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更優秀的情商故事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要善於另闢蹊徑,如果只會踩著前人的足跡前進,是無法找到世外桃源的,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改變人生的三種力量

  生命之河有不同的方向,但有同一個願望,那就是希望生命能夠遠行,能夠歷經千山萬水,奔流向前。每個人都有出生的那一天,也都有生命終止的那一天。所有生命的開始和結束沒有太多的不同。因此,生命最重要的是從生到死的那一段旅程怎樣走,怎樣才能活出精彩和成功。這段旅程證明你擁有和別人不一樣的生命,在同樣的時空裡擁有不同的精彩人生。

  我一直試圖看透成就事業的本質,以期獲得生命前行的力量。我曾經經歷無數次的失落迷茫,千迴百轉,在濃霧疊嶂中徘徊,在一次次愚蠢的錯誤後終於有所醒悟。在盤點過去幾十年的生活後,我發現有三種力量在我生命的成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種力量是承受的力量。承受的力量就是能夠坦然接受生命中一切苦難和失敗的力量。我們和命運抗爭的最常見方式是抱怨,但抱怨是一副毒藥,只會使自己陷入越來越可憐的境地。只要人活著,苦難和失敗就會隨時隨地降臨。我心中曾經充滿過抱怨和怨恨:為什麼我的父母一無所有?為什麼我考大學一次次失敗?為什麼我會得萬人討厭的肺結核?為什麼出去教課就被記過、處分?為什麼領取一個辦學執照需要把自己喝死好幾次?但後來我發現,所有這些抱怨除了證明自己無能沒有任何意義。有一天我終於想明白,既然苦難和失敗不可避免,那還有比坦然接受生命中發生的一切更好的辦法嗎?

  第二種力量是奮鬥和努力的力量。人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是相信奮鬥和努力能夠改變人生。我們常常討論命運問題,會抱怨自己為什麼沒有出生在富貴之家,為什麼必須從一無所有開始奮鬥。但有時候,平白無故地擁有一些東西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有些東西也許不能改變:我們改變不了自己的出生境遇,也改變不了自己的長相和身高。但我們應該堅信,奮鬥和努力是改變命運的最重要力量。我非常慶幸自己一路走來,儘管走得磕磕絆絆,但從來沒有放棄。後來我生命中得到的一切都證明了奮鬥和努力的力量。我們也許沒有好的運氣,不能一個筋斗踏上青雲。但通過奮鬥和努力,我們一定能夠創造一些必然的成就。從一個農民到大學生,從一個講話不完整的人到被認可的老師,從一無所有到擁有上市公司,我這一路走來,處處都是奮鬥和努力的汗水結晶。我相信奮鬥的力量。

  第三種力量是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力量。我們發現很多人為了自己的成功,不惜一切代價踐踏著別人往上爬。他們通過巧取豪奪、明槍暗箭、造謠中傷等達到自己升官發財的目的。大學裡就常常有年輕的學生幹部為了小小的權力無所不用其極,認為這就是未來謀取自己人生成功的手段。讓我們欣慰的是,那些以別人的犧牲為代價獲取自己功利的人最後往往沒有很好的下場。我相信這個世界就是一面鏡子,鏡子外面是你,鏡子裡面是別人和社會:你對鏡子裡的人笑,他就會對你笑;你對鏡子裡的人拳腳相加,他也一定會對你拳腳相加。成功需要別人的幫助,而獲得別人幫助的唯一辦法就是先幫助別人。

  2:敢於承認自己的不一樣

  總喜歡看著別人生活,在我們眼裡一件事情的對錯好像就是取決於在做它的人數的多少。漸漸地你發現你也要和他們做一樣的事說一樣的話,否則就會被外人看做另類,看成不合群的那種人。

