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語文孔繁森的教學反思

  孔繁森是90年代的模範人物,他的事蹟對於二年級的孩子孩子來說比較遙遠,要想從孔繁森撫養孤兒,獻血為其交學費這一故事中體會他的無私與偉大,關心藏族人民、為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感知其優秀,我覺得難度較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孔繁森的教學反思,望大家喜歡。

  語文孔繁森的教學反思範文一

  《孔繁森》這篇課文以人物名字“孔繁森”作為標題,描寫了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期間撫養孤兒、獻血為孤兒交學費這兩件動人事蹟,讚揚了孔繁森關心愛護藏族人民,為民族團結無私奉獻優秀品質。對於小學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孔繁森這個人物距離他們較遠,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及中心思想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前,我讓同學們仔細閱讀語文同步閱讀讀本,使他們對孔繁森有了一定的瞭解,為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而這一課的中心句是“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幹部。”怎麼讓孩子能準確地找到並理解這句話呢?

  首先,我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問:小朋友們看一看這篇課文主要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學生們各種答案都有,其中有個別人找對了,但是我沒有立即就給予肯定,我又問:大家說的都有道理,那到底誰說的才是正確的呢?於是我用了填空的形式:孔繁森是個*** ***的人。問:現在這個題目該怎麼填?生:優秀。“那再想一想這篇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這時大家都明白了,是圍繞“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幹部。”而寫的了。

  接著,我引導大家聯絡實際,說說爸爸媽媽在生活中是如何對待自己的。通過回憶、發言,同學們都體會到了父母的關愛和辛苦付出。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再創設情景,請同學們想象練說在日常生活中孔繁森為三個孤兒所作的一切。從中,大家都深深地體會到孔繁森的優秀品質。然後,我又請同學們觀察課文插圖,想一想,三個孤兒會對孔繁森說些什麼,這樣一來,既鍛鍊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又理解了課文的中心思想。

  最後,同學們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再次體會到孔繁森對漢族和藏族的團結所作的貢獻。

  語文孔繁森的教學反思範文二

  孔繁森是90年代的模範人物,他的事蹟對於二年級的孩子孩子來說比較遙遠,要想從孔繁森撫養孤兒,獻血為其交學費這一故事中體會他的無私與偉大,關心藏族人民、為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感知其優秀,我覺得難度較大。文章末尾詩歌的渲染在感知上學生更覺得有高度。但我相信學生內在的潛力是無窮的,等待著去開發,學生的智慧火花是靈動的,等待著去點燃。我用什麼去開發、點燃呢?當然是文字這個媒介。本節課上我著力讓學生體驗文字角色,近距離親近文字,不僅要知其表面意義,更要領悟出深層次的內蘊,從而很自然地襯托出人物的精神,並對文中難點——歌詞的感悟能有了突破。個人感覺本節課的教學還是成功的,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有滋有味,深入淺出,高潮迭起。幾點感悟和大家分享:

  一、 解讀教材的深入淺出。

  1、讀厚教材。

  於永正曾說過:“課文鑽研好了,教法往往也隨之有了”。這是一篇非常短小的教材,只是擇取了孔繁森的一個典型事例來表現其高大形象,怎樣把教材讀厚,豐滿人物的內涵呢?課前,我閱讀了大量關於孔繁森的資料對本課進行反覆還原解讀,他的其他很多事例讓人感動,最後一個自然段藏民們深情唱的歌詞中的“光明”一詞,也就深刻起來,讓我出現了靈感。如在教學難點文中的歌詞時,我先以“小朋友們,你們讀懂了什麼?”這一問題為引子,多元化地讀出“深情”的不同內涵,***感激、熱愛、自豪、團結等***。再適時地補充資料讓學生更全面地走進孔繁森,對孔的優秀品質有更深的感受,激發情感進一步昇華。接著問:聽了這些故事後,你認為孔繁森為西藏帶來了什麼?***學生回答為:富裕、愛心、無私、奉獻等,理解得非常深刻,到位。***師:是呀,這些美好的東西帶給了藏胞們無限的希望,讓他們看到了“光明”,所以他們唱到***生深情地讀***。這一環節,對全文的難點進行了有效地突破。文字力透紙背,帶給學生的是強烈心靈衝擊。

