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球環境的手抄報圖片

  清澈的河水是動物們的鏡子,不要讓河水再次汙濁不清。想知道怎麼製作一份保護環境的手抄報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欣賞

  1

  2

  3

  4

  5

  資料:經典語錄

  1、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2、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3、清澈的河水是動物們的鏡子,不要讓河水再次汙濁不清。

  4、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5、人人丟紙,垃圾一片;人人揀紙,一塵不染。

  6、讓地球媽媽永遠年輕美麗。

  7、做地球媽媽的好孩子,保護她!

  8、水是生命之源,樹是生命之根。

  9、小草正睡覺,勿入草坪來打擾。

  10、請不要向天空吐煙,那是地球媽媽的笑臉。

  資料:趣味故事

  妥協是把好傘,但卻是個可憐的屋簷

  第一次見到盧斯卡教授,還是在1993年。當時,我正在重慶攻讀碩士,由於一箇中法合作的科研專案,在那一年的秋天,盧斯卡教授——法國圖盧茲大學城市與環境工程學院的終身教授,來到中國,就有關技術問題與中方課題組進行交流、討論。

  應該說,20世紀90年代的中外科技合作,絕大多數是由外方提供關鍵技術,中方則組織力量消化和吸收,我們那個專案同樣採取的是這種模式。也正有鑑於此,加之盧斯卡教授本人崇高的學術地位,全體中方成員都不可避免地對他懷有一種很強的敬畏心理,而我這個資歷最淺的學生,更是暗自抱定了這樣的初衷:只做一個認真的聽眾,絕不開口參與問題討論。

  大家都抱著與我類似的心態,因此註定學術交流從一開始便呈現出了明顯的不均衡態勢——向盧斯卡教授提出問題,中方課題組事先要做精心的準備,被推舉的代表發言時更是小心翼翼,唯恐言語有失貽笑大方;而盧斯卡教授感興趣主動提出的問題,中方課題組又無人肯出頭做全面闡述,被“點將”不得不發言的,也往往三言兩語稍作闡述,接著便以“仍需我們進一步研究”畫了句號。結果,一場學術交流很快演變成了盧斯卡教授單方面“答疑”的獨角戲。坐在會議室的一角,我發現,面對這種令人難堪的默契,盧斯卡教授幾次搖頭苦笑,臉上也露出了深深的無奈與失望。

  為打破這種頗為尷尬的氛圍,學院科研部的領導陪在一旁,立即顯出國人好客的一面。他滿臉堆出笑意,建議盧斯卡教授抽出一點時間,前往重慶的大足石刻、縉雲山等名勝古蹟瀏覽參觀。翻譯將這番美意譯作法語的過程中,盧斯卡教授卻開始聳動肩膀,並幾次將雙手攤在胸前,嘴裡也在小聲嘀咕什麼。

  會議室沉寂了好一會兒,盧斯卡教授的臉上才重又浮現出一絲笑意,客氣謝絕主人好意之後,他清清嗓子說道:“其實,通過剛才的交流,我發現各位同行對流化床工藝還是頗有研究的,而我們的討論之所以不夠深入,恕我直言,是因為大家在交流過程中選擇了太多的妥協,這不由讓我想起一句法國諺語來。”說到這裡,他略作停頓,接著緩緩提高了聲量,“在我的國家,這句諺語是:妥協是把好傘,但卻是個可憐的屋簷。”

  “妥協是把好傘,但卻是個可憐的屋簷。”盧斯卡教授把這句諺語說了兩遍,也特意請翻譯加以重複。待翻譯的話音第二次落下,會議室裡頓時陷入了更深的沉寂,大家不約而同將頭低下,有的人甚至臉上漲得通紅。

  又過去難捱的幾分鐘,我不知哪裡來的膽量,竟然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一個主動站了起來:“盧斯卡教授,我想就反應器的進水方向,談點兒自己的看法……”

  時間到了第二年夏季,由於中法雙方的精誠合作,那個專案順利通過驗收並投入到了實踐應用,而我作為課題組一員,也沾上專案的光,在一項“新型斜螺旋沉澱裝置”的國際專利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正是這項專利,它對我畢業後的求職幫助多多,甚至可以說改變了我一生的軌跡。

  “妥協是把好傘,但卻是個可憐的屋簷。”這句短小精煉的諺語,讓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生活中於人於事的交鋒,適當的妥協固然必要,但開誠佈公的溝通與交流,更應作為雙方最初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