  小時候在課堂上當你發現自己的觀點和別人的不同時你會毫不猶豫的舉手並大聲說出自己的看法,而當你長大一些後你又很多次發現自己與他們說的不一樣,可你再也沒有馬上舉起手來,因為你看到大多數的人都說那是對的,所以你自然而然就把自己的觀點扼殺在了沉默中。其實有時候你也知道自己的觀點可能是對的,但只因你怕說出來會被別人嘲笑會被別人說成胡說八道,於是你寧願選擇沉默而承認大多數人認為的就是對的。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不敢承認自己與別人的不一樣,不敢做和別人不一樣的事情說不一樣的話。你看到別人都在做那件事情所以後來你也在做,你總聽別人說那件事情是對的所以後來你也說它是對的,你甚至想都沒想是不是自己真的想做或者它是不是真的對,當有一天有人突然問你為什麼做的時候你甚至會答出因為大家都在做這樣的答案。

  前段時間我在操場上跑步時看到一位女生,到現在對她的印象都還十分深刻。讓我注意到她的原因不是長得多漂亮,而是當我們都在沿著操場逆時針跑得時候只有她是順時針在跑,所以特別引人注意。沒過多久我就聽到有人在評論了,不斷就她這種行為進行猜疑。她為什麼要這樣跑?她沒事吧?有毛病,想引人注意吧……五花八門的說法,反正就是很多人認為這樣跑就是有什麼問題,儘管他們都說不出有什麼問題。後來我在想可能最大的問題就是她的方向與他們的方向不同吧,可又有誰規定就一定要逆時針呢。

  這讓我想起了我高中的時候,以前跑步我也喜歡沿著順時針去跑,說不出為什麼,就是覺得逆時針跑著不那麼舒服。可後來發現每天晚上都只有我一個人與他們的方向不一樣,我想那時候在他們眼裡我也像這個女生一樣吧,似乎這種做法在他們看來就是一種另類的做法。但那時候我聽不到這些聲音,因為我有一個習慣,那就是一到操場就戴上耳機用來擋住周邊所有的聲音,一個人就那樣和他們反著方向跑了兩年。

  其實這還不算什麼,可能讓他們最想不通的是為什麼我總喜歡在下雨的時候跑步,每次都是淋得全身溼透。每次跑完他們就會拉著我問怎麼了,沒事吧之類的,因為在他們眼裡好像只有那種心情極其不好的人才會冒著大雨發洩情緒,所以因此我就我就應該是心情不好。當我每次說我沒事的時候都會看到他們懷疑的眼光齊刷刷的落在我的身上。我告訴他們我只是喜歡那種感覺,接著無疑是他們異口同聲的說一句“有病”。

  好吧,我承認我可能就是那種被別人看做另類的人。可是為什麼只是因為與他們做的方式不同就是另類呢?難道我們就不能有一點自己獨特的做法,難道我們做事情就一定要去選擇大家所認為的才是對的?難道大家都說那是錯的我們就一定不能做?

  你知道那是什麼形狀麼?圓的。真的嗎?我不確定,但大家都是這麼說的……這又讓我想起了小學學過的一片文章,好像是關於畫楊桃,有一個孩子畫的與其他人都不一樣,我想這時候我們都會認為是這個孩子錯了,因為只有他的不一樣。而結果卻是他畫的是對的,只是他看的方向不同罷了。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東西就像這個楊桃,我們就是畫楊桃的人,那麼你是否也敢像這個孩子一樣,當你發現自己畫的和別人不一樣的時候還敢拿出自己的畫呢。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想的也總有些差別。開始你說你一定要達成什麼,因為他們都要去,你不去就會被別人看做沒有用的那種人,也許根本就不是你真的想要去。也許你發現自己想的總是和身邊的人不一樣,別人想那樣做可你怎麼也說服不了自己也那樣去做,其實這並不說明你們的想法就無法達成一致,不過是你總是從另一點開始出發的。

  我們要敢於承認自己的不一樣,當你想做一件事情時只要覺得它是經過自己仔細思考過的就不要管那麼多。有時候我們需要捂住自己的耳朵,用眼睛看著自己努力的方向就夠了,沒必要聽那麼多與自己不同的聲音。只要你認為是對的就不要怕被別人說成異類,你要明白什麼才是自己想做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看著別人怎麼做你就一定要像他們一樣。這不是逆反心理,只是每個人都應該懂得什麼時候自己才是真的自己,而不是在別人眼裡活成一樣。

  所以要敢於承認自己的不一樣,承認你的不一樣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

  3: 給予比接受快樂

  有的時候,人們總是在想,我能得到多少?而很少有人會去想,我做了多少,我讓別人得到了多少?

