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話題作文範文精選素材

  話題作文的本質是鼓勵學生創新,讓學生在同一談話中心下,從各自不同角度、不同立場表達自己的觀點。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那輕輕搖擺的柳絮像是你飄逸的長髮;那閃閃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邊的一抹紅霞像是你溫柔的脣;那霏霏的細雨像是女兒對媽媽您無盡的思念。

  媽,你走後我變乖了。為了紀念您,我變得勤快多了,把屋子掃得乾乾淨淨;把物品放得整整齊齊;把傢俱擦得閃閃發亮。一切都像您從前為家裡做的一樣,就像您從未離開;以前您愛嘮叨我亂放東西,說女孩子怎麼會有這樣的壞習慣,得改掉。每次我總是向你嘟起嘴巴,撒嬌說有媽在我怕什麼。您在世的時候怎麼也沒辦法改掉這壞習慣,總愛依賴您,現在您走了,我居然就把這壞習慣改掉了,要是您看到我變得這麼乖,該有多高興啊,是嗎,媽?我真的很希望您能聽到,為了紀念您我改掉了。

  媽,您走後我更關心妹妹了。為了紀念您,我對妹妹就像您從前待她那樣溫柔,我時常檢查妹妹的作業、考勤情況等,您放心好了,妹妹也很聽話,我們都長大了,不會像以前那樣總愛發脾氣,動不動就吵嘴惹您心煩,也許您不知道,連鄰家的九大娘都四處誇我們兩姐妹聽話懂事,還說要她的二狗娃以我倆為榜樣別再老跟他小弟打架。媽,您聽到了嗎?為了紀念您,我變得更像姐姐。

  媽,您走後我就把頭髮留長了。為紀念您,從不留長髮的我——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兒決定把頭髮留長,留得長長的,像您當年一樣。走在村裡,他們都說這孩子越看越像她媽呀。媽,以前您總怪我把頭髮剪得那麼短,說一點兒女孩子的味都沒有,叫我把頭髮留長,我死活不肯,總說往後一點再說。現在我的頭髮長了,真的很長了,而媽媽您卻不再在身邊,您卻看不到了。媽,我多想您能看到。為了紀念您,我把頭髮留長。

  媽媽,您走了,整個世界都變得那麼陌生,我無所適從。我開始獨立,學會做各樣的活兒。我把家佈置得跟您生前一樣,媽媽您知道嗎,是為了更好地紀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談舉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兒的心上。我願意相信靈魂的存在,那樣,媽媽您就會知道女兒用了這些特殊的方式來紀念您。

  媽媽您對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兒卻只能做這些小事來紀念您,願媽媽安息。

  二

  營造一個溫馨的空間,讓心靈靜靜地舒展,擁有一次衝動的快感,讓疲憊的記憶學會擱淺……

  也許,選擇就意味著放棄,嘗試的結局是更替;也許,重複代表著開始,努力只是過程的一種裝飾……不,我不相信,我不相信;未來只是一個夢。裝點好遠征的行囊,讓理想獨自去流浪,珍惜每一次的彷徨,讓意志在苦難中堅強……

  也許,收穫本身就是一種失落,生活就是探索困惑;也許,快樂就是痛苦的延續,完美的故事往往是殘缺的結局。不,我不相信,認真也是一種錯。喚醒沉睡的理想,讓熱情的青春之火燎原;遺忘每一次失敗的刻骨銘心,讓新的希翼裝飾我的記憶……

  也許,誤會會使理解加深,任何解釋都是蒼白的呻吟;也許,錯過會是孜孜所求的結局,沉默事變相的懦弱;不,我不相信,真誠是一種朦朧。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說給風聽,我已經學會把握生命,自己的夢想自己圓,未來的路上,何必渴望別人為你鼓掌?自己就是希望,任何的撲朔迷離都改變不了我的專注的目光―向著前方!說給風聽,這是流浪的心情,這是灑脫人生的一種情境……

  三

  春天,綠的世界。秋天,丹的世界。

  綠,是播種者的顏色,是開拓者的顏色。人們說它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這是至理名言。到夏季,綠得更濃,更深,更密。生命在豐富,在充實。生命,在蟬鳴蛙噪中翕動,在熾熱和鬱悶中成長,在雷鳴雨驟中經受考驗。

  於是,涼風起天末,秋天來了。於是,萬山紅遍,楓葉如丹,落木蕭蕭,赤城霞起。丹,是成熟的顏色,是果實的顏色,是收穫者的顏色,是孕育著新的生命的顏色。單純是色彩的變化、更替、轉換以至迴圈嗎?

  撒種,發芽,吐葉,開花,結果。孕育,誕生,長大,挫折,成熟。天地萬物,人間萬事,無一不是貫穿這個共同的過程。而且,自然與人世,處處相通。

  今年五月,曾訪問澳大利亞。五月在南半球,正是深秋。草木,是金黃色的;樹木,是金黃色的。

  有一天,在新南威爾士州的青山山谷一位陶瓷美術家R先生家作客。到他家時已是晚上,看不清周圍景色,彷彿是一座林中木屋。次日清晨起床,悄悄推門出來,一片寧謐,整個青山都還在靜憩中。走到院裡,迎面是一株楓樹,紅豔豔的楓葉,掛滿一樹,鋪滿一地。

  我回屋取了相機,把鏡頭試了又試,總覺得缺少點什麼。若是畫家,定會描出一幅絢爛的斑駁油畫,可我又不是。再望望那株楓樹,竟如一位悽苦的老人在晨風中低頭無語。這時木屋門開了,一個八九歲的女孩蹦了出來。這是R先生的外孫女莉貝卡,他們全家的寶貝疙瘩。小莉貝卡見我對著楓樹發愣,就幾步跳到樹下,拾起兩片紅葉,來回跳躍,哼著只有她自己懂的曲調。

  最初的一縷朝陽投進山谷,照到紅豔豔的楓葉上,照到莉貝卡金色的秀髮上。就在這一剎那間。我撳了快門,留下一張自己十分滿意、朋友們也都喜歡的照片。後來有位澳大利亞朋友為那張照片起了個題目:秋之生命。

  就在這一剎那間,我恍然明白;楓葉如丹,也許正是由於有跳躍、歡樂的生命;或者,它本身也正是有豐富內涵的生命,才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價值,而且感受得那麼真切。

  於是想到北京香山紅葉。香山的紅葉是黃櫨樹,不是楓樹,到秋天那一片豔豔的紅光,一樣能使人心曠神怡。

  但是,倘若沒有那滿山流水般的遊人,沒有林中鳴聲上下的小鳥,也許又會使人有寂寞之感了。有人喜歡它的寧靜、莊嚴;也有人欣賞它的豐饒、渾厚。

  於是,又想起20年前曾遊南京棲霞山。棲霞紅葉,也是金陵一景。去時雖為十月下旬,楓葉也密佈枝頭,但那紅色卻缺少光澤,顯得有點黯淡。我不無掃興地說:“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南京友人搖搖頭,說再遲十天半月,打上一層霜,就自不同了。問怎麼個不同法,他說經過風霜,紅葉就顯得有光澤,有精神。

  不經風霜,紅葉就沒有光澤和精神,恐怕不只是從文學家的眼睛看,也還有點哲理韻味在。難怪棲霞山下大殿裡一副楹聯有名雲:“風霜紅葉經,數江南四百八十寺,無此秋山”這半副楹聯,讓我記到如今。

  楓葉如丹,不正是它同風霜搏鬥的戰績,不正是它的斑斑血痕嗎?

  “霜葉紅於二月花”,經歷了這個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願丹的顏色,丹的真、善、美,長駐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