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關於哲學的故事有感
說起哲學,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就是智慧和深奧,感覺哲學是離我們普通人很遙遠的事兒。,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範文1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哲理故事》中的一篇名叫《財富之路》的故事。
這個故事說,一個失去右臂的乞丐向一個女主人乞討,女主人讓他把一堆磚從屋前般到屋後去,乞丐生氣了,他只有一隻手怎麼搬呢?女主人見了,用一隻手將磚搬起,放在屋後。乞丐怔住了,過了一會,,他終於搬起轉來,1個小時後,他終於搬完了磚,於是,女主人給了乞丐10元錢,乞丐謝了女主人,又上路了。過了些日子,又一個乞丐向女主人乞討,女主人又讓他把一堆磚從屋後般到屋前去,那個乞丐嘟嚷了幾句,就走了。數年後,那位失去右臂的青年成為了董事長,他準備讓女主人一家住到城裡去,女主人拒絕了,她認為自己可以用自己的勞動來創造財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勞動是創造財富的唯一辦法,只有勞動才能生存,只有勞動了,才會獲得回報,我們不能期盼著不勞而獲的生活,我們要懂得用勞動去創造財富,只有勞動了,只有付出了,才能過好日子,才能享受生活,那時,你就會覺得勞動是多麼快樂,勞動,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的品質,沒有勞動的人,都無法過上好日子。而我呢?我過去整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沒事就大喊大叫,一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呼哧呼哧”的喘粗氣,有時還跟爸爸媽媽賭氣,連飯也不吃,讀了這篇文章後,使我決心改掉這些壞毛病,從此做一個愛勞動、懂事的好孩子,從現在開始我要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養成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
範文2
前一段時間,在三聯生活書店買了英國的布萊恩.麥基先生著的《哲學的故事》。近幾日一直在讀。介紹西方哲學非常好的一本書。圖文並茂,印刷精美。
從公元前6世紀的古希臘前蘇格拉底前期的米利都派開始,到蘇格拉底時期,到基督教的聖奧古斯丁,再到近代科學的代表牛頓,培根,再到經驗主義的洛克,休謨,再到德國哲學的康德,尼采,最後到20世紀的哲學。。。
我的感想如下:
第一、開始介紹一個人,我感覺很牛,理論正確的不得了。比如蘇格拉底,被Delphi的神認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人。再後來出來的人更牛,比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理論更加有道理,更智慧,佩服地不得了。沒想到後來出來的人還更牛。。。。真是牛人輩出。為什麼我就一定想不到呢?這可能就是智者和庸者的區別吧。
第二,自己多年受的教育,只是受過一種所謂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真是可悲***當然,辯證唯物主義到底怎麼回事,我也沒搞倒***。我一提起“形而上學”,“功利主義”,“實用主義”,黑格爾,尼采,叔本華,弗羅依德,就覺得這些理論和哲人都有問題,都是唯心的,都是不對的。 其實,這些理論和人都是很有道理人,只是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視角再看和研究世界。馬克思主義只是眾多哲學理論中的一種而已,不是全部;是不是最正確的,這需要實踐的檢驗。
第三,以前讀得書太少了。這更可悲。混混噩噩地活著,爭名奪利,為外物所固。內心世界空無,浮躁。
真是應該靜下心來,好好地看些書,想一想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了。
範文3
自然主義有創新的亞里士多德,他雖然是柏拉圖的徒弟,但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的思想卻不一樣,他則認為實在界乃是由各種本身的形式與質料和-諧一致的事物所組成的。他也是西方哲學的領導者,領導著大家走向真理而又真實的殿堂。
詼諧但又自私的叔本華,他也被人們稱為“悲觀主義者”。他對生活和人生充滿了太大的希望,但卻因為爭強好勝,讓他嚐盡了失敗的滋味。其實,我認為,對人生有好的目標,好的理想是對的,但是不能把目標定的太高,萬一我們失敗了,會覺得很失落、很難過的。
追求真理的培根,他竭力倡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的思想,他推崇科學、發展科學的進步思想和崇尚知識的進步口號,一直推動著社會的進步,為人類、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們中間,最使我敬佩的事培根,他用盡自己一生的努力,對人類的生存,為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不就是我們口中常常說的“雷鋒”、“蜜蜂”嗎?但是我又想起一些為其他國家當奴隸的中國人,你們可是中國人啊!你們應該為自己的國家奉獻力量、奉獻一生的!可是你們卻學好了知識為別的國家奉獻。由此,我就更敬佩培根了,敬佩他的文學知識,敬佩他的人生哲學,更敬佩他為自己祖國奉獻的精神。
這一位位非常有名的哲學家帶給人類的感覺也是不同的,有些是樂觀的,有些是悲觀的;有些是封建的,有些是開放的;有些是信仰佛神的,有些則是無神論者。他們的認識世界,認識社會的觀點都不一樣,但都存在著意義,對於某些人來說,亞里士多德的理論更適於他的人生,但對於另一些人來說,柏拉圖的思想才更瞭解他自己內心的想法,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哲學也並不存在對與錯。而這些有名的哲學家也給了我們一定的啟示和一定的信心和力量,所以,讓我開啟知識的大門,去尋覓和哲理一樣美妙的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