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宿舍關係調查報告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而宿舍作為大學生彼此接觸最多、交流最多的地方對宿舍成員的作用十分重大。正是由於宿舍關係對大學生有著重大的影響,大學生在宿舍中的表現可以說是大學生思想、行為與情感的晴雨表。為了瞭解大學宿舍關係而進行相應的調查,下面是,歡迎閱讀參考。

  一:

  一、調查背景和目的:

  宿舍是高校最小的群體單位,是大學生彼此接觸最多、交流最多的地方。根據調查,大學生有近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集體宿舍裡度過。[1]宿舍不僅是大學生生活和休息的場所,也成為他們學習的園地、資訊獲取的視窗、思想交流的渠道、娛樂的天地,成為大學生從家庭到高校再到社會的一個緩衝地帶。宿舍人際交往的氛圍與宿舍人際關係對大學生思想道德與生活習慣的養成,對大學生人生髮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宿舍人際關係作為大學生人際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了衡量大學生社會化程度的重要標尺。尤其是近年來因高校宿舍內部關係不和諧造成的眾多不良事件,使得對宿舍人際關係的分析,顯得尤為必要。大學階段是大學生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時期,建立和諧宿舍人際關係直接影響大學生社會化的程序。大學階段是大學生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而宿舍作為大學生彼此接觸最多、交流最多的地方對宿舍成員的作用十分重大。正是由於宿舍關係對大學生有著重大的影響,本文通過調查研究防災科技學院在校大學生宿舍關係對防災學子的宿舍關係進行一個初步的分析,同時也會相應的給出一些改進的建議。

  二、調查物件範圍及研究方法:

  該項調查的調查物件為防災科技學院在校大學生,包括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學由於客觀原因,未對大四同學進行調查。其中男女,文理科學生均包含。調查的方法主要有問卷調查法、比較研究法和文獻研究法。

  三、調查內容:

  在此次調查中,我們的研究方向就是大學生的宿舍關係狀況的好壞。具體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第一,通過調查問卷,我們可以清楚的瞭解到當前防災科技學院大學生的宿舍關係存在哪些主要矛盾;第二,通過問卷的分析以及考慮到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我們可以瞭解到有助於促進大學生宿舍關係的和睦的主要影響因素。第三,通過對往年的相關調查研究的,分析和對比我們可以對比出本校大學生於外校大學生的宿舍關係存在哪些異同之處,並且分析得出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 四、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共發放了250份問卷,有效的為217份,問卷有效率為:87%。

  五、結論;

  通過本次調查研究,對防災科技學院大學生宿舍關係的研究課題本小組得出了以下結論:

  1防災科技學院在校大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集體責任感非常強,大部分的同學都能夠在集體需要自己出力的時候挺身而出,而不是選擇扭扭捏捏。並且防災學子能夠克服現有宿舍條件中存在的種種困難,大家互相幫助,和和睦睦的快樂的生活在一起,並且都希望自己能夠健康成長。

  2防災科技學院在校大學生能夠意識到宿舍矛盾的發生和存在,但是恰恰不懂得該如何去處理好這些矛盾。這是導致生活中出現一些摩擦的主要原因。學校是學生修身修德的場所,我們需要學校開展相應的活動,教育我們這群祖國未來的精英如何去處理好人際關係,最後順順利利的走出校園,走向社會。

  3對於如何改善宿舍關係,防災科技學院在校大學生還是能夠有一個很好的意識的。大家基本上都知道怎麼樣做能夠處理好宿舍之間的人際關係,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吧,他們大多數不會那樣去做。這是典型的眼高手低現象,只是簡單的思考思考或者在自己的腦海裡面做一遍,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是無所適從。所以說這一點也是要我們學校組織相應的活動來給大學生補拐!

  4通過本小組的討論,我們大致的處理以下的處理宿舍關係的方法: 個人方面:因為在宿舍人際關係之中沒有完全之策。所以我們需要在保持人格完整的同時,去平等的對待他人,關心他人的需要,與他人溝通,將心比心,讓自己善於換位思考。我們只有消除彼此之間內心的隔閡才能夠建立其與他人的和諧融洽的關係。

  學校方面: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活動,比如背摔,20人21條腿依人數多少來定等,以此來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感並讓大家團結起來。當然如果是男生的話,學校可以組織學生一起參加籃球賽,這樣可以增加大家的團隊意識,也能夠讓宿舍關係的到長足的和諧的發展。

  二:

