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滿天星的養殖方法

  滿天星開的花一小朵一小朵的,可是花開特別的多,看起來就像漫天的星星一樣,很受大家的喜愛,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大花滿天星的養殖

  1、生育適溫

  日溫25℃生長最佳,若超過30℃以上,時間或日數太長,易造成畸形花的機率增高。夜溫以10-15℃最佳,若低於10℃最佳,再低於10℃以下,再加上秋冬短日,易造成休眠態或簇化現。

  2、日照的需求性

  多數商業品種,其開花的臨界光周約界於12~18小時之間。

  長日處理本身只在於有效的誘導花穗的分化,而較多的長日處理則可獲較多的花數。並且較長的光周不但能促進提早開花,且花朵亦較大。而BristolFairy對長光照的需求性,不像其他品種如Perfectadiamuna敏感,在12小時以光照即可開花,此即為該品種成為臺灣專業生產的主要品種的原因之一。

  3、光度的需要性

  光照對滿天星的開花與否,有極深遠之影響,尤其是在冬季更為明顯。於夏季滿天星若給予照射80-24Klux照度,則所有的植株皆可開花,所不同之處,在於植株所接受的照度愈少,著花數就相對的愈少。於冬季照射58Klux者,植株可全部開花;而照射24Klux者,縱使連續給予24小時的全亮期,也不可以得到花朵。

  4、對土壤條件的需求性

  一般而言以排水良好之微鹼性石灰質土壤或礫質壤土為佳。

  5、對水分需求

  苗期對水分的需求較多,摘心後仍需充足分及肥分,其植株才能從營養生長期漸漸轉換成生殖生長期,亦就是說進入抽凸期***開花期***。直至小花穗抽出,花瓣長出來時水分應稍減之,以防切花品質及抽水性減低,又能促使盡朵開花整齊。尤其在夏季高溫多溼的季節,水分控制適當與否,往往是決定滿天星栽培成功與曾的主要因素。

  6、肥料的需求性

  滿天星喜肥,但忌水,定植後要分期追肥,前期以氮肥為主,後期以磷鉀肥為主。水分管理要嚴格控制,過溼長勢變弱,積水會引起根腐死亡。當植株長到30釐米時要控制澆水,特別是顯蕾期更要小心,花期亦要幹一些。多雨地區栽培要搭棚避雨。

  7、蟲害處理

  滿天星的病蟲害現象並不多見,一般偶有蚜蟲或者蝸牛。此時可以用風油精稀釋或者中性洗衣粉進行噴灑,此法能殺死蚜蟲。而針對蝸牛,則可以用滅蝸靈顆粒劑噴灑於盆土之中。注意對於根腐病則要防止盆土積水現象,並以綠乳銅乳油或者根腐靈800倍液灌根即可。

  大花滿天星的生長習性

  滿天星性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較耐陰,耐寒,在排水良好、肥沃和疏鬆的壤土中生長最好。栽培土質以微鹼性的石灰質壤土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植株高度已有20釐米以上,灌水量酌量減少,稍乾旱能促進開花,尤其開花後排水不良或長期淋雨,根部容易腐爛。性喜溫暖,忌高溫多溼,生育適溫10-25℃。

  大花滿天星的繁殖栽培技術

  發芽適溫:15-20度。播種期:秋-早春。生長適溫:10-25度。開花期:5-7月。育苗:選疏鬆土壤做床,於9月播種,稍覆細土,約10天發芽,入冬前移至冷床越冬。栽培:翌年春天帶土移植露地,幼苗定植成活後摘心一次,促使其多分枝。待植株高度20釐米以上,灌水量酌量減少,稍乾旱能促進開花。於5月中下旬開花,本種也可於11月份上凍前露地直播或於早春播種。

  扦插繁殖為主。春季進行硬枝扦插,剪取上年的成熟枝條10-15釐米長,插入沙床,一般30天左右生根。在梅雨季節可採用嫩枝扦插,選取當年頂端嫩枝扦插,插後2-3周生根。每年春季換盆時,增加新鮮肥沃土壤,生長期保持盆土溼潤,每2周施肥1次,促使多發枝葉,開花繁茂。秋天注意整株修剪,保持優良株形。滿天星病蟲害主要有葉斑病危害,可用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和紅蜘蛛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大花滿天星的生長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