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留學生真實生活情感

  法國在人們印象中是一個浪漫的國度——人們生活水平高,更有著高品位的生活情趣。當然印象中的不一定是真實的,真實的法國只有到了當地才能體會到,對於那些中國去法國的留學生們猶是如此。法國不是隻有浪漫,生活依然充滿著甜酸苦辣,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法語不努力學,是掌握不了的

  出國以前我以為到了國外,有了語言環境,自己會不費力地通過語言關。然而,除了小孩子,成年人慾消除語言障礙談何容易?所以想留學學語言的同學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和刻苦學習的態度。

  二、在國外完全脫離華人圈,是不大可能的

  國內人有這樣的誤解:到了國外,交的是西人朋友,接觸的是西文,吃的是西餐……其實,除了華人稀少的城鎮,以及生活於校園內,或者嫁了老外,在中心大城市,你的生活範圍很大程度是中國人圈子。

  三、巴黎不但是我們心目中的魅力之都,浪漫之都,同時她還是中國留學生心目中的恐怖之都和疲憊之都。在巴黎的中國學生,有相當比例的同學遭受過被偷,被搶等經歷。這在國內是沒有聽說過的,我們只知道紐約是犯罪之城,沒想到巴黎也這樣。

  四、法國是一個“劫富濟窮”的國家

  比如房補,收入高的人補助低,收入低的人補助高;再比如託兒所費用,收入高的人交費高,收入低的人交費低。

  五、法國領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也有個汽車開

  因為這裡的二手車很便宜:最差的500歐,好點的1000-2000歐。汽油費,節省點,一個月50多,比兩個人的公車月票還便宜。汽車保險,差的車子500-1500歐法國留學生活的真實體驗法國留學生活的真實體驗。不過現在因為汽油漲價了,好多人都開始說買的起也開不起。

  六、法國的中餐館,很多是越南人開的

  去中餐館吃飯,不要指望每家中餐的人都會將中文,我就碰到了好幾個不會講中文的飯店老闆。

  七、西方政要,沒有什麼可神祕的

  在L3的時候,有一次需要找個實習,沒想到我的法國同學直接去找市政府了,竟然還接待了他們。市政府負責就業的官員還幫助我們找實習,給我們講了一個多小時。當然是小城市

  八、與西人交往,並非想象得那麼容易

  國內人以為我們在國外都有一些西人朋友,其實不然,與西人較深層次地交往,除了語言的差異,更重要的是文化的隔閡。誰都對身邊事務的關心程度甚於外域,普通西人熱衷中國文化、渴望結識華人朋友的少之又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哪裡都一樣。

  九、汽車洋房,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過去國內報章經常報導某某“海外愛國人士”,如何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放棄汽車洋房,毅然決然迴歸祖國云云。  十、中國學生也享受部分國民待遇

  也就是說,除了政治權利外,那些補助什麼的都有。對於在法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來說,可能接觸最多的就是CAF房補和青年卡了。真的很省錢。

  十一、罷工、遊行常常有

  在法國,每年你都會遇到不少遊行示威。事無大小,都可以上街示威。在八幾年以前,罷工的日子還照發工資,後來才改了。

  十二、法國的人口男女比例,是女性佔上風的和我國正好相反。

  十三、法國人每年都會度假

  一般有5周帶薪假期。所以在7,8月份,一般城市的人口都會驟減。我居住的城市,一到7-8月份,我們老師說,那是“死亡之城”,沒人的!

  十四、貧富差距逐漸拉大

  現在的法國社會,貧富差距漸漸拉大了。很多國人說法國都沒乞丐,不幹活也能生活的很好。依我自己的看法,這基本不可能,Carrefour, Simply門口的乞丐比比皆是法國留學生活的真實體驗預設。為了生活,打兩三份工的法國人也不是沒有

  但是,那些高官老闆們的生活還是很奢華!

  最後感言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你看看你18歲了。在歐洲早就被父母趕出家門,自己過自己的生活,自己租房子,自己怎麼樣怎麼樣,感覺每一個歐洲孩子都特別厲害,都是靠自己的。到了法國一看,的確有很獨立的。但是,不是人人都這樣。我有同學22歲了還住在家,很多同學的確是出來租房子,可是房租是父母出的啊。我把中國人的觀點告訴法國人時,人家同學回我:爸媽還是爸媽,幹嘛這麼狠,他們總是站在我們的後面支援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