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動物的狀物散文

  人和動物畢竟不同:動物意見不和了上去就打,人最起碼還知道先講上兩句。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一***

  螞蟻在飛奔。此刻的螞蟻,失去了悠閒。它逃避著突如其來的人為災難,傳遞著恐怖的訊息。但關於災難的記憶是短暫的。不久,它們又聚集在捕獲物四周,效座極低地搬運起來。方向大致是正確的。因為儘管捕獲物的四周都是朝各個方向拉的螞蟻,但堅持正確方向的螞蟻仍居多數。局面便能一直保持明朗。但我仍忘不了它們受到騷擾之時保持的警覺性。它們奔跑的速度在視野中顯得如此快,很難讓人想到它們仍是螞蟻。箭一般的速度,這絕不誇張。

  五年前的夏天,我發現一隻紅色的螞蟻爬行在大地上。它觸動為愛情所傷的心靈。我寫下了那個夏天唯一的詩篇<<更小的螞蟻>>。我剋制自己的淚水,客觀地抒情。把那種小而美的動物比喻成愛情的小小的創傷。它最能使人原諒。那是我唯一所見的紅色螞蟻,它一定是螞蟻小公主,被一陣風吹到孤立的境地,它尋找但一無所求;它傾聽但聽而不聞。我內心無限的呼喚必須有所抑制。它太小了,小得我們不能不為之心動,又屏息靜聲,擔心我的呼吸把它吹離我的視野。但稍不留神它仍從我的視野中消失。從此,我看到的便是大片大片的灰塵。那無疑是螞蟻的沙漠。這隻美麗的紅色螞蟻最終命運如何我不得而知,但以後,對於螞蟻,我分外關注,並賦予了熱情。

  螞蟻的世界最小。它忙忙碌碌,默默無聞,組織嚴密,團結協作。而個人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毫無私心,一意為公。因為它們認識到自己的弱小而變得謙恭。螞蟻的小不知該為之悲嘆還是為之慶幸。誰更關注它?它自有自己的道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不求聞達,但求平安,整日好像僅為生計奔忙。想及我們人類自身,除了為生計忙碌,又有什麼真是值得為之忙碌的?螞蟻的生活可謂最本能的生活了。它由此能夠獲得最大的原宥。

  螞蟻的力量也是神奇得讓人震驚。這力量的來源只能在於它生存的需求。它有一條通向它生命之巢的道路。儘管它最易迷路,但從來沒聽說過一隻螞蟻沒找到它的家。以此它是如此消遙自在,在大地上不停地尋找,毫無方向地尋找。又總是找到了它的食物。它的尋找比我們的散步還要來得愜意,就算一陣強烈的風讓它再也回不了家鄉,在空中它也能自由旅行,在異地他鄉它也能保持原本的生活,它仍然是一隻美而小的螞蟻。

  經過我靈魂深處爬行的

  那隻更小的紅色螞蟻

  此刻翻越視窗

  停歇在長春藤上

  五年前,我的詩中這樣寫道。現在我看見飛奔的螞蟻,有一種可恥的悲天憫人的情懷。上帝已經不關心人類了,我有什麼理由,有什麼閒情來看一隻面臨災難的螞蟻的飛奔?那首關於螞蟻的詩的最後一句是這樣的:一片葉子讓它度過一生。

  請給我和螞蟻一片葉子。

  ***二***

  一隻鳥籠裡的鳥面臨著重新來臨的自由,只是蜷縮著,不再開啟翅膀。它想,我已經不會飛了。或者,遼遠的天空過於空曠,我害怕迷失於一片虛無之中。或者,我已依戀這鳥籠,這畢竟是一處好的安身立命之所。啊,樹林裡的鳥已經太多了,卻還沒能實現計劃生育,它們的巢都已變得像蜂窩了。

  這隻鳥蜷縮著,它想象著那可憐的自由,並且從中獲取依稀的快感。我可以出去,也可以不出去,這種自由豈不是飛翔的鳥所享受不到的?為什麼我必須飛,以致飛得汗流浹背?難道僅因為我是一隻鳥?現在我可以是一隻鳥,也可以是一頭豬。做一頭豬又怎樣不行?豬的幸福又豈是一隻鳥所能臆測的?

  它蜷縮在籠裡,開始放縱地叫。它說,叫才是我的第一本能。才是我的物質。正如人類的色性一樣。飛翔只是為了尋找食物,鳴叫才是快樂之源。我叫喚著我的自由,我慶賀著我的新生,我把自己的喉嚨弄啞。我的腰開始痛。

  於是它邊叫邊耷拉在籠中一角,它奄奄一息地叫著,兩眼無光。忽然它看到了藍天,它用眼的餘光看到了藍天。廣闊的天一塵不染,它好像等待著鳥的飛翔。一隻鳥的飛翔,那麼輕盈,那麼迅捷,一隻鳥的身體在空中舞蹈著,它的歌聲和穿過林間的風聲應和著,它偶爾遺落的羽毛,給大地溫柔的一擊,萬物都感到了一絲綿綿的顫慄。一隻鳥籠裡的鳥這樣想了想,又安睡了。

  它躺在床上,不是為了做夢,而是為了等待。

  ***三***

  我家養了一隻可愛的小烏龜。

  它的殼直徑有三釐米左右,是墨綠色的,上面鑲著黑色的條紋,看上去像是穿了一件菱形塊的小外衣。別看它小,但殼卻很硬,它的殼可是它的防護盾呢!只要有一點響動,它就會把小腦袋,小尾巴,連同四肢全部蜷縮到它的“防護盾”中。

  最有特點的是它的頭、尾和四肢。它有一個火柴頭兒一樣的頭,眼睛黑亮黑亮的,顯得很有神,嘴巴小小的,吃起東西來慢吞吞的;它那小小的尾巴,總是要露出一個尖兒,剩下的大部分全藏在殼裡;它的四隻腳樣子像野鴨的腳,但它的腳比野鴨的腳小多了,也漂亮多了。

  我家的小烏龜做什麼都是慢吞吞的。它吃飯時從來不著急,我把麵包渣扔到水面上,它居然無動於衷,我急了,捏起它的硬殼,把它放在麵包渣前,這時它才不慌不忙地游上前去,吃它的美食。

  它不僅吃飯時慢吞吞的,就遇危險也是慢吞吞的。

  有一次,我把它放到水中的“小島”上,用竹棍兒把它挑了一下,它一下子就四腳朝天了。可是它不是老樣子。——慢吞吞的。只見它身體往一側傾斜,用著不和身子用力支撐,我想:它會放棄吧!可是它還是在那做,一次,兩次,三次……可是都沒有成功。它並不著急,歇息了一會兒接著幹,過了十來分鐘,它終於翻過身來,慢吞吞地爬回水裡,享受它的美好生活去了!

  我的小烏龜在我家生活了一年之久。我每週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它、餵它。爸爸把它送人的時候,我還真有點捨不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