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書記講規矩有紀律發言稿

  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對於一個黨員,紀律是高壓線;對於一個政黨,紀律是生命線。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加強紀律建設,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章程,也是總規矩。黨的紀律是剛性約束,政治紀律更是全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動方面必須遵守的剛性約束。國家法律是黨員、幹部必須遵守的規矩。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也是重要的黨內規矩。

  守紀律是基本準則,黨的紀律,包括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群眾工作紀律等,是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必須遵守的基本準則。只有嚴明紀律,我們黨才能團結一致,戰勝各種困難,推進事業的發展,贏得民族的振興。如果黨的紀律成為擺設,就會形成“一人違紀,眾人隨之”的“破窗效應”,使黨的章程、原則、制度、部署統統喪失嚴肅性和權威性。因此,必須強化黨員幹部的紀律意識,加大從嚴治黨力度,把紀律意識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和工作理念確立起來,真正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對於一個黨員,紀律是高壓線;對於一個政黨,紀律是生命線。俗話說,“無規矩不以成方圓”。一個班子沒有了規矩, “各吹各的號、各彈各的調”,就形不成合力;一支隊伍沒有了規矩,就會步調不一,形如散沙;一項工作沒有了規矩,就會難事理不清,大事辦不成;一個社會沒有了規矩,就會失去秩序,陷入混亂。

  黨的以來,中央高舉反腐敗的旗幟,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深沉的使命憂患感、頑強的意志品質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處腐敗分子,著力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圍。不管是不敢腐的打擊力度、不能腐的完善制度還是不想腐的自我約束,其最終的目的就是建立全黨全社會守紀律講規矩的新常態。

  在講話中,提出了“五個必須”, 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須維護黨的團結,堅持五湖四海,團結一切忠實於黨的同志;必須遵循組織程式,重大問題該請示的請示,該彙報的彙報,不允許超越許可權辦事;必須服從組織決定,決不允許搞非組織活動,不得違背組織決定;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這“五個必須”是不可逾越的底線、不能觸碰的紅線,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規矩。黨員、幹部黨性強不強,對黨是不是忠誠,這“五個必須”是重要的考驗、根本的檢驗。講政治紀律,就是要嚴格按黨性原則辦事,按政策法規辦事,按制度程式辦事,做到不越 “雷池”,不亂“章法”。

  守住規矩核心在於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帶頭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黨員幹部必須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和紀律觀念,切實增強守規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自覺貫徹制度、規範自己的言行,做到抗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勤政廉政、幹事乾淨。

  一些黨員、幹部之所以出問題、犯錯誤,原因之一就是不守規矩。有的在“吹號抬轎”中忽視規矩,習慣於搞例外、搞特殊;有的甚至藐視規矩、踐踏規矩,毫無敬畏之心,突破底線;還有的在抓工作落實上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隨意變通、惡意規避。

    篇2

  公證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國家法律尊嚴的工作之一,是黨和國家做群眾工作的重要手段,是為人民服務的服務視窗。廉潔自律,講規矩守紀律,是對我們政治素質的基本要求。公證工作面對複雜的社會生活,參與政治、經濟、文化、法律、民生的各個方面,涉及國家、公司、家庭、個人的祕密、隱私,運用法律手段保護各方權益,這是我國社會發展不斷對公證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加強廉政工作和反腐敗工作,在新的形勢下,公證也不例外。每一位公證員必須始終堅持廉潔奉公,反對腐敗。公證員要做到廉政,就是要守住底線,遵守公證員的工作規矩,就是要遵守《公證法》,嚴格按《公證程式規則》依法辦證,就是要遵循《公證員職業道德基本準則》。

  公證員職業高尚,從接受當事人申請開始,就要堅持尊重客觀事實,以事實為依據,嚴格運用法律手段,維護各方當事人的利益,就必須以法律為準繩。這是公證工作的基本原則。

  公證員面對社會各界人士,廣泛接觸社會的各個方面,要拒絕當事人的不當要求,要在各方利益中保持中立,就要做到廉潔自律,不偏不倚,拒絕各種利益引誘和腐蝕,做到拒腐蝕永不沾。公證員職業高尚,體現維護法律的尊嚴,維護公平、正義。公證員比法官甚至比律師介入當事人法律事務中的時間還要早,為當事人服務,當好當事人的保護神,就是公證員神聖的使命。公證工作,就是為老百姓預防糾紛、減少訴訟,節約當事人維護利益的成本,做好了就理應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同時,維護社會秩序,固定各種新形成的法律關係、法律事實和法律文書,促進社會和諧、家庭團結、鄰里友好。這些,都要求公證員必須廉潔奉公,正確行使公證職責,在辦證各個環節上,都要堅持原則,反對腐敗。

