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護理管理畢業論文範文

  護理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模式也發生了轉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護理管理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護理管理畢業論文範文一: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醫院護理管理中的運用

  摘要:

  目的分析探討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的運用價值。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物件,收治時間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使用數字抽籤法將這80例患者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管理,實驗組給予人性化管理,並在兩組患者結束護理管理後,對比其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及疲勞感知評分。結果實驗組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2.50%,遠遠高於對照組的70.0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的護理質量評分高於對照組P<0.05;實驗組的疲勞感知評分低於對照組P<0.05。結論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具有積極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和護理質量,進一步促進患者恢復健康,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人性化管理;護理;運用;效果

  0引言

  本文為進一步研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的運用效果,特選擇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物件,分別給予常規護理管理、人性化護理管理,其中採取人性化管理的40例患者取得了較為顯著的護理管理效果,現報告整理完畢,具體陳述如下。

  1研究資料和方法

  1.1研究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物件,收治時間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使用數字抽籤法將這80例患者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實驗組患者的年齡範圍在20~4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5.9±4.2歲,男性患者數量和女性患者數量的分佈比值為23:17。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範圍在21~4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6.8±4.3歲,男性患者數量和女性患者數量的分佈比值為22:18。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等研究資料對比,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分析。

  1.2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管理;對照組採用傳統的護理管理模式,護理人員在醫生的指示下,指導患者用藥或者為患者進行藥物注射;護士長監督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對其出勤和工作表現進行考核和評價,並及時解答護士在護理中遇到的難題。

  1.2.2實驗組給予人性化管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管理的基礎上採取人性化管理模式,具體的管理措施包括營造人文環境、創立人性化服務、給予情志關懷及強化疾病概念等。

  1.3觀察指標。

  對經不同護理管理後的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護理質量評分及疲勞感知評分進行觀察。護理總滿意率使用選項法進行評定,護理效果共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三項,護理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護理總滿意率越高,表示患者的護理效果越好。護理質量評分使用模糊數字評分法評定,分值在0-100分之間,得分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好。疲勞感知評分共14題,最高分為1分,最低分為0分,總分為14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疲勞感越強。

  1.4資料處理。

  對經不同護理管理後的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護理質量評分及疲勞感知評分使用SPSS18.0軟體進行資料處理,以95%作為可信區間,護理質量評分及疲勞感知評分使用計量資料表示,採用t檢驗,護理總滿意率使用計數資料表示,採用卡方檢驗,若兩組資料間的P值小於0.05,代表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後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滿意度。

  本研究統計結果表明,實驗組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2.50%,遠遠高於對照組的70.0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護理質量評分、疲勞感知評分。

  本研究統計結果表明,實驗組的護理質量評分高於對照組P<0.05;實驗組的疲勞感知評分低於對照組P<0.05。

  3討論

  隨著人們醫療保健意識的增強,對醫院護理服務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醫院護理管理存在較多的不足,稍有不慎就容易導致護理糾紛的發生,給醫院的良好形象和口碑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對傳統的醫院護理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成為了熱門的護理議題[1]。傳統的護理管理模式具有機械性和被動性的特點,護理人員的護理積極性普遍較為低下,加上護理專業知識的缺乏,其護理差錯率較高,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護理糾紛,部分職業素質較為低下的護理人員還容易與患者及其患者家屬發生正面衝突,導致護患關係十分的緊張,具有較大的應用侷限性[2]。人性化管理模式是臨床較為新型的管理模式之一,人性化管理模式強調以人為中心,遵照科學人性觀念,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主要目的在於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恢復健康,該護理管理模式自臨床應用以來受到了眾多患者及專家的一致好評[3]。本研究中在護理管理過程中給予人性化管理的40例患者其護理總滿意率、護理質量評分高於採取常規護理管理的對照組P<0.05,且在疲勞感知評分方面,實驗組也具有明顯的優勢。人性化管理模式具體的管理措施包括營造人文環境、創立人性化服務、給予情志關懷及強化疾病概念等[4-7]。營造人文環境: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病房環境,以改善患者的治療心情,在室內擺放鮮豔的花草、精緻的小飾品等,裝點病房,確保病房溫馨;定時保持通風,並做好常規的消毒工作,確保室內空氣清新流暢。創立人性化服務:可在室內張貼相關疾病知識的海報或者手抄報,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進一步減少治療過程中的危險因素;製作“請勿打擾”的示意牌,告知患者如有必要可懸掛於病房門口,讓患者獲得尊重感。給予情志關懷:護理人員積極地與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主動了解患者的訴求,給予患者心理疏導,為患者講解治療成功的案例,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強化疾病概念:採用口頭教育、書面教育及視訊教育的方式,為患者講解疾病的發病機制、治療機制及相關的注意事項,進一步加強患者對疾病的瞭解度。  綜上所述,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具有積極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和護理質量,進一步促進患者恢復健康,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雪飛.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醫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3:626.

