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變人生演講

  教育讓更多人進步,讓社會進步,教育改變人生。現在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平凡的足跡,無悔的人生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古到今教師就是一個崇高而神聖的職業,是令人嚮往且留戀的職業。在我從教25年的生涯中,經歷了坎坷曲折,嚐盡了酸甜苦辣,可謂是機遇與挑戰並存,付出與收穫同在。藉此機會我想將我的心路歷程與大家分享,與大家共同學習,希望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指導,以達到共同進步。

  一、巧逢機遇,走上講臺。

  記得高中畢業後的第二年,南郊區招收代課教師,經過報名和考試,再加兩次篩選以後我榮幸的被錄取了,短短三個月的培訓後,我被分配到小店鎮一所村辦學校當了初中英語教師。

  二、勇面挑戰,合格勝任。

  沒想到激情澎湃的我馬上就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第一年教學,學校分配給我的是初中三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英語,當我站到講臺上,面對個頭高過我,年齡比我小三、四歲的學生時,我緊張了,出汗了,甚至是不敢正視臺下的學生,好久以後終於熬到第一節課結束,現在回想起來都不知道自己當時說了些什麼。

  令人欣慰的是,在領導的鼓勵和同事的幫助下,在自

  己的不斷努力和領悟下,我不僅克服了膽怯的心理,而且很快的融入到了工作氛圍之中,我不僅能將所要講的課程很好的傳授給學生,而且還能和學生形成良好的溝通,把學生給我提出來的不足加以改正,逐漸的我不僅勝任了我的本職工作,而且出色的完成了學校交給的任務。叫我記憶頗深的是連續擔任畢業班代課任務的那七年,七年裡除了備課上課外,就是編題印題。當時學校沒有電子影印機,晚上我就用鋼板鐵將複習資料一張、一張推印出來,第二天發給學生做,晚上再一份一份的批改,七年裡,沒有睡過幾個安穩的覺,沒有給自己添件像樣的衣服,沒有在鏡子裡仔細端詳過自己,有的只是講臺上無盡的汗水和受傷時默默的淚水。“世間自有公道,付出自有回報”,原教育局局長盧俊鋒,北大寺小學校長樑小平,小學教師董麗萍、樑愛霞、王愛君都是我的學生,看著他們一個個成長起來,一個個走上工作崗位,成為有用之才,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欣慰。

  三、人生轉折,努力奮鬥

  1992年,由於家庭原因,我從初中轉到了花塔村小學,當時學校缺少自然課老師,也沒有合適的老師擔任,我便臨危受命,承擔了四到六年級的自然課教學任務。我以前是教英語課的,現在叫我教自然課,我頓時感到茫然無措。兩門課程沒有任何聯絡,我不僅得從頭學,而且還得將我學到的東西再交給我的學生,可想而知是多麼的吃力。除了課本上

  的知識以外,自然課好多是動手實驗,為了給學生們上好課,每個實驗都是我提前做好多次,掌握其中奧妙,剖析其中原理,然後再組織學生學,組織他們動手做,不拘泥於書本知識,而是叫學生理解原理增強動手能力,開發創造力。例如製造氧氣、做潛望鏡、土電話等實驗過程到現在仍是記憶猶新。有了教自然課的經歷,我感到又一次的鍛鍊了我,也增強了我作為一名教師的能力和水平。

  在教師的崗位上,我不斷努力,不斷奮鬥,不斷進步。97年我開始擔任小學語文、數學教師併兼班主任工作。由於是剛接觸語文、數學,還要當好班主任,面對陌生的科目,我彷彿又回到了起點,我所有的優勢都變成了零,我又從零開始了。為了教好課,管理好學生我開始鑽研教材,尋找方法,不斷的向老教師請教,學習他們的教學風格和手法,學習他們的管理經驗,經過不懈的努力,漸漸的教學管理兩方面有了一些進步,受到了校領導和家長的好評,同時我也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感到莫大的欣慰。

  然而,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2003年我國實施了新課程改革,新課程在教學觀念、教學思路和課程理念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教師必須認真探索和勇於實踐,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水平,才能跟上新課程的教學思路。連續幾年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前進中探尋,除了自己學習領悟,還和別的老師交流學習,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教學方面我不僅是第

  一批走進新課程的教師,而且是連續取得可喜成績的教師,我倍感自豪。

  四、傾心奉獻,無悔人生

  教師不僅要有出色的教學水平,還得有極強的責任心、愛心和奉獻精神。從教25年來我始終堅持“要有責任心”的原則,要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要叫家長放心,叫領導放心。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做班主任工作,都得認認真真、兢兢業業。不管是語文還是數學,不管是英語還是自然,我都是認真的備課,盡心的授課,仔細的批改作業,耐心的輔導學生,本著負責的態度過完每一天。