  公證員的自身素質如何提高?怎樣做到清正廉潔?公證員應當樹立廉潔自律意識,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不得從事有報酬的其他職業和與公證員職務、身份不相符的活動。公證員應當妥善處理個人事務,不得利用公證員的身份和職務為自己、親屬或他人謀取利益。公證員不得索取或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利害關係人的答謝款待、饋贈財物或其他利益。 公證員應當互相尊重,與同行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公平競爭,同業互助,共謀發展。公證員不得以不正當方式或途徑對其他公證員正在辦理的公證事項進行干預或施加影響。

  《公證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公證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1、同時在二個以上公證機構執業;2、從事有報酬的其他職業;3、為本人及近親屬辦理公證或者辦理與本人及近親屬有利害關係的公證;4、私自出具公證書;5、為不真實、不合法的事項出具公證書;6、侵佔、挪用公證費或者侵佔、盜竊公證專用物品;7、毀損、篡改公證文書或者公證檔案;8、洩露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祕密、商業祕密或者個人隱私;9、法律、法規、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規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公證法的禁止性規定,就是給公證員頭上帶的“緊箍咒”。沒有這個緊箍咒,就當不好公證員。不遵守這個紀律,就不配當公證員。所以,要牢記公證員的紀律,不得超越這個底線。當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證員,才是人民群眾歡迎和認可的公證員。

  因此,我們要不斷對照檢查自己,從規章制度的制訂到各項制度的落實履行情況中,找出存在的問題,對症下藥,查漏補缺。從職工的管理,人員崗位到位,職工盡職盡責,接待、收費、投訴、當事人意見反饋等各個方面,加以總結和改進。公證員工作做好了,就是支援公證處的管理,就不會給公證處帶來負面影響。管理人員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對公證員工作的最好支援,就能提高公證員的自覺性,就能充分調動公證員的積極性。這兩個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公證處就能上一個新臺階,我們的試點工作才能取得新進展。

  篇3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守紀律講規矩是對黨員、幹部黨性的重要考驗,是對黨員幹部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要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毋庸置疑,當今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黨面臨“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要重視黨的建設,越要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特別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高懸戒尺。

  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必須加強學習。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直到七十才實現從心所欲不逾矩。對黨員、幹部而言,思想覺悟不會自然提高,黨性修養也不會自然增強,只有加強學習,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才能不斷增強行為自覺,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須提醒的是,除了諸如黨紀國法這些成文的規矩,廣大黨員、幹部還必須加強對“一些未明文列入紀律的規矩”的學習。政治規矩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政治規則、組織約束、優良傳統和工作習慣,經過實踐檢驗,約定俗成、行之有效。遵守政治規矩是講黨性、講政治的具體體現。黨的奮鬥目標越巨集偉、任務越艱鉅,就越要講規矩、守紀律,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形成一個聲音。

  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必須以上率下。強調,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階幹部要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在守紀律、講規矩上作表率。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好壞主要取決於主要負責人。正所謂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後人。“自己不檢點,不清爽,不乾淨,讓人家在背後指指點點的,怎麼去要求人家啊?”領導幹部只有帶頭做守紀律講規矩的模範,才能以上率下、從者如流,一個地區一個單位才能培育令出如山、令行禁止的良好風氣。

  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必須強化監督。紀律不彰,必然失去防線;規矩不嚴,必然警示無力。一方面,要健全促使黨員、幹部守紀律講規矩方面的制度,進一步把籠子紮緊一點,防止“牛欄關貓”現象。另一方面,要把大力氣花在制度落實上,杜絕紙上談兵。要充分發揮黨內監督、民主監督、審計監督、巡視監督、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等作用,運用督辦約談、問責追究、執紀查處、通報曝光等方法,提高紀律規矩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說白了,就是要在黨員、幹部守紀律講規矩問題上形成“火爐效應”,通過因違紀違規所生成的“燙”的記憶和條件反射,促使廣大黨員、幹部對紀律規矩像看待火爐一樣心生畏懼,不願去隨意碰觸。

  欲成圓者而須規,欲成方者而須矩。守紀律講規矩是黨員幹部的基本政治素質。在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始終保持對黨絕對忠誠,始終堅定政治立場,堅決遵守“五個必須”和“五個決不允許”,以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實際行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譜寫中國夢的“湖北篇”作出更大貢獻。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