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蒙氏數學培訓心得3篇

  蒙臺梭利數學學具本身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教育思想,幼兒按照規則操作更容易形成數學經驗,獲得數學知識,養成數學思維。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關於蒙氏數學培訓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蒙氏數學培訓心得範文1

  為了使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活動以及孩子近段時間的表現,更好的相互溝通和了解,促進孩子的成長。幼兒園每學期結束前都有一次家長開放日活動彙報展示。我園6月25日下午邀請所有上蒙氏數學家長前來觀看。

  為了使活動更加豐富多采,我以情景去圖形王國玩引入活動,幼兒通過玩圖形、拼圖形,讓他們在操作中能感受思考和大膽想象,並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使幼兒在玩中對形和體感興趣。再通過觀察、操作及遊戲,進一步體驗平面圖形和幾何形體的不同,養成科學的學習態度,發展空間知覺,我把幼兒分成三組分別進行活動。第一組:玩“圓變球”的遊戲。發揮想像力讓幼兒在圓形和正方形紙上添畫,使它變成其它圖形和立體的圖案,看誰想得多,畫得好。第二組:在點子圖上連正方形、長方形、正方體、長方體等,引導幼兒比較連的方式,連的點數有什麼不同。第三組:在各種圖形作業紙上區分形和體並塗上不同顏色。最後針對幼兒在活動中表現進行小結。

  家長開放日當天,我班家長的熱情相當高,所有家長都出席了。因為對他們來說這也是最後一次在這個幼兒園瞭解自家寶寶的學習生活情況,自然很開心。讓我感到很欣慰,有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在心底燃燒。當看到家長們對我們的工作認可時,也感覺到了身上擔子的沉重,這是他們對自己的肯定,在今後教學工作中我更要大膽實踐,不斷進取,反思總結爭做優秀的幼兒教師。

  關於蒙氏數學培訓心得範文2

  週六我參加了六道河學區中心校組織的幼兒蒙氏教育培訓。這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觸蒙氏教學,通過這次接觸,我感觸很深,有著沉甸甸的收穫。

  通過這次培訓,我瞭解到蒙氏教育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數學教育和語言教育。蒙氏教育中有特殊的教具和方法,使寶寶們在快樂的遊戲中完成這些知識領域的學習。蒙氏教學充分體現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自己去得到答案,在做的過程中,去理解,最終達到專心、獨立、秩序、協調的最終目的。本學期,我準備嘗試用撲克牌進行10 以內數的認識,倒數、順數、數的大小等。讓幼兒充分的去動手,動腦,在動手、動腦的同時也是在促進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蒙氏教學所準備的材料,材質豐富、安全並且結合日常生活,讓孩子認真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他們有的玩釣魚、有的玩聽音筒、找圖形、打泡泡等。孩子做得是那麼投入,那麼開心。要說感觸最深的還要數數學區教具的操作。釣魚活動、讓孩子在玩中學到知識。

  我也深深的體會到,蒙氏教師不是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很多人把教師單純地定位為知識的傳授者、活動的組織者,近幾年新教育思潮湧動,又把教師定向於學生活動的合作伙伴,然而作為蒙氏教師,僅此而已是遠遠不夠的,蒙氏教師還應該脫離知識本位的死板傳授,轉化為孩子學習的輔導者。同時教師的言行對於孩子是最好的示範,所以蒙氏教師還是一個示範者,她更大的責任是教給孩子如何做人。蒙氏教師應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我個人認為,蒙氏學習不應該是單純的操作教具。我覺得蒙氏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對教具的理解。面對在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的每一次表現、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 都是老師可以觀察的點。只有老師在不斷地觀察當中,對蒙氏教育才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在日復一日的觀察當中,教師的教育思想也將逐漸形成。蒙氏教師更應該是一名學習者。蒙特梭利教育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他的影響力並不是僅僅因為蒙特梭利女士的傳奇經歷和社會影響力,即使在今天,放眼海內外其教育內涵仍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從這次的培訓,對蒙氏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深知如果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蒙氏教師,還有很大的差距。現在我雖然是一名幼兒老師,但我會認真吸取蒙氏這麼好的教育理念,並且在以後的教學及一日生活中想辦法設計出好的活動讓更多的孩子受益,更要把蒙氏教育理念滲入到所有課程和日常生活中,做一個優秀的老師。

