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及心得體會
《開學第一課》作為一節小學生的必修課,無疑具有警世作用。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範文,供大家參考!
範文篇一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英雄弘揚正氣、英雄鑄就豐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崇尚英雄、歌頌英雄與英雄輩出的民族。歷史上我們出現過許多諸如衛青、霍去病、岳飛、袁崇煥、戚繼光等忠肝烈膽的仁人志士。同樣也飽含了諸如“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原倘有英靈護,豈讓倭奴亂逞狂”等對英雄歌頌與懷念的慷慨陳詞。
身處改革新時期的和平環境中,我們更加懷念近代以來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而努力奮鬥、不惜剖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們,更加需要回顧英雄歷史銘記英雄功勳傳承英雄精神。為此,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到來之際,中共中央專門舉行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頒發儀式,由中共中央、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向30名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抗戰將領、幫助和支援中國抗戰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代表頒發紀念章並發表重要講話。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抗戰歷史,正是由千千萬萬各行各業的英雄們共同鑄就譜寫的。從“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瓦窯堡會議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再到抗戰宣告廬山談話的釋出,這一系列關鍵節點的行動共同構成了民族抗戰的線索和脈絡。所有為抗戰作出的讓步與努力都是中華民族抗戰歷史的一部分,都是中華民族抗戰的重要力量。
“對酒當歌英雄譜,草木榮枯感春風”,充分記取在民族危急關頭,全民族譜寫的抗戰英雄事蹟、再次重溫英雄精神,是我們回顧抗戰歷史、表彰抗戰老兵、銘記歷史教訓、凝聚民族力量的根本所在。然而展望未來,在緬懷英雄、歌頌英雄中重新激發全民族前赴後繼、百折不撓的精神氣節,則是我們推動發展、實現復興的力量源泉。
範文篇二
毛澤東在評價長征的歷史功績時曾說過:“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長征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80年過去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更需要長征精神。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根據地進行長征。紅軍長征,跨越11個省,行程二萬五千裡,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蹟、世界軍事史上的壯舉,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動地的革命篇章。翻雪山、過草地、四渡赤水……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
長征途中,紅軍不畏征途艱險,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難,表現出了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了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是什麼力量支撐並凝聚著他們,毫無畏懼、前仆後繼地勇往直前?這種力量就是永存的長征精神。
什麼是長征精神?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必須重溫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是勇於戰鬥,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是重於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是善於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主題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弱小走向強大精神力量。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長征精神在今天同樣適用。有些人在舒適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上班混日子,“一杯茶,一支菸,一張報紙看半天”,理想信念淡漠,精神渙散,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還有一些青少年自立、自強意識差,自私、自利觀念強,缺乏愛心與同情心,遇到一點困難就退避三舍,受到一點挫折就尋死覓活,更有許多領導幹部權力觀與政績觀錯位現象嚴重。遙想當年紅軍在缺衣少食、彈藥匱乏、敵軍圍追堵截等的艱難條件下,創造出的翻雪山過草地的壯舉,現代人應該感到汗顏。當戰火時代的硝煙散去,沒有了炮火轟鳴、缺衣少糧的艱苦歲月,有的則是過於安逸的生活。殊不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候,當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時候,我們應該反思自己,安逸的生活下還有沒有不怕吃苦不拍犧牲的奮鬥精神。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悲的,從大的方面說作為新一代的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建設祖國的大業還未完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未實現,從小的方面說,小時候許下的願望,樹立的理想目標還遠遠沒有實現。我們需要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來鞭策自己,提醒自己。而長征精神就是這種力量,激勵著我們更好的奮鬥。
新時代需要長征精神,時代呼喚長征精神。時不我待,弘揚長征精神,亟需從你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範文篇三
安全教育當前的確是每個學校的大事,但現在學生安全教育以學校老師灌輸式為主,學生對安全事件的應對能力極差。要提高學生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就要多開展宣傳活動,尤其要開展校外宣傳,但現在學校開展校外宣傳嚴重不足,無疑這就產生了矛盾。這也是目前學生安全教育的一個“瓶頸”。這次教育部要求中小學校組織學生和家長上好《開學第一課》,將學生的安全教育放大到整個社會,較好地彌補了校內宣傳安全教育的不足之處。
學生的安全教育問題,其實並不單純是一個學校教育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學生的“安全教育”需要學校、家庭、全社會來共同完成,缺少了任何一個環節,學生的安全問題都會存在隱患。
任何一個學生意外安全事故的發生,宣傳教育的缺失都難逃其責。《開學第一課》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不僅要立足於學校,更要時刻處處警鐘長鳴。
生命本身既不是禍,也不是福,而是盛載禍福的大容器,就看你將它變成什麼。我期待,《開學第一課》能成為中小學安全教育的“催化劑”,成為安全教育的常態,迅速扭轉只注重校內安全而罔顧校外安全的錯誤觀念,讓每一個學生都加倍地珍愛自己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