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鼠解析度多高才適合

  滑鼠解析度越高就會越靈敏,那什麼是滑鼠解析度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介紹滑鼠解析度,歡迎大家閱讀。

  什麼是滑鼠解析度***DPI***?

  滑鼠的解析度,這是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它是我們尋購滑鼠的主要依據之一。滑鼠的解析度通常單位是DPI或CPI,DPI是dots per inch的縮寫,意思是每英寸的畫素數。CPI是count per inch的縮寫,意思是每英寸的取樣率。基本上兩個值是十分接近的,在較高數值的時候DPI相對CPI來說解析度要更高一些,DPI相對來說更具有參考意義。***1英寸=2.54釐米***

  熟悉Windows的朋友都知道系統提供滑鼠指標移動速度調節功能,它可在一定範圍和程度上提高或減低指標的移動速度,從而時低解析度的滑鼠也能實現高解析度的功能。但實際上,系統並不能真正改變滑鼠的解析度,而是在以降低指標的精確度的前提下提高指標的移動速度的。例如,當系統讓指標跳過每相鄰兩個象素中的一點時,指標的移動速度便可實現翻倍的效果,但滑鼠的精確度卻只有原來的一半,可見這並沒有真正提高滑鼠的解析度,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滑鼠高解析度的最終效果,並對使用者的使用滑鼠的定位造成負面影響。


  多高DPI解析度才合適?

  看到這裡,或許不少朋友會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不同解析度的大尺寸液晶分別需要多大解析度的滑鼠才合適呢?

  下圖是15寸、17寸、19寸寬屏、22寸、23.6寸的解析度示意圖

  從上圖可以看到,假如使用400DPI的解析度,在1024x768的解析度下***該解析度為17寸CRT的最佳解析度,也是15寸LCD的解析度***,從螢幕最左端移動到最右端,我們僅需要1024/400=2.56英寸=6.5024釐米,800DPI的話僅需要3.25釐米,對於我們日常操作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同理可以得出:

  下面看下我們平常使用滑鼠的樣子:

  假設滑鼠的定位引擎位於滑鼠的中間位置,那麼,經過測量,我們發現靠手腕來擺動滑鼠,滑鼠引擎的最大移動距離大約有11釐米。不過,除了激烈遊戲外,日常操作中我們很少會這樣大幅度地擺動滑鼠,因為這樣容易造成腕部的疲勞。因此,比較舒服的滑鼠操作的擺動範圍是上圖中間小弧形範圍,筆者試驗結果大約是3釐米,也就是比一英寸稍長一點。***此資料以筆者的手來估量,僅供參考***

  下面的圖表是本站為使用者推薦的顯示器尺寸對應的最佳解析度和推薦滑鼠DPI:

  綜上所述,日常操作中***包括辦公應用,影象處理等***,我們可以推斷滑鼠DPI與顯示器橫向解析度數值接近或稍低一點時,滑鼠的使用是比較舒適的。這也正好可以解釋,在1024x768的年代,800DPI剛好適合使用者使用,17寸液晶時人們更喜歡1000DPI;而來到23、24寸的大屏液晶時代,筆者認為最接近1920的2000DPI是最適合使用者使用的。當然,這與使用者的windows滑鼠屬性設定有關,如果使用者把屬性選項調低,那麼2500DPI也已完全足夠。

  遊戲玩家對滑鼠DPI要求較高

  為什麼遊戲玩家需要更高的滑鼠DPI呢?我們知道,在魔獸爭霸3、星際爭霸等即時戰略遊戲中,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大面積的滾動畫面,游標移動的範圍其實是好幾個螢幕的大小,這種時候特別需要高DPI滑鼠。

  不過,過高DPI帶來的直接影響是細節操作的時候比較困難,在細節的定位上,我們會覺得滑鼠似乎比平時更容易“飄”,所以遊戲滑鼠通常有詳細的DPI設定功能,可以讓玩家選擇最得心應手的數值。

  下圖是滑鼠移動一英寸***2.54釐米***游標移動的距離在顯示器上的表現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假如滑鼠設定為5000DPI,那麼每移動1英寸游標就捲動了兩個多的螢幕,要從螢幕左邊移到右邊,則只需1920/5000=0.384英寸=0.97釐米,移動不足1釐米就可以橫跨大屏液晶的螢幕了,點選桌面上一個圖示都已經十分困難,更不用提其他細微的操作了。

  那麼,對於遊戲滑鼠來說,多少的DPI就是完全足夠呢?根據評測結果來看,在30寸這種一般使用者極少會用到的超大屏液晶顯示器中,遊戲滑鼠設定3200DPI也已經足夠玩轉多種競技遊戲了,採用5000DPI的時候,在30寸液晶中也並不容易操控,不適合遊戲使用。所以,消費者在購買遊戲滑鼠的時候,不要被高的驚人的滑鼠DPI所迷惑,在目前常見的解析度下,3200的DPI對遊戲滑鼠來說已是完全足夠,再高上去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相反的,根據自己顯示器解析度的大小,選擇具有能夠達到最佳DPI的能力的滑鼠,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