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心得工作總結
新中國建立以來,語文教學研究從未停止。特別是近幾十年來,隨著對語文教學研究越多,發現問題也就越多。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範文一
首先,教師的教學活,帶動的必然結果是學生學法活。教師教的不只是把結論告訴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探究結論。給學生多點撥,多直觀,多啟發,多鼓勵;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動口,老師在課堂中應引導學生創新學習,鼓勵他們的批判精神,允許他們標新立異。
其次運用靈活、恰當的教學手段將教材所設定的情境生動、 形象地表現出來就顯得至關重要。我在教學中經常利用多媒體,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把學生自然而然地帶入特定情境。充分利用多媒體上課,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內容,並且能順利解決課文有關問題,準確把握知識要點。
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注重發揮學生的思維功能,鮮活的思維是優化語文課的核心。在教學操作中,有經驗的教師在靈活引導的同時,十分注重鼓勵學生的逆向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聚合思維、直覺思維、想象思維的並用,併力求異新,自覺地讓學生嘗試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決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鮮活的學生思維是智慧激盪的搖籃。我在教學中從不隨意打斷學生的提問和回答,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望。
當然,在實施活化課堂教學活動中,還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二是要對學生的活動多加肯定,表揚。希望我能在以後的教學中有所改進,查漏補缺,師生互動,使課堂氣氛活起來,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高中語文教師。
範文二
相信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都希望自己的語文教學能夠充滿詩意,然而現實的操作卻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語文的博大精深,對語文老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自身素質的差距決定著我們很多人無法自如地駕馭課堂。在這裡我們強調的自如駕馭,並不是那種強制威懾下的語文課堂,而是能夠充分展現教師智慧和風采的語文課堂。然而真正做到這一點,又豈是簡單的?我曾經很努力地進行著自我素質的一種提升,可是有些東西是急不來的,我們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詩意地教學,詩意地生活,這是我們每個人的理想。然而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總是存在巨大的落差。人民教師的艱辛追求與美麗夢想,總在現實面前逐漸殘酷地破滅。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不是憤世主義者也不是悲觀主義者,我只是一個平凡的語文教師,或許還是不合格的語文教師。
要建設一個動態的課堂。語文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是強調學生、教師、文字以及教學環境的互動作用,使教學立足於當前又指向未來;要求充分尊重師生生命活動的多樣性和教學環境的複雜性,把每節課都視為不可重複的激情與智慧的和諧建構過程。這一點也是一種追求。動態生成使語文課程成為師生張揚個性,愉悅心靈,提升素養,和諧對話的精神家園;使語文教學充滿了詩意和魅力。
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教師必須要提高自己的素質,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讀書。樑捷說:“要教書,先讀書!”正如我們平常所言的,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是一桶水。我其實很疑惑:這一杯水到底有多少的量?自己擁有的一桶水又有多少的量?並且這杯水是否純淨可以引用?很多所謂的教育名家都講過:“教師要上出非常有個性的語文課堂。”嗚呼哀哉,個性就這麼容易做到嗎?如果不是這麼容易做到,何以如此叫嚷著要有個性。這不就是:天上的星星很漂亮,你去給我摘下來。誰人不知天上星星漂亮,可是,有幾個人可以做到?我不是否定,只是面對無謂的說教的一點感慨。
確實應該看到,教師的個性化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對此我深信不疑。讓我們先來追尋歷史,陶行知、朱自清、豐字愷……一座座永不褪色的豐碑依然矗立在我們的心中。歷經歲月地淘洗,他們的形象為什麼仍舊光華熠熠?透過層層的光環,我們不難明白一個樸素的真理——惟有以崇高的精神為依託,名師的豐碑才能屹立在人們的心中。正是延續著這條精神的血脈,時時處處抱定對教育的熱愛和奉獻,對學生有真誠的關心和尊重,又有對民主和平等的踐行,於漪、錢夢龍、魏書生、李吉林、孫維剛、邱學華……這些有著獨特魅力的教師,他們把自己的名字和信念鐫刻在中國教育的史詩中。名師獨特的教學個性,創造了他們輝煌的教學人生,同時也激勵著年輕一代語文工作者不斷前進的步伐。只有個性才能發展個性;沒有教師的個性,便談不上學生的個性。學生的個性發展教育需要以教師教學個性為基礎,教師教育力量的源泉在於教師的教學個性。教師是學生行為的示範者,學習的榜樣,學生對任何客觀事物的印象,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都間接地來自於教師。沒有教學個性的教師,他***她***的存在價值是有限的。也可以這樣理解:失落了教學個性往往意味著教學的失敗,教學生命的死亡。烏申斯基告誡我們說:“在教學中,一切都應當以教育者的個性為基礎,只有個性才能影響個性的發展與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養性格。”新課標上的“使他們***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並不是什麼一紙空話,而是時代發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回過頭來,我們必須去思考一個最初和最基本的問題,即語文教學的目的是什麼?或許有些教師還認識不清。讀書學習當然不僅僅是為了考試上大學,假使那樣,將是我們整個民族教育的悲哀。解讀新課標,會讓我們明白:語文教育的真正目的乃是為了培養大寫的“人”,培養一個德智體美和諧發展的生命個體。我的心中其實很明白個性的巨大作用,只是說歸說,做起來的實際情況另當別論。
記得印度大智者克里希那穆提說:“要改變世界,我們內心則要有新生。”我覺得教師有時候很會自我安慰與滿足。在一切不順利面前,表現出的那種英雄氣概,試問當今天下,有幾人歟?所以我們總是很期盼著詩意地教學與生活。是的,教學本應是充滿詩意的。可是我們卻常常感到教學的乏味、簡單。今天重複著昨天,明天重複著今天,日子就在這枯燥的重複中悄悄地溜走了。那種設想的美好,那種多姿多彩的教學,似乎都是夢境一場。所以樑捷告誡我們說:“對教學的厭倦不是教學本身的無味,而是我們不懂得如何去詩意地教學。”
克里希那穆提說:“缺乏了正確的教育,迷惘便會被視為真實,於是個人的內心便會永遠存在著衝突。”撫慰內心的衝突,撫平心靈的躁動。我的呼籲是:永遠保持一顆熱愛教學的心吧!只有你的教學充滿了熱情,你才能從教學中得到回報,從教學中體會到很多溫暖和樂趣。
最後以葉瀾教授的那句話來結束:“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而我也再次呼籲:讓我們詩意地教學詩意地生活吧,做一個幸福的語文教師。
>>>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