  老師和學生除了正常的教與學的關係外,就是管理和被管理的關係,從哲學角度分析,這是一對矛盾,既然是矛盾就有一定的牴觸情緒。當然這種情況並不是沒有遇到過,在解決這些矛盾的過程中,我認為愛心是基石奉獻是前提。2004年,我教二年級時,班裡有個學生小腿骨折,不能正常上學,為了趕教學進度,我每天放學後都要去他家補習功課,因為是吃飯時間,常常是誤了給家裡做飯,丈夫和孩子很不理解,也很委屈,每天對我抱怨,看著他們父子倆我也深感內疚。但是兩個月後的期末考試中,那個學生考出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績。當我聽到學生家長一聲聲感謝的話語和丈夫臉上的笑容,彷彿看到這笑容也是尊敬、理解和支援的含義,也是愛心和奉獻結成的果實。每當回想起這笑容,就更加堅

  定了我的信念,愛心融化堅冰,奉獻溫暖一切。

  25年風雨艱辛,25年從教生涯,回想起25年的心路歷程無不百感交集。25年來我始終戰鬥在教育第一線,秉持心中的教育信念,努力完成學校交給的任務,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忙碌的工作叫我忘卻了給家庭多一點時間,叫我忘了作為妻子該有的責任,叫我忘了作為母親該有的責任,叫我忘了作為兒女該盡的義務,但是我不後悔,因為我是一名教師,責任心、愛心、奉獻是我們永恆的信念。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將一如既往地努力拼搏,還將一如既往的努力奮鬥,使我的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為我的教育生涯再添輝煌

   篇二

  孩子從幼兒園來到小學,地位也從“小朋友”晉升為“小學生”,生活發生了全新得改變。作為父母的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偶像地位也隨之下降,“我們老師說……”這是孩子經常反駁我們的經典語言。此時,我們怎樣教育孩子,怎樣讓孩子在新的環境裡健康成長,怎樣處理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呢?

  總停留在原來的水平是不行的,因為孩子已經成長了。最好的辦法是:與孩子一起成長。

  一、做一個熱愛學習的家長

  俗話說:身教重於言傳,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傳身教貫穿於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小事中。所以,我們家長在下班回幹完活兒回家後,儘管身體很疲憊,也不要一頭紮在電視機前看電視或躺在床上休息,更不要呼朋喚友的在家喝酒、打牌。要知道家裡有一個小學生正瞪著一雙好奇的眼睛注視著你的行為,你的所做所為都有可能成為他學習的樣板,你有義務給他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要教育孩子刻苦學習,做家長的首先要熱愛學習。經常閱讀報刊雜誌、家教指導用書,學習教育孩子的常識、參加學校或社會舉辦的家長學校和有關的活動、與其他家長相互切磋,虛心學習他人的經驗。

  二、教會孩子做人

  教孩子“如何學會做人”是我們家庭教育的核心,因為人的成長是一個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全面發展的過程。家庭教育時時刻刻存在於家庭的每一個瞬間,而小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強,家長毫無掩飾的言談舉止會時刻被孩子所模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說到做到,言行一致,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培養孩子具有優良的品格和良好的生活習慣。當然,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要時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效果,以期自我改進。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掌握一定的青少年教育知識,瞭解孩子的日常動態,努力與孩子一起成長。

  三、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其求知慾

  好奇心是一切興趣的源泉,人類對自然界的探索都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進行的。對孩子來說,外面的世界更是處處充滿新奇,值得探索。對此,家長不要忽視和否定孩子的學習和探索行為,而應該精心的給與呵護,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觀察這個世界,給孩子一起去驚異,去提問,去討論,去共同作出結論。當孩子帶著問題去問家長的時候,家長不應該簡單地將結論告訴孩子,而應讓孩子自己思考“為什麼”,另外,節假日家長應多帶孩子到大自然或動物園、博物館等場所。經常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觀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及風土人情、市井百態,使孩子保持一份好奇、一顆童心。在孩子學習之餘,家長最好還能指導孩子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如讓孩子自己收集各種種子、做種子發芽的實驗、栽種盆花,也可飼養一些小動物等。孩子的興趣廣泛了,知識面擴大了,自然就會遷移到學習上來,才能以強烈的興趣參加學習活動。為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不妨“屈尊”做做學生,讓孩子出題考考自己;或找一份試卷自己做好後,交給孩子批改。這樣就可以使孩子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無形中就增強了孩子學習的動力。

