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內服的用法

  硃砂多用於心悸易驚,失眠多夢,癲癇發狂,小兒驚風,視物昏花,口瘡,喉痺,瘡瘍腫毒。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

  

  1、治喜怒無極,發狂:辰砂、白礬、鬱金。為末,蜜丸。薄荷湯送下十丸。《士材三書》辰砂丸

  2、治一切驚憂思慮或夢思恍惚,作事多忘,但是一切心氣不足,癲癇狂亂,悉皆治之:顆塊硃砂二兩,獖豬心二個,燈心三兩。上將豬心切開,入硃砂、燈心在內,麻線系合,於銀石器內煮一伏時出,不用豬心及燈心,只將硃砂研極細,用真茯神末二兩,酒煮薄糊,和硃砂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九丸至十五丸,加至二十一丸,用去心麥門冬煎湯下。癲癇至甚者,乳香、人蔘湯下。夜寢不寐或多亂夢,炒酸棗仁湯下。《百一選方》歸神丹

  3、治產後顛狂,敗血及邪氣入心:辰砂一、二錢。研細飛過,用飲兒乳汁三、四茶匙調溼,以紫項地龍一條,入藥滾三滾,刮淨,去地龍,入無灰酒一盞,分作三、四次服。《綱目》

  4、治心神昏亂,驚悸怔忡,寢寐不安:硃砂、黃連各半兩,當歸二錢,生地黃三錢,甘草二錢。上為細末,酒泡蒸餅,丸如麻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臥時津液下。《醫宗金監》硃砂安神丸

  5、治心虛遺精:豬心一個,批片相連,以飛過硃砂末摻入,線縛:白水煮熟食之。《唐瑤經驗方》

  6、治眼昏暗,能令徹視見遠:硃砂半兩細研,青羊膽一枚。上以硃砂末入膽中,懸屋西北角,陰乾,白日取出,丸如小豆大。每於食後,以粥飲下十丸。《聖惠方》硃砂丸

  7、明目:光明砂丹砂中之最上者一兩,神曲四兩,磁石二兩。上三味末之,煉蜜為丸,如梧子大。飲服三丸,日三,不禁,常服益眼力。《千金方》神曲丸

  8、治喉咽腫痛,咽物妨悶:丹砂一分研,水飛,芒硝一兩半研。上二味再同研勻,每用一字,時時吹入喉中。《聖濟總錄》丹砂散

  9、治諸般吐血:丹砂研飛,蛤粉。上二味等分,研細合和令勻,每服二錢匕,溫灑調下。《聖濟總錄》朱粉散

  硃砂的用途

  硃砂,古時稱作“丹”,其主要化學成分是硫化汞HgS,在我國湖南、貴州、四川等地都有出產。用這種顏料染成的紅色非常純正、鮮豔。《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著一位名叫清的寡婦的祖先在重慶涪陵地區挖掘丹礦,世代經營,成為當地有名巨賈的故事。由此可見,在秦漢之際,這種紅色顏料的應用廣泛。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大批彩繪印花絲織品中,有不少花紋就是用硃砂繪製成的,這些硃砂顆粒研磨得又細又勻,埋葬時間雖長達兩千多年,但織物的色澤依然鮮豔無比。可見西漢時期煉製和使用硃砂的技術水平是相當高超的。

  東漢之後,為尋求長生不老丹而興起的煉丹術,使中國人對無機化學的認識有了很大提高,並逐漸開始運用化學方法生產硃砂。為與天然硃砂區別,古時的人們將人造的硫化汞HgS稱為銀硃或紫粉霜。其主要原料為硫磺和水銀汞,是在特製的容器裡,按一定的火候提煉而成的,這是我國最早採用化學方法煉製的顏料。人造硃砂還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外銷產品,曾遠銷至日本等國。

  古時辰砂又被稱為丹砂或硃砂,許多古代女子都直接以“硃砂”為名,那一點鮮紅像是凝結了中國五千年的悠悠情怨,十分麗,但估計很少有人知道,辰砂用來磨墨,是可以磨出彩墨的,很像女孩子多變的內心,藏著一份外剛內柔的情懷。

  硃砂的副作用

  現代研究表明,硃砂內服過量可引起毒性。中毒表現為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頭痛頭暈,手腳麻木等;初期表現為噁心,嘔吐,咽喉腫痛,食慾不振,重者可出現消化道出血;常表現在中毒後期,血壓下降,心率紊亂或中毒性心肌炎等。汞吸收入血後通過生物膜進入紅細胞與血紅蛋白的巰基-SH結合,可侵害腦細胞、胎兒、精子、卵子、心、肝、腎等,還可抑制多種酶的活性,嚴重時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