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比賽判分規則

  發球時,球應放在不執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張開和伸平。球應是靜止的,在發球方的端線之後和比賽合面的水平面之上。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歡迎閱讀。

  

  1.“回合”:球處於比賽狀態的一段時間。

  2.“球處比賽狀態”,從發球時,球被有意向上拋起前,靜止在不執拍手掌上的一瞬間。到該回合被判得分或重發球。

  3.“重發球”:不予判分的回合。

  4.“一分”:判分的回合。

  5.“執拍手”:正握著球拍的手。

  6.“不執怕手”:未握著球拍的手。

  7.“擊球”,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執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觸球.

  8. "阻擋”:對方擊球后,處於比賽狀態的球尚未觸及本方臺區也未超過比賽檯面或其端線,即觸及本方運動員或其穿帶的任何物品。

  9.“發球員":在一個回合中,首先擊球的運動員.

  10.“接發球員:在一個回合中,第二個擊球的運動員.

  11."裁判員:被指定管理一場比賽的人,

  12.“裁判助理":被指定在某些方面協助裁判員工作的人.

  13.運動員“穿或帶”的任何物品,包括他在一個回合開始時穿或帶的任何物品。

  14.球從突出臺外的球網裝置之下或之外經過,或回擊的球越過球網後又回彈過網,均應視作已”超過或繞過”球網裝置。

  15.球檯的“端線”包括端線兩端的無限延長線。

  16.發球時,球應放在不執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張開和伸平。球應是靜止的,在發球方的端線之後和比賽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17.發球員須用手把球幾乎垂直地向上拋起,不得使球旋轉,並使球在離開不執拍手的手掌之後上升不少於16釐米。

  18.當球從拋起的最高點下降時,發球員方可擊球,使球首先觸及本方臺區,然後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再觸及接發球員的臺區。在雙打中,球應先後觸及發球員和接發球員的右半區。

  19.從拋球前球靜止的最後一瞬間到擊球時,球和球拍應在比賽檯面的水平面之上。

  20.擊球時,球應在發球方的端線之後,但不能超過發球員身體***手臂、頭或腿除外***離端線最遠的部分。

  21.運動員發球時,有責任讓裁判員或副裁判員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發球的規定發球.

  22.如果裁判員懷疑發球員某個發球動作的正確性,並且他或者副裁判員都不能確信該發球動作不合法,一場比賽中此現象第一次出現時,裁判員可以警告發球員而不予判分.

  23.在同一場比賽中,如果運動員發球動作的正確性再次受到懷疑,不管是否出於同樣的原因,不再警告而判失一分.

  24.無論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時候,只要發球員明顯沒有按照合法發球的規定發球,他將被判失一分,無需警告。

  25.運動員因身體傷病而不能嚴格遵守合法發球的某些規定時,可由裁判員做出決定免予執行,但須在賽前向裁判員說明。

  26.對方發球或還擊後,本方運動員必須擊球,使球直接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或觸及球網裝置後,再觸及對方臺區。

  乒乓球雙敗淘汰制

  雙敗淘汰制的比賽一般分兩個組進行,勝者組與負者組。在第一輪比賽後,獲勝者編入勝者組,失敗者編入負者組繼續比賽。之後的每一輪,在負者組中的失敗者將被淘汰;勝者組的情況也類似,只是失敗者僅被淘汰出勝者組降入負者組,只有在負者組中再次失敗***即總共有兩次失敗***後才會被淘汰出整個比賽。

  與普通單敗淘汰制類似,一般雙敗淘汰制也有2的次方數***如4、8、16***參賽者,以保證每一輪都有偶數名參賽者。

  每一輪敗者組的比賽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由當前敗者組中的倖存者相互對陣,負者被淘汰,勝者進入第二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由第一階段中敗者組的勝者對陣剛剛在本輪由勝者組中淘汰下來的選手。以一個8名選手參加的雙敗淘汰制比賽為例:

  第一輪比賽

  四場比賽後,各自有4名選手依據結果編入勝者組或敗者組

  第二輪比賽

  勝者組4名選手相互比賽,敗者編入敗者組

  敗者組選手在第一階段先相互比賽,並淘汰掉2名選手

  剩下的2名選手再進入第二階段,與剛在勝者組淘汰到敗者組的2名選手比賽,獲勝的2名進入第三輪

  第三輪比賽***即敗者組決賽***

  敗者組剩下的這2名選手在第一階段先淘汰掉1名***已累積二敗績***

  剩下1名進入第二階段,對陣勝者組決賽中的失敗者

  敗者組決賽中的勝者***到此僅敗過1場***將與勝者組決賽中的勝者***到此從未敗過***,爭奪最後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