  2、讀薄教材,抓精要。

  把教材讀厚了只是我的感悟,如何讓學生感受得到呢,我又嘗試用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方法引導孩子抓住課文精要之處,把教材讀薄,提高課堂效率,啟用學生思維。***1***把這篇課文讀成兩個詞“優秀”“感動”。如以“哪些詞語讓你感動”貫穿全文,抓關鍵,由表及裡引導學生品位朗讀。***2***對教材進行重組。在品讀全文的基礎上再匯出第一小節的“優秀”。此時的“優秀”,在學生眼裡是有著深刻的內涵的,是有著學生的情感,教者的情感作為支撐的“有情物”,學生朗讀地釋放自然更加精彩,學生在一筆一畫地跟著我寫優秀這個詞語的時候,心裡裝著的是敬佩和感動。***3***抓關鍵詞,品味閱讀,抓住“懇求”“深夜”“悄悄地”“親生兒女”等品讀出人物的精神實質,這樣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較易接受,學生品讀得也較為精彩。

  二、語文教學要樸實紮實。

  這節語文課我想充分體現這一點。語文教學的真諦是高屋建瓴,但又樸樸實實,可以模仿,可以借鑑,沒有故弄玄虛,不要花枝招展,有的只是對文字的個性感悟,有的只是引領學生徜徉在語言文字之中,去品味,去咀嚼,我想借助的僅僅是圖片和文字而已。如課堂上我以關鍵詞“親生兒女”為契***,引導聯絡生活實際回味體驗,填補課文空白,發揮想象,活化感動,由己及他,由表及裡深入體會孔繁森的優秀精神品質。再如課堂上我結合語境,多角度地思考“悄悄地”,形成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對人物有全面地瞭解。在理解“再三懇求”時採用換位閱讀的方式,把自己假設為文中的孔繁森,站在他的角度去想去說,我只是自然地引導,這樣學生離文字最近,最容易讀懂。就是在這樣的訓練中,我想讓課堂成為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為學生的登臺亮相提供了一個個平臺,學生的精彩來源於課前精心設計的訓練,也想讓課堂因紮實的訓練而精彩。

  三、著力體現“語文味”。

  本節課著力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讀好課文,積累語言,因為我知道將語文的工具性夯實了,語文的人文性就跑不了了,語文的人文性是依附在語言文字背後的。多讀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前提;多讀也是教師教好語文的保證。在教學重點句子“像親生兒女一樣撫養”“再三懇求獻血”以及歌詞時學生一次比一次讀得入情入境,動人心絃,感人肺腑。在反覆地讀中對句子的體會越來越深入,同時也讀出了不同的理解。教材是有生命的。我們的語文課,除了知識點的認識,更需要激情,需要感染,需要情感的共鳴,需要“語文味”。我必須是一個感情豐富並學會“煽情”的人,還需要能夠準確抓住教材的情感點和學生的情感點,瞭解教材的同時瞭解學生,並在二者之間架設一座橋樑,使學生在激盪的情感中,受到感染、薰陶和激勵,使他們在高昂的情緒中,產生想象和頓悟,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從開始以“地圖“匯入到一個個過渡語和評價語以及描述性語言的設計我都注意激起學生的情,讓學生真正做到“情動而辭發”。

  此外在這節課上我還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在課堂教學資源中,教材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對教材的一部分——課文插圖,我也進行了有效地利用。如在教學中我問學生:成為孤兒的孩子,他們會過怎樣的生活?可是你們看?***出示插圖***仔細觀察他們的表情,看到了什麼?這樣有效利用插圖資源,反襯突出了人物的高貴品質。在過渡到第三小節的教學時,同樣藉助插圖的內容匯出:孩子們盡情享受著孔繁森的愛和關懷,一天天快樂健康的成長起來了,他們從不會想到,為了幫助他們上學交學費,他竟然去***獻血***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有利於學生情感的激化。思維的啟迪。

  當然,這節課也有感覺不到的地方,如有些地方的處理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不是過於深入,要求是不是拔得過高了,還請專家評委們給予指正,謝謝!