  關於蒙氏數學培訓心得範文3

  今天通過培訓,使我在蒙氏教學上又獲取了不少新的知識。

  結合各年齡段幼兒的發展需求,教師有目標的把比較抽象、枯燥的數學活動設計成幼兒喜歡的生活遊戲型學具,使他們在操作形象、具體,趣味性較強的學具過程中,自發的去吸收新知,並建構其數學心智。

  1結合數棒工作教師參照紅藍數棒自制了小的迷你紅藍數棒,只是這些是分割開來的一塊塊相等的長方體,幼兒在拼擺的過程中看起來是配對工作,但實際上又滲透了等量念及數量對應關係,感受數量遞增的過程,瞭解每一塊紅色、藍色長方體它們代表的量是1,為進入紅藍數棒瞭解數的集合打下基礎;

  2我們製作了便於低齡幼兒取拿的大彩色布串珠,並在彩色串珠兩側縫上按扣,幼兒會在按鈕釦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布串珠的顏色是不同的,紅色的有1個,綠色的是2個……當幼兒將不同顏色的布串珠按在一起時,他會發現1個紅串珠和兩個綠串珠合在一起時是3個串珠,這樣的一項學具表面上看來它是用來訓練幼兒小肌肉動作的,但事實上它卻是幼兒瞭解數與量對應、數的組成及彩色串珠的前期鋪墊工作;

  3在動物坐火車這項學具中小朋友在找與車廂相同數字的小動物,並請它坐到相應的車廂內的過程中,加深對數字與數名的認識,同時滲透著相鄰數與連續數的概念,也為砂紙數字做了前期鋪墊;

  4在盪鞦韆的小動物中教師會根據幼兒的掌握情況提供相應的數字,幼兒則根據數字選出相應數量的小動物掛在縫好的鈕釦上,在這個過程中滲透著數與量的對應,同時也滲透著小動物與剩下的鈕釦之間的多與少的關係……

  教具的延伸工作

  我們都知道針對感官領域學具幼兒會有很多的創意延伸工作,同樣數學領域的學具也會有許多的延伸工作,但這卻需要教師的引領,教師恰當的投放延伸工作,不但會使幼兒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教育目標,同時也會把幼兒在此工作上推向一個高潮。

  例如: 100板工作,對於這項工作教師在展示時也是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及接受能力要分幾次將100以內的連續數展示給幼兒,那麼每次展示後教師為了給幼兒充分練習、鞏固的機會就設計了相應的延伸工作,我們為幼兒提供按1--30數字穿線板的工作,此工作在生活領域中幼兒就比較喜歡,現在教師將它喬裝打扮,線上板上無序貼上數字,幼兒在穿線的時候要按數的排列順序進行穿線板,趣味性較強使它搖身一變又成為數學領域中深受歡迎的一員;同時還可為幼兒提供1—50數字連線小動物的工作及1—100線繩饒鐵釘動物板的工作,針對這一項工作教師就由易到難設計了不同的材料,使幼兒對抽象的數字產生興趣並對 100板的工作進行了鞏固,很好的完成了它的教育目標;在彩色串珠合十工作後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分解與組成操作布,幼兒根據提供的數字卡可用棋子進行拼擺,在拼擺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其中數的分解與組成的關係;為了使幼兒更好的理解乘算與除算我們在幼兒進行完乘、除法板後教師又製作了乘、除法板延伸工作板,並加入應用題,讓幼兒自己讀題理解題意進行計算,提高了幼兒閱讀、理解、分析、判斷的能力,也為幼兒入小學打下了基礎。

 
 關於蒙氏數學培訓心得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