  [2] 劉敏.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醫院護理管理中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1:79-80.

  [3] 張元雲.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6:261-262.

  [4] 王寧,盧偉燕,賀敏等.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腦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預防醫學,2011,182:366-367.

  [5] 徐同芬.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結果分析[J].社群醫學雜誌,2011,092:28-30.

  [6] 郎秋梅.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誌,2013,1921:128-129.

  [7] 郭麗.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全科護理,2012,1033:3140-3141

  護理管理畢業論文範文二:新時期醫院護理管理的思考

  摘要:制定服務標準和言行規範,以提高服務質量與病患的滿意舒適度。制定並落實持續改進護理服務質量的具體措施,修改完善護理服務質量的考評標準。這樣,才能讓醫院的護理工作更加規範與高效。

  關鍵詞:新時期;護理管理

  在醫院管理當中佔有重要位置之一的就是醫院護理的管理工作,所以不斷改進完善護理管理對於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與水平有著重大作用。新時期,在醫院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員為護理人員,在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於病患的康復有著巨大緊密的影響,所以應重視這個問題,積極思考醫院護理管理制度的完善與改革。

  一、新時期醫院護理管理的現狀

  1在護理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存在床戶比例不合理、護理隊伍不穩定、每年新人流失率很高,導致培訓成本浪費,也是護理人員心態不穩定;護理管理人員普遍年輕化,沒有豐富的經驗;年齡結構不協調等現象。

  2在建設專科護士隊伍方面存在護理隊伍中的人員學歷資質不高,護理素質經驗低下;缺乏專題訓練;不重視查房護理的環節等現象。

  3在護理質量方面,存在護理質量低下,管理不嚴格;部分臨床護理工作與護理路徑脫節;護理管理的負責人一面承擔著護理責任,一面又要負責瑣碎的後勤事務,使得用在護理方面的質量精力下降,不能充分兼顧好兩頭等現象。

  4在護士管理病人方面,存在護理的理念只是紙上談兵,沒有進過親身實踐,只是落實到病例上,毫無用處;護理人員的人力資源不足,對於大量的護理工作任務,分工做不到名確;護理隊伍知識能力較低等現象。

  二、新時期醫院護理管理的問題

  一護理管理人員缺乏專業能力。

  目前的護理人員的補充數量還是達不到要求,我國的護理專業教育起步很晚,護理管理人員在學校學習的許多課程如社會學、醫院管理學等都是隻傳授了人文科學知識,對於實際的上崗操作並沒有真正的幫助。大多由護理人員選拔出來的護理管理人員,出現專業不對口等問題,護理管理的一大問題就是其缺乏專業知識以及實際操作經驗。

  二護理管理存在激化問題。

  目前社會競爭機制下,醫院的整體競爭能力由於護理管理過程中發生的問題而下降,長期下來,這樣無法滿足人們和社會要求的醫院是無法長久存在的,所以醫院應該重視起在護理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努力加強人才,制度的管理,提高醫院的競爭力與實力。

  三護理範圍過大。

  優質服務與有針對性的的護理服務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成為了被廣泛應用的護理模式,這種護理模式擴大了服務範圍,護理人員的工作內容也從對病人進行用藥護理擴大到從入院到辦理出院後的持續護理,既要為患者辦理入院、常規身體檢查,還要幫助醫生對病人進行診斷與治療,甚至還包括與病人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關注患者的病情走向以及出院後的一系列連續護理內容。因為護理要求的日益增多,使這個問題越來越明顯。

