉香還具有解穢流芳、驅蟲避邪、正念清神的效果,尤其因為味道清柔甘醇,利於攝定心神,可幫助人修身養性。很多沉香的愛好者熱衷的緣由是,品香的過程是一種精神和嗅覺的審美過程,能安神、靜心,給人以空靈平和。
香文化傳到日本,香道修養也成為日本王宮貴族女子成人禮必備考核技能之一。日本現在流行的香道形式,主要是借鑑了唐宋時期隔火薰香的方式和方法,但中日兩國香文化內在追求、薰香過程及香品內涵是不同的。日本香道更多的追求是形式,重過程。中日文化交流中一個劃時代的開創者,便是唐代的鑑真和尚。公元753年鑑真東渡成功,為日本帶去了佛教、中醫,同時也帶去了大量的中藥及沉香、檀香等香藥。實際上,我國香學最早傳於日本的時間還要提前近二百年,當時朝鮮的“遣華使”、來華僧侶及留學生將品香用具帶回朝鮮,後來輾轉傳到日本。
香道是一種耐性的訓練,也是一種想象力和感受力的訓練,訓練人細緻如實地品嚐生命,讓人們對一陣風、一片樹葉,對世間的一切都有感覺。香能開啟人和自然界的門,讓生命充滿愛與被愛的喜悅。品香是一種修煉,是一種找回自我感知的方法。在這個浮躁的年代,靜下心來品香,能恢復長久以來已經麻痺的知覺,敏銳捕捉自己對香的真正感受。品香後勇敢與別人交流聞香體驗,不人云亦云,這是品香的精神。健康才有快樂,安心才得自在。從某種程度上說,品香也是使身體健康的方法,先賢強調的品香境界是“靜心契道,品評審美,勵志翰文,調和身心”。
品香,身體與智慧並行,健康與快樂同在。
***摘編自龍超《品香:心香一瓣》***
《品香心香一瓣》閱讀題目
1. 下列對於香席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香席的形成過程優雅美妙,它開始於我們的嗅覺官能,啟發了人類對香氣的美好想象,象徵人類的原始需求已經達到心身合一。
B.香席是一種文化活動,它需以香作媒介;香席是一種生活形式,需經過用香工夫之學習,涵養與修持後昇華為一種心靈美感。
C.香席是一種生活修養,魏文帝邀集建安七子品迷迭香作《迷迭香賦》的風雅,文徵明燃香作《焚香》時的悠悠心境都歸屬香席。
D.香席不是改變氣味的薰香行為,也不是與宗教活動類似的焚香祈福,不是單純嗅覺上的品香,也不是在尋求精神的歸宿和慰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品香是一場別緻的雅集,也是一次和心靈的對弈,是一種精神和嗅覺的審美過程,也是一種修煉,是一種找回自我感知的方法。
B.沉香主要用途是幫助人修身養性,因其具有解穢流芳、驅蟲避邪、正念清神的效果,尤其因為味道清柔甘醇,利於攝定心神。
C.鑑真東渡是中日文化交流劃時代的開始,他帶去了沉香、檀香等香藥,但中國香學傳於日本卻更早,是經由朝鮮輾轉傳入的。
D.香道能訓練人的耐性,訓練人的想象力和感受力,使人細緻如實地品嚐生命,對一陣風、一片樹葉,對世間的一切都有感覺。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從造字法看,香是會意字,甲骨文的香字構造說明,最早的香,不是指香料,而是指鍋煮禾薯散發的香氣,表現了遠古人類對吃熱食的滿足。
B.薰香,是一種流傳千年的習俗,一度時期曾歸於沉寂;當下,薰香也被人認為是附庸風雅,但不管怎樣評價,現在正是傳承薰香的大好時代。
C.日本流行的香道形式借鑑於中國,日本香道更多的是追求形式,重視過程,而在香文化內在追求、薰香過程及香品內涵上日本是不及中國的。
D.在浮躁年代,靜心品香能恢復長久麻痺的知覺,交流聞香的獨有體驗是品香的精神;品香可調和身心,使身體與智慧並行,健康與快樂同在。
《品香心香一瓣》閱讀答案
1.***3分***A
2.***3分***B
3.***3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