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知識手抄報內容大全最新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新發的病原體,由它導致目前新型肺炎的傳播和治療都是新課題。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主要症狀

  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並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表現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多數患者為中輕症,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一半患者在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等臨床症狀,多在1周後恢復。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影像學表現

  影像學表現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

  血液檢查表現

  發病早期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部分患者出現肝酶、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多數患者 C 反應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鈣素原正常。嚴重者 D-二聚體升高、外周血淋巴細胞進行性減少。

  日常注意事項

  對於普通大眾,要警惕各種異常症狀,如出現咳嗽咳痰、體溫大於38℃、呼吸困難、心跳加快;或者在普通流感、感冒病症好轉後又突然惡化等狀況,要及時到醫院諮詢醫生。同時就醫途中也注意做好防護,乘坐公共交通戴好口罩,避免與人接觸、交談。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如何治療

  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確定治療場所

  疑似及確診病例應在具備有效隔離條件和防護條件的定點醫院隔離治療,疑似病例應單人單間隔離治療,確診病例可收治在同一病室。危重症病例應儘早收入 ICU 治療。

  二一般治療

  1. 臥床休息,加強支援治療,保證充分熱量;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維持內環境穩定;密切監測生命體徵、指氧飽和度等。

  2. 根據病情監測血常規、尿常規、C-反應蛋白CRP、 生化指標肝酶、心肌酶、腎功能等、凝血功能,必要時行動脈血氣分析,複查胸部影像學。

  3. 根據氧飽和度的變化,及時給予有效氧療措施,包括鼻導管、面罩給氧,必要時經鼻高流量氧療、無創或有創機械通氣等。

  4. 抗病毒治療:目前尚無有效抗病毒藥物。可試用 α-干擾素霧化吸入成人每次 500 萬 U,加入滅菌注射用水 2ml,每日 2 次;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每次 2 粒,一日二次。

  5. 抗菌藥物治療: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尤其是聯合使用廣譜抗菌藥物。加強細菌學監測,有繼發細菌感染證據時及時應用抗菌藥物。

  6. 其他:根據患者呼吸困難程度、胸部影像學進展情況,酌情短期內3~5天使用糖皮質激素,建議劑量不超過相當於甲潑尼龍 1~2 mg/kg·d。

  7. 中醫藥治療:根據症候辨證施治。

  三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治療

  1. 治療原則:在對症治療的基礎上,積極防治併發症,治療基礎疾病,預防繼發感染,及時進行器官功能支援。

  2. 呼吸支援:無創機械通氣 2 小時,病情無改善,或患者不能耐受無創通氣、氣道分泌物增多、劇烈咳嗽,或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應及時過渡到有創機械通氣。有創機械通氣採取小潮氣量「肺保護性通氣策略」,降低呼吸機相關肺損傷。必要時採取俯臥位通氣、肺復張或體外膜氧合ECMO等。

  3. 迴圈支援:充分液體復甦的基礎上,改善微迴圈,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必要時進行血流動力學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