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匪淺的一封信

  你們讀過的哪些信是讓自己受益匪淺的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篇一

  柴靜給弟弟的信:願你找到生命中真正的樂趣

  老李:

  昨天通完電話,我才發現,你問我的那些問題太嚴肅了,比大部分成年人都要認真,我好像得寫封信才能說得清楚點兒。

  我最喜歡的物理學家是個美國人,叫費曼,他對一個對物理感興趣但又怕數學學不好的孩子說:“如果你喜歡一個事,又有這樣的才幹,那就把整個人都投入進去,就要像一把刀直紮下去直到刀柄一樣,不要問為什麼,也不要管會碰到什麼。”

  你沮喪地問我:“可是我要做什麼是不是已經安排好了?”

  這並不重要,真正的問題是,“給你自由,你又想做什麼?”

  你說還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才能是什麼?

  是,十六歲的時候,我聽電臺和“看閒書”的時候,還沒想過這世界上兩樣事兒都可以稱為一個職業呢。你九歲的時候已經可以拿全國的車模比賽的獎,能把我所有的小型電器在十秒內拆個底掉兒,這裡面有我認為的天分,至於是什麼,那是你自己的任務,你要自己找找看。

  你說:“可是那是玩啊!” 是啊,最好的工作就是玩,而且當你玩得越來越好,將來就會有人付錢讓你繼續玩下去,那就叫工資。

  “姐姐,那你這些年是在玩嗎?”

  是啊,我有時候必須裝著愁眉苦臉的樣子,才能瞞過很多成年人呢。 可你馬上要升高中了,有一大堆功課要做,你說你盡了全力也不可能是個優秀生,永遠都不是。你心裡總是很緊張,你連睡覺都覺得抱歉,別說玩了。

  嗯,我知道。 你是不可能放鬆下來的,在未來三年裡。我說什麼也沒用,你會逼自己的,你不逼,環境也會逼的。

  你讓我給你個建議,嗯,老實說,雖然中美國情不同,但費曼的建議跟我想的差不多“拼命去做自己最喜歡的事,另外想辦法保持別的科目能低空掠過就行了,別讓社會出面來阻止你,讓你一事無成。”

  還上不上人大附中,對你是個問題。

  我的意見是,上就上吧,只別把這個名字太當回事兒。

  三年前,你才一米六,穿著白色校服走在街上,你喜歡別人看你的眼光,是挺來勁的——會鼓勵你在麥當勞吃完了把托盤放在垃圾箱裡。但到了一定歲數就別這樣了,我知道的一個哥們,四十多了,還把結識“也是人大附的!”人當成人生特別得意的事兒,你覺得怎麼樣?

  1967年的時候,費曼給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寫了一封信,辭去院士,因為他說他在心理上非常排斥給人“打分數”。

  他說“每次想到要挑選出「誰有資格成為科學院院士」,就讓我覺得有一種自吹自擂的感覺。我們怎能大聲的說,只有最好的人才可以加入我們?那在我們內心深處,豈不是自認為我們也是最好、最棒的人?當然,我知道自己確實很不賴,但這是一種私密的感覺,我無法在大庭廣眾下這大剌剌的表示。尤其是要我決定,誰才夠格加入我們這個精英俱樂部,成為院士時,我更是精神緊張。”

  我認識的真正棒的人都沒有把什麼標籤真當回事兒的,他們不是對“精英”這個概念不滿或者抗議,他們只是不從這個角度去看待世界。

  這一點你可能不容易理解,因為從你小的時候,世界就被分成了很多陣營,“山西人”,“北京人”“有錢人”“窮人”“官員”“達人”“甲級名校”……你每次跟我說起這些詞的時候,起初帶著不解甚至憤怒,後來你也會慢慢接受一些從成年人世界沿襲來的看法。

  你會問我們,但你並不重視答案,你只是觀察我們。

  所以,你現在很迷惑,因為你最終發現人和人想要的,差別真的很大,對嗎?而每個人可能都是合理的。

  我只希望你觀察一點,誰是快樂的,什麼讓他快樂?這快樂是否持久?是否不受外界評價和變化的影響?如果是,這快樂是什麼?

  費曼會怎麼想呢?他說,財富不能使人快樂,游泳池和大別墅也不行。他還說一句很重要的話,“沒有一項工作本身是偉大的或有價值的,名譽也一樣。”是的,工作的名頭和聲譽都不等於價值,也都不具有神聖性。

  生命中真正的樂趣,是當你沉潛於某一事物,完全忘我的剎那。

  他說,“它是一種內心的平靜,已超越了貧窮,也超越了物質的享受。”

  有一天,你憂心忡忡地看著我,像個大人一樣說你擔心我。

  嘿,老李。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住在哪裡,掙多少錢,甚至當不當一個記者也沒有那麼重要,我並不是為了成為什麼樣的人來到這個世上的。還記得你剛來的時候我帶你去游泳嗎?夏天回來的路上,我們溼漉漉的,在夜風裡走,你站住腳,看著星空,問我宇宙有沒有形狀,我拉著你的手,站在那兒,看了好久。

  有一天我還能不能做一個記者,你會不會是你希望的汽車設計師,人們會怎麼評價我們,都不重要。

  我會老的,你還年輕,也許會有一天,你會向我解釋宇宙的形狀,那個象一個泡泡糖的宇宙外面的“無”到底是什麼意思,那個時候,我會高興我們活著的每一天都活著,不斷認識著這個世界,我們還象那個夏天的夜晚一樣,單純,平靜,自由。

  祝福你。

  姐姐

  篇二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篇三

  一封給兒子的信

  我兒:

  寫這個備忘錄給你,基於三個原則:

  一、人生福禍無常,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

  二、我是你的父親,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三、這個備忘錄記載的,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來的體驗,可以為你的成長省回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記住的事:

  1. 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意。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媽媽。對你好的人,你一定要珍惜、感恩。

  2. 沒有人是不可代替的,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的。看透了這一點,將來就算你失去了世間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3. 生命是短暫的,今天或許還在浪費著生命,明天就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會愈多。

  4. 愛情只是一種感覺,而這感覺會隨時間、心境而改變。如果你所謂的最愛離開你,請你耐心地等待一下,讓時間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澱,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5. 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沒有受過太多的教育,但並不等於不用功讀書,也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

  6. 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同樣的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我的責任已經完結。今後無論你坐巴士還是賓士,都要自己負責。

  7. 你怎樣待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待你,如果你看不透這一點,只會給你增添不必要的煩惱。

  8. 我買了26年的***,還是一窮二白,連三等獎也沒有中過,這就證明人要發達,還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並沒有免費的午餐。

  9. 親人只有一次的緣份,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你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我們愛與不愛,都不會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