  有些領導總是埋怨自己的下屬,工作沒有熱情,沒有積極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甚至以不發獎金、減少福利待遇來“激勵”他們,希望以懲罰來喚起員工們的鬥志。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下面的這則小故事,相信能給人們某種啟示。

  這一年的聖誕節,保羅的哥哥送給他一輛嶄新的高檔跑車作為聖誕禮物,這可是保羅夢寐以求的事。他開著跑車到處兜風,總是能引起路人羨慕的眼光。

  這一天,保羅從他的辦公室出來時,看到街上有一名小男孩在他閃亮的新車旁走來走去,不時地用手摸摸這,摳摳那,滿臉都是羨慕的神情。

  保羅饒有興趣地看著小男孩,從他的衣著來看,他的家庭顯然不屬於自己的這個階層。就在這時,小男孩抬起頭,發現了保羅,於是,他向保羅說道:“先生,這是你的車嗎?”

  “是啊,”保羅無比自豪地說,“這是我哥哥送給我的聖誕禮物。”

  小男孩睜大了眼睛:“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送給你的聖誕禮物,而你卻不用花一分錢。對嗎?”

  望著驚奇的小男孩,保羅覺得很可笑。但他還是禮貌地向他點點頭。

  小男孩叫道:“哇,太棒了!我也希望……”

  保羅自信地認為他知道小男孩下面想要說什麼。他肯定要說,他希望也能有這樣的一個哥哥。

  但是小男孩說出的話卻讓保羅吃了一驚,他無比幸福地喃喃著:“我希望,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這樣的哥哥。”

  保羅深受感動,他開始喜歡這個小男孩了,於是,便問他:“小夥子,願意坐我的車兜風嗎?”

  小男孩欣喜萬分地答應了。

  逛了一會兒之後,小男孩突然轉身對保羅說:“先生,能不能麻煩你把車開到我家門口?求你了!”

  保羅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輛大而漂亮的車子回家,在小夥伴面前的確是件很神氣的事情。但讓保羅意想不到的是,這次他又猜錯了。

  “麻煩你停在兩個臺階那裡,等我一下好嗎?”小男孩跳下車,三步並作兩步地跑上臺階,進入屋內。

  不一會兒,他又出來了。不過他帶著一個小男孩,那應該是他的弟弟。那位小男孩,因患小兒麻痺症而跛著一隻腳。他把弟弟安置在下邊的臺階上,緊靠著坐下,然後指著保羅的新車子對弟弟說:“看見了嗎?就像我在樓上跟你講的一樣,很漂亮對不對?這是他哥哥送給他的聖誕禮物,他不用花一分錢!將來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這一樣的車子給你。這樣,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講的櫥窗裡那些好看的聖誕禮物了。而且,你還可以開著它到處去兜風,到你喜歡的大海邊,森林裡……”

  保羅的眼睛溼潤了。他走下車子,將那位腿腳不便的小弟弟抱到車上。他的哥哥眼睛裡閃著喜悅的光芒,也爬了上來。於是三人開始了一次令人難忘的假日之旅。

  在這個聖誕節裡,保羅明白了一個道理:給予比接受真的令人更快樂。

  所以,請不要再埋怨你的下屬在工作上給予你的回報太少,在此之前,你應該仔細地想一想你對他們的關心和付出有多少。你是否給他們創造了可以讓他們舒心工作的環境;當他們工作中有了麻煩,你是不是熱心地幫助他們解決;他們生活中有了不幸,你是否用自己的愛去溫暖他們。

  假如,以上的幾件事你都做到了,任何人都有理由相信:你的下屬絕對不可能不認真工作。如果他們做得不如你想像中的好,其實,理由也只有一個,你做得還不夠好。

  
的人還:

1.寶寶情商故事

2.讓孩子受益終身的勵志故事

3.幼兒情商故事

4.讓孩子學會做人的故事全集精選

5.兒童eq情商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