  三、新時期醫院護理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

  醫院在聘用護理管理人員時應該提高要求,既要看他的專業能力是否過關,還要看實際管理能力,防止他的理論脫離實踐,只有知識理論,而沒有操作實力。需要定期與在職的護理管理人員進行交流學習,與專項培訓,抓住他們的薄弱環節,不斷擴充管理知識儲備。護理管理人員之間要形成隨時交流的制度,定期或者是在閒暇時交流彼此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醫院應教育護理人員將病人作為工作的中心,對待病人就如同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全心全意,不能敷衍了事,在做好常規的護理的基礎上,有目的性的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健康提醒等。

  二樹立護理人員正確的職業觀。

  由於護理人員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所面對的病患由於疾病,在心理與身體上都會比普通人更為脆弱,所以,他們需要護理人員給予更周到細心體貼的照顧與看護,樹立正確的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的職業觀,也有助於護理人員工作態度的端正,使病患與護理人員之間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係,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患者住院也就是他本身對醫院的醫療水平的一種認可,並沒有產生任何不對等的關係,即病患的地位並不比醫院的護理人員低,也不比他們高,護理人員本身也不應該產生這種地位高低的心態,而應該一視同仁的對待每一個患者,與他們建立起良好的關係,進行親切的交流溝通與互動,對於那些心理較敏感的病患應該在平時多加開導,要儘可能使患者可以在一種良好的心態下,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促進病人今早康復出院。

  三建立獎懲分明的管理模式。

  醫院應該設立獎懲分明的管理制度,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對於直接關係到人的生命健康的護理人員工作更是這樣,所以,護理人員需要一些獎懲制度與行為準則章程來約束與激勵他們,使他們強化崗位職責,增強其工作責任心。醫院應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素質教育,使他們認清護理人員工作的重要性,具體規範護理人員的工作內容以及護理人員的行為舉止準則,從而加強其對護理工作的責任心與重視。只有將明確責任追究制,將事故與責任,績效相聯絡起來,對錶現好的人員進行嘉獎表揚,對責任心不強,經常粗心大意,造成事故意外的發生,需要進行嚴肅處理,進行處罰,批評,與再教育。

  四關心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

  應該在短期內解決一些最實際的問題比如關心員工的工作請況與難處,給予幫助。一方面需要準備護理人員資源緊缺的應急備案,同時擴大醫院招收護理任務,儘快讓新護理人員達到合格的標準。實行彈性安排班,病房也實行分時間段的管理制度。減少護理人員的非護理工作量,瞭解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的困難給予幫助解決。為護理人員的成長與發展提供機會與條件。要真誠用心的瞭解關心護理人員,瞭解每一個護理人員的特長優勢,然後充分發揮其優勢,讓其自身價值得到充分利用。對年級稍大的護理人員應照顧他的體力問題,對待新護士,應耐心解決他遇到的問題,培養新人對醫院的認同感,避免發生人才流失的現象。建立起信任、負責、關心、溝通、平等的護理隊伍文化;在每個科室之間形成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相處氣氛;對優秀的人員可以選擇其外出進行學術交流,或者進一步進修,讓其瞭解掌握新知識與新技能,並把它交給其他工作人員,促進全體職員能力水平的提高。對護理人員可以進行分層分組管理或優秀員工帶領新人員工,幫助其儘快適應工作內容,投入到工作中去。根據以上分析,在醫院工作中護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護理人員在幫助病患儘快康復的過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對醫院的工作能力的評價以及社會對其的認同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醫院應該重視護理管理,及時瞭解並分析當前護理管理的現狀及重大問題,然後採取對員工進行再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完善護理管理制度,增強護理人員的職位價值觀,建立適當的獎懲制度。合理分配護理人員的工作等方法,做到始於患者需求,終於患者滿意,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制定服務標準和言行規範,以提高服務質量與病患的滿意舒適度。制定並落實持續改進護理服務質量的具體措施,修改完善護理服務質量的考評標準。這樣,才能讓醫院的護理工作更加規範與高效。

  參考文獻

  1、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李亞潔,張立穎,李瑛,李利中華護理雜誌2004-12-05

  2、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管理對策閻成美,翁廬英,李妮中華護理雜誌2003-07-05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