  一、調查研究背景

  1.高校“班級”地位的削弱 寢室地位的上升

  我國高校的“班級”作為最小群體單位已逐漸為寢室所取代。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化,招生人數不斷增加,各種成人教育與自學考試教育方式的逐漸興起和發展。高校的教室已普遍不能滿足一室一班的教學需求,因而多實行流動教室制度,傳統意義上“一室一班”的班級空間觀念被打破 。同時,高校本科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分制與第二專業的開設,全校性選修課不斷增加,均使得原來傳統“班”的地位日益削弱。以班級形式出現的場合與次數大大減少,班級的涵義發生了變化,而新建的各種選修課班、第二專業班,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系科、不同專業,班級也只是一個臨時的組織,行政班級逐漸被課程班級所代替,班級的群體被淡化。 而相對比較固定的寢室就成了最小的群體單位。寢室是大學生一天中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據統計,我國高校學生每人每天平均在寢室停留的時間達到13-14個小時,扣除睡眠時間,每天有5-6個小時在寢室度過 。寢室不僅是大學生生活和休息的場所也是他們學習的園地,資訊獲取的視窗,思想交流的渠道,娛樂的天地。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形成和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寢室氛圍的影響,學生中的事端也往往發生在這裡。寢室雖小,少則三、四人,多則七、八人,但它是大學生最直接參與人際關係的場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如何處理好寢室人際關係越來越成為大學生處理人際關係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那麼,瞭解目前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的現狀,展開對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的調查研究就成了一個日益重要的課題。

  2.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問題日益突出

  近年來,在高校寢室中出現的各種惡性事件給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亮出了“紅燈”。2003年雲南大學“2.23”馬加爵殺人案的直接導火索就是馬加爵與寢室成員之間發生了激烈衝突,寢室人際關係惡化。上海《文匯報》報道:2002年上海高校自殺事件中,人際關係緊張的佔27.8%,以戀愛為誘因的比列為22%,健康原因的5.6%,精神疾病的11.1%,其他佔5.6%,人際關係緊張已取代戀愛失敗成為上海高校自殺事件的最主要因素。成都某高校去年在校園網上對近千名大學生進行了一次寢室人際關係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60%的大學生認為寢室裡有自己最不喜歡的人,33%的大學生寢室裡室友不能互相關心、相處不融洽。不久前,河北大學對在校1200多名大學生展開人際關係現狀調查,調查顯示,寢室人際關係是讓大學生感到最苦惱、最難適應的人際關係。另一項全國性的調查也顯示,與上個世紀90年代相比,大學生呈現的心理問題增多,而且在重要次序上發生了變化。在老一代大學生中,情感、人際關係和人際交往要程度在心理上分別列前三位。現在的前三位仍是這些問題,但是人際關係和人際交往上升到了第一位,其中寢室人際關係在各種人際關係中佔的比重最大。因此,在現狀面前如何針對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中出現的不良趨勢,探討其形成原因,並提出積極性建議,是擺在研究者面前的一個問題。

  二、調查目的與意義

  生活在大學校園裡,大學生同性朋友交往最多的場所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寢室,他們長期在一起生活、學習和工作,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教室、食堂、寢室三點一線的主要生活模式中,寢室成為大學生大學活動最主要的生活單位,是大學生進行思想交流最活躍、最寬鬆的場所,也是資訊交流最不受拘束的渠道。它集學習、休息、娛樂、溝通交流等各種功能於一身,能滿足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需要。在寢室裡,舍友朝夕相處,在近距離的人際交往中,成員各自的思想特點、個性愛好、生活習慣、品行修養得到充分暴露,從而產生複雜的寢室內部人際關係,大學生在寢室中的表現可以說是大學生思想、行為與情感的晴雨表。它影響著大學生寢室生活的質量,寢室人際關係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也直接影響到學生日常的生活及學習等方面。

  寢室是學校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寢室人際關係的和諧直接關係到整個校園的和諧。因此對寢室人際關係的研究不僅有利於個人的心理健康,同時還對構建和諧校園有重要的意義。我們此次調查的目的在於瞭解宿舍內部及其周圍的人際交往關係,找出宿舍人際和諧與不和諧的原因,以更好地幫助同學們營造健康良好的宿舍氛圍,即如何構建文明和諧的寢室氛圍是我們這次研究的主要內容。通過調查,試圖瞭解和分析了影響寢室人際關係的因素,並提出改善寢室人際關係的意見和建議,促進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調查設計與實施

  一調查的物件:

  有選擇地以湖北工業大學大一到大四的學生作為調查物件。

  二調查方法:

  採用抽樣問卷調查方法,分為網上問卷調查與紙質問卷調查兩種,問卷採取封閉和開放相結合的結構,由32個單項、1個多項選擇題和1個開放題組成。為使調查客觀、全面,在問卷的發放過程中,注意考慮了性別、年級、來源地等因素,共發放問卷105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其中網上問卷50份,紙質問卷50份。