  四、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

  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和過硬的心理素質,將是孩子終身受益。經常聽到有家長說,孩子沒有毅力,沒有長性。我認為家長必須首先有毅力、有耐性。兒童專家研究發現,孩子的堅強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後天的培養,至遲應該在3歲時就開始實施,並從小處著眼。首先父母要先觀察。比如,從孩子玩積木遊戲中,就可以發現有不同的性格。有些兒童能夠自己想出各種玩法,不斷變換不同的模型,玩完後還自覺地地收拾積木;有些兒童卻只會按父母的要求玩,搭好一種模型後就不知如何玩下去,經常還要父母幫忙。這反映了孩子在獨立性方面的性格差異。

  如果發現孩子處處都依賴父母或長輩,一有困難就要父母為他解決,甚至稍遭挫折就在大人面前撒嬌,要求補償。作為父母,應該多教孩子如何去做,一旦孩子做對了,要及時給予表揚,即使做得不對,也要充分給予鼓勵。這點對培養孩子堅韌性格非常重要。

  總之,每解決一個新問題,父母與孩子就共同前進了一步。在共同解決問題中,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只要家長們不懈努力,加倍關注孩子的教育,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就一定會收到豐碩的成果。

   篇三

  各位家長朋友:

  今天和大家交流家庭教育的體會,感到非常高興。因為是同齡人,使我們的交流有了基礎。

  一、家庭教育的意義

  我認為,家庭、學校、社會緊密結合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教育是主體,社會教育是補充。三者緊密結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搞好家庭教育,一方面,是法律規定的家長必須履行的神聖義務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另一方面,殘酷的競爭,要求我們、迫使我們,必須搞好家庭教育!

  “一個好人的身後,必有一位好長輩給過他終身受益的教誨;一個壞人的背後,也往往有不稱職的長輩給過他一輩子都難於擺脫的誤導。” “一個人成了好人,鄰里受益,集體受益,社會受益,國家受益,而受益最大的,還是好人本身和他的父母、親人。” “一個人成了壞人,鄰里受害,集體受害,社會受害,國家受害,而受害最深的,還是壞人本身和他的父母、親人。”魏書生語 孩子的成長,一方面,飽含著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老師們的辛勞,另一方面,我們家長也為孩子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心血。

  二、家庭教育的三個基本理念

  一讓孩子先成人後成才

  二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三注重孩子的智力開發

  研究表明,全面的教育包括智力智商、情緒智商和心靈智商培養。智商的高低,一是取決於先天遺傳,一是後天培養,後天培養十分重要後天培養智商就是我們常講的開發智力。

  開發智力方式之一——玩出水平。小孩兒智力開發的重要方式是讓他玩出水平,玩得專注。如捏橡皮泥、玩積木、做模型、安裝半成品的玩具。智力開發的方式之二——熱愛讀書。讓孩子愛讀書。我覺得不一定非讓幼兒識多少字,背多少詩。從圖畫為主的畫報畫冊讀起,輔之以講解,並以講故事聽的方式激發讀書的興趣與熱情。開始讓他試著讀,持之以恆就會識得一些字,並逐步擴大識字量。告訴他,不認識的字可以跳過去,猜想表達的意思,我稱這種方法為“預測式讀書法”,可以有效地培養想象力。為什麼不必強調翻字典?試想,讀一頁書翻了數十次字典,還會有興趣嗎?

  智力開發的方式之三——愛問愛思。家長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愛提問、愛思考。如果小時愛提問,並且得到了正確耐心的引導,此子將來必有作為。

  三、家庭教育成功的三句話

  一第一句話:靠自己艱苦奮鬥。

  這強調的是不能依賴他人。記住這句話:“吃自己的飯,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

  二第二句話:玩物喪志是世界上最沒出息的人。

  動手,能夠開發智力。只要是不違法的、不違背道德規範的、不危險的,都可以做。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不能影響學習,不能搞壞了視力,不能玩物喪志沉醉其中。

  第三句話:見錢眼開不擇手段的人同樣是世界上最沒出息的人。

  我們要注重引導孩子正確對待金錢,不被金錢左右,不做金錢的奴隸。明白靠智慧依法賺錢若干億美元光榮,不擇手段弄一分錢錢沒出息。心血不會白費,付出定有收穫。

  祝福各位家長朋友家庭教育獲得成功!祝福各位家長朋友家庭幸福,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

  感謝大家耐心地聽完了我的發言,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