  我們呼喚有活力的課堂,我想這不僅需要學生有“定力”,更需要老師有“定力”,“寧靜以致遠”我需要的守住一顆平常心,在活力課堂的追求中走好每一步。

  語文孔繁森的教學反思範文三

  經過幾天緊張的準備,《孔繁森》一課終於上完了,而且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但再好的課也會有缺憾,現就我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和欠缺的地方作如下總結。

  一、拉近學生與主人公的距離

  孔繁森是80年代的模範人物,他的事蹟對於一個生活在當代的8歲孩子來說是遙遠的,要想讓孩子們理解孔繁森關心人民、為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是學習本課的一個難點。為了讓孩子們對孔繁森有一些瞭解,課前我佈置孩子們收集孔繁森的資料。孩子們找了很多,有孔繁森的簡歷,有他的人生格言,有後人對他的評價,還有關於阿里地區的資料,但沒有人收集關於他的小故事。這是一個欠缺。為此,在課堂上我給孩子們講了孔繁森為挽救一位突發肺病,被濃痰堵住喉嚨的藏族老人,用聽診器的皮管為老人吸痰的故事。然後播放《公僕贊》並配有關孔繁森的影視資料、圖片。這樣,學生對孔繁森就有了一個整體印象和初步認識,為進一步學習課文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礎,創設了濃厚的情感氛圍。

  二、引導學生品讀課文語言

  《孔繁森》這篇課文,講述了孔繁森收養三個藏族孤兒,並以獻血所得的營養費幫助他們上學讀書的動人故事。如果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細細品讀,挖掘句子中蘊含的深厚情感,是很難讓人感動的。因此,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從中體會感情是學習本文的重點。例如,學習“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三個藏族孤兒”一段時,我聲情並茂地說:“孔繁森在西藏做的許多事情都讓藏胞們感動得流下了熱淚,請你認真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有沒有讓你也感動的句子。”學生帶著要求去讀。交流時,有的學生說:“最讓我感動的是曲尼、曲印和貢桑三個藏族孩子失去了親人,成了孤兒。”這時我問他“讀這句話時,你心裡有什麼感受?”學生說他覺得這三個孩子失去了親人,很可憐。我又提出:“你能不能帶著對這三個孩子的同情去讀好這個句子?”這個句子讀好了,再讓學生去找有沒更讓人感動的地方了?學生會找到“孔繁森就把他們接到自己身邊,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這時,我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說說爸爸媽媽平時是怎樣疼他、愛他的。學生們很自然就能想到孔繁森怎樣愛這三個孤兒。有的學生還聯絡後文中“你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這一句來體會孔繁森對孤兒的愛。此外,到底哪些句子會讓學生感動,一定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找。例如,有個學生講他感受最深的一個句子是“1992年,拉薩附近發生了大地震”。剛開始,我覺得奇怪,這一句怎麼會打動他呢?讓他說明理由時,他講:“那裡發生了地震,一定會有很多孩子失去親人,成為孤兒。”看,孩子的想象多麼豐富。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語文教學要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計算機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充分顯示出其優勢。但歸根結底,媒體只能起輔助教學作用。它的運用在精不在多,用在恰當的時候,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假若不注意媒體之間的配合和協調,就會搞的課堂花稍、氣氛活潑,而效果不佳。在講《孔繁森》一文時,幻燈片由最初設計的十張,減至七張,又減為四張,最後只剩下了一張配有孔繁森影視資料、圖片的《公僕贊》。原來我計劃在結課時播放《公僕贊》,想起到深化中心、渲染氣氛的作用。通過試講,感覺效果不好,不如放在開頭,既讓學生了解了孔繁森的事蹟,又營造了氣氛。為學生學文作了很好的鋪墊。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素質教育要求,應讓學生全員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率。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習慣,教師就要適時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主動思考,主動操練,主動交流,激起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習興趣,逐步形成主動參與的學習習慣。在上《孔繁森》一課時,課中有個小活動,讓學生通過表演再現孔繁森去醫院獻血的情境。活動時,我只注重指導兩個小演員而忽略了其餘學生,出現了紀律渙散的狀況,在今後的教學中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