  三調查內容及目標:

  1.調查大學生寢室關係的現狀:調查問卷的主要內容主要針對:學生對於宿舍居住條件的滿意程度;宿舍同學整體的作息時間;舍友間彼此的熟悉程度;舍間的交流溝通情況以及宿舍關係的融洽程度等。

  2.分析導致寢室關係部和諧的因素。

  3.為促進寢室關係的和諧發展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四計劃解決的問題:

  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調研、剖析,探討各種主觀客觀因素對大學生人際關係,尤其是寢室人際關係方面的影響,從理論上總結出各方面可能導致寢室關係不和諧的因素,通過小組調查、討論、總結,為改善寢室人際關係提出可行的建議方案。同時也為我校及其他學校的大學生進一步構建文明和諧的寢室文化提供示範和比較與借鑑的依據。

  五問卷設計:

  宿舍關係是我們大學階段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我們日常最基本的活動單位。宿舍關係是否融洽,直接關係到每一個成員的生活態度和健康成長。關係融洽,心情舒暢,這不僅有利於我們學習,也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倘若關係不和,甚至緊張,這就會給我們的生活塗上一層陰影,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

  本調查問卷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調查物件的基本情況調查;第二部分為影響宿舍關係的相關內容現實情況的調查;第三部分為調查物件對改善宿舍關係的個人見解的問答調查。

  第一部分的設計是基於調查物件基本情況的瞭解,考慮性別、年級、出生地、性格等因素不同而對宿舍關係的影響,從而能夠更細緻、全面地瞭解調查物件不同的反映,作出更合理的分析。

  第二部分的設計主要是圍繞影響宿舍關係的相關內容現實情況的調查,包括宿舍人數、成員狀況、舍長的選舉、作息時間、衛生清潔、集體活動情況、宿舍成員的關係、對待公共物品的使用、發生的矛盾等方面進行調查。這些因素,是每個宿舍基本上都具備的,對全面瞭解宿舍關係有著重要的意義。另外,我們可以根據收集的調查問卷,統計和分析哪一個因素的影響最突出,從而有針對性採取必要的措施構建和諧的宿舍關係。再者,我們在這一部分問題的設計上是經過反覆討論的,相對來說,這一部分問題的設計能夠全面、有效地支援調查分析。

  第三部分的設計主要是調查者對改善宿舍關係的個人見解的問答調查,以簡答題的形式,作答的空間更大,主要是為了讓調查者不拘泥於所提供的選項,更自由、充分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這也是宿舍關係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採用這種形式,也便於我們收集行之有效的、更好的建議,來達到改善宿舍關係,建立和諧宿舍的目的。

  六調查實施時間: 2010年6月15日到18日

  四、調查分析與結果

  一樣本選取與結構

  為使調查結果更具有客觀性普遍性,我們採取了隨機發放問卷的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5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回收率為95.2%。回收樣本的基本情況如表:

  類別 樣本數 比重
性別 51 51%
49 49%
獨生子女 21 21%
79 79%
 
年級
大一 14 14%
大二 36 36%
大三 40 40%
大四 10 10%
  二調查結果分析

  根據收回的100份調查問卷,我們得到了以下一些資料:

  1. 關於宿舍滿意度的調查:

  附:Q9 請問您對現在的宿舍感覺怎樣?

  A、很滿意 B、滿意 C、一般 D、不滿意 E、很不滿意

  調查表明,在 100份樣本中,只有 6位同學表明對自己現在的住宿環境不甚滿意,而持中立態度的同學佔將近三分之一;對住宿環境滿意的同學佔了大多數。尤其是女生,基本沒有對自己的住宿條件極不滿意的情況出現。

  2.關於就寢時間問題的調查:

  附:Q13 您們宿舍的作息時間是否一致?

  A、很一致 B、差不多 C、不一致

  對於男生來說,大一與大二的情況相差不多;而對女生來說,就寢時間上在新生中有較大分歧,但以大二同學生活的經驗,大多數的宿舍都可以做到同學之間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早晚時間差別控制在一小時之內,儘量不打擾到別人,大家也都可以和諧相處。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同學們的休息時間也會逐漸統一。

  3. 宿舍之間的交流情況:

  附:Q22 宿舍成員之間是否經常聊天?

  A、經常 B、很少 C、幾乎沒有 D、看情況而定

  根據調查結果,能夠清晰地看出,大二的同學在各個宿舍之間的交流更為頻繁、廣泛。大致是因為新生同學之間還沒有大二同學之間那麼熟悉,比較喜歡在各自的寢室裡有自己的活動,同樣不涉及到非常嚴重的人際關係及交往問題。

  4. 關於宿舍關係的調查

  附:Q33、您覺得您當前的宿舍關係是?

