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呆若木雞的解釋

  呆若木雞是形容人痴或因驚恐而發愣的神態。這個成語怎麼解釋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釋義] 愣著不動;像只木頭雞。形容人痴或因驚恐而發愣的神態。

  [語出] 《莊子·達生》:“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正音] 呆;不能讀作“呆板”的“ái”。

  [辨形] 呆;不能寫作“待”。

  [近義] 呆頭呆腦 目瞪口呆

  [反義] 活潑可愛 神色自若

  [用法] 含貶義。一般作謂語、狀語、補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和“目瞪口呆”;都是從形體上來描繪吃驚發愣的樣子;但形體的部位不同;吃驚的程度也有差別。~形容全身都像木雞似地呆著;程度較重;“目瞪口呆”從眼睛不動、嘴不能說等面部表情來形容發愣的樣子。

  成語呆若木雞的故事

  《莊子·達生篇》中有這樣一個寓言:古時候人們很喜歡鬥雞的遊戲,一個叫紀渻子的人專門為國王訓練鬥雞,準備參加搏鬥。過了十天,國王問紀渻子:雞已經訓練好了嗎?紀渻子回答說;還沒有,這隻雞表面看起來氣勢洶洶的,其實沒有什麼底氣。又過了十天,國王再次詢問,紀渻子說還不行,因為它一看到別的雞的影子,馬上就緊張起來,說明還有好鬥的心理。又過了十天,國王去問但還是不行,因為紀渻子認為這隻雞還有些目光炯炯,氣勢未消。這樣再過了十天,紀省子終於說差不多了,它雖然偶爾還叫幾聲,已經有些呆頭呆腦、不動聲色,看上去就像木頭雞一樣,說明它已經進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國王於是把這隻雞放進鬥雞場,沒想到別的雞一看到這隻“呆若木雞”的鬥雞,還沒有交手就都掉頭逃走。

  成語呆若木雞的造句

  1. 看守天道山的守衛們都呆若木雞,眼裡充滿了驚恐的看著火中執著一把大劍笑的癲狂的人影,那笑聲像是來自地獄深處的鬼嘯。

  2. 一是胡調派,“奇形怪狀,骯髒齷齪,油頭滑腦,顛倒劇情,一遇國事戲與世界戲,非呆若木雞,無法可施,即逾越範圍,瞎三話四”。

  3. 所有人都呆若木雞,那黑衣人黑袍罩巾一脫,長髮飄飄,遺世獨立。

  4. 素衣幾人玉慘花愁,面對洶湧而來的沙浪,呆若木雞,這次她們真的是退無可退。

  5. 大胖子盯著蘇嬌嬌,胖胖的臉上突然閃過一絲凶虐之色,他緩緩舉起手,向著已嚇得呆若木雞的蘇嬌嬌扇去。

  6. 人,本就是欺善怕惡的佔大多數,咖啡廳裡的其他人皆被嚇得呆若木雞,但阿郎卻紋風未動,連眼皮也沒眨一下。

  7. 畢庶澄看著,彷彿泥塑木雕,完全呆若木雞了。

  8. 所以若像目擊者所說“從始至終保安‘呆若木雞’站在一旁”,這名保安就涉嫌違規和失職。

  9. 他聽了電話之後,就呆若木雞地站在那兒,好像受了什麼驚嚇。

  10. 電視裡面的角色正哭得撕心裂肺的時候,我卻面無表情呆若木雞。

  11. 等著檢票的人各種若有所思或者呆若木雞的表情。

  12. 他呆若木雞地站著,久久回不過神來。

  13. 我們班有一個人整天嬉皮笑臉的。一到考試的時候就呆若木雞了,等到老師發考試卷時,他更是垂頭喪氣!

  14. 聽到這一噩耗,他呆若木雞,過了好久才“哇”地一聲哭了起來。

  15. 大學的輔導員的工作是把讀了多年書的呆若木雞的學生改變過來。

  16. 放下石鎖,趙逸便走到仍自呆若木雞的章穆面前,說道:走吧。

  17. 她的冷淡,以為若沒有她自己也會照舊的生活吧,如今看來,那樣呆若木雞,行屍走肉般的機械生活又有何可作,世上若沒有一個知心的人,倒真不如落髮敲鐘,長齋禮佛。

  18. 常陽手握話筒向窗外一看,立馬呆若木雞,三輛罩著帆布的大卡車正在鄉政府前面的砂石路上風馳電騁地駛來,掀起的煙塵遮天蔽日。

  19. 在林軒身旁的王雨薇,目瞪口呆,呆若木雞,一副白日見鬼的神情。

  20. 幾人頓時緘口無言,那個胖子更是呆若木雞!劍玄陽沒有關注身體的慘況,只是雙眼緊緊地盯著唐浩。

  21. 一聲暴怒的嬌喝,盈盈秋水般的劍芒帶著陣陣刺骨寒氣,殺向不遠處那突然間呆若木雞的青年。

  22. 急性心因性反應的主要症狀有:突然出現面無表情、目光呆滯,陷入呼之不應、推之不動的境地,嚴重時呆若木雞,有無目的動作。

  23. 石驚天倒吸了一口冷氣,茫然失措,呆若木雞一般,良久才怫然不悅道:“青河小兒,你卑鄙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