  A、十分融洽 B、基本和諧 C、偶有矛盾 D、非常緊張

  根據調查結果:在調查的人中宿舍關係十分融洽的24,基本和諧的65,偶有矛盾的9,關係緊張的3。

  分析:一個好的寢室氛圍能夠給人一個家的感覺,能夠讓人有一種渴望呆在寢室的感覺,而不是恐懼回寢室。從調查結果發現,舍友之間相處得基本和諧,而且也有部分的宿舍相處得十分融洽。但是,“偶有矛盾”的加上“關係緊張”的佔了11.5%。所以大學生寢室關係有必要繼續研究。

  5.在宿舍有沒有和您特別要好,能無話不說的同學:

  附:Q24、在宿舍有沒有和您特別要好,能無話不說的同學?

  A、有 B、沒有

  根據調查結果:93%的人都能找到無話不說的舍友,但還有7%的大學生獨自一人生活沒有結交舍友。

  分析:一般一個宿舍的同學都來自五湖四海,存在生活習俗、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大家都是遠離家鄉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城市,雖然各有差異,但是大家都會從中選擇性格和自己比較相近,比較合得來的舍友一起。

  6. 宿舍成員之間聊天時,一般的話題涉及哪些方面

  附:23、宿舍成員之間聊天時,一般的話題涉及哪些方面?

  A、感情 B、學習 C、生活 D、其他

  根據調查結果:對於聊天話題涉及,84.3%涉及到生活,感情佔60.9%,學習佔54.6%,其他的佔66.8%。

  分析:一個好的宿舍關係往往是從聊天開始的,一般女生宿舍會經常聊天,而男生會看情況而定,彼此之間的性格和聊天的話題,都會影響到聊天的時間的長短。

  7. 當有舍友不開心或者生病了,您會

  附:Q31、當有舍友不開心或者生病了,您會?

  A、主動熱情幫助 B、只是禮貌性地詢問,意思一下 C、視而不見

  根據調查結果:82%的人會熱情幫助,18%的人只是禮貌性地詢問,意思一下,很少有視而不見的。

  分析: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當看到別人不開心或生病時,很多人會主動熱情關心,是否進一步的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則是個人問題啦。有些人禮貌性詢問一下,意思一下,但很少有人視而不見。所以,適當的關心他人,多給予關愛於人,能促進舍友間的感情,營造良好的寢室氛圍。

  綜合以上七大方面的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宿舍中的同學之間以及各個宿舍之間的關係總體上來說能夠和諧相處,人際關係問題並不十分嚴重。但值得一提的是,有少數宿舍中“三對一”的情況仍然存在,個別是因為宿舍調整搬入新宿的,對新宿舍同學生活習性不熟悉,相處不甚和睦,關係甚至有些緊張。

  8.原因分析

  根據問卷第34題的調查結果顯示,導致大學生出現寢室人際關係問題的主要原因有:

  1、寢室每個人的性格、愛好、價值觀及人生觀不同,就容易造成一些意見上的分歧,從而引發一些小或大的矛盾;

  2、個人生活習慣及作息時間不盡相同;

  3、一些人缺乏對別人的理解和寬容,自己內心的自私,也會很大地影響寢室舍友之間的關係;

  4、心智不夠成熟,遇事易衝動,欠缺冷靜地思考。

  六、對策和建議

  一 加強教育引導,重視寢室文化建設

  寢室是學生在學校與同學相處時間最長、相互瞭解最深的地方。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不少大學生缺乏交往的經驗,他們想關心別人,但不知從何做起;有交友的願望強烈,卻總感到沒有機會。這些都阻礙了他們交往的順利進行。作為校方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重視寢室文化建設,通過組織一些以寢室為單位的活動.提高寢室成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班主任、輔導員等學生事務管理人員要做學生的知心人,幫助學生排解在交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二 加強交流溝通,培養學生自身修養

  良好的人際關係能促進大學生集中把精力在學業上,有利於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反之,不和諧的人際關係則可能造成大學生心理髮展不平衡,帶來不適感、焦慮感、壓抑感等消極心理體驗,甚至造成心理障礙。要處理好寢室裡的人際關係,室友之間應該加強溝通,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平時要善於表現自己。找到和別人的共同點,找到和諧相處的紐帶;正視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要學會平靜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保持~種平和而理智的心態,誠信待人。

  三 加強服務意識,改進寢室管理模式

  現在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條件與十年前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等教育已經由精英教育階段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以人為本.和諧發展”是當今高等教育管理的理念。現在的學生較十年前的學生對生活條件和生活品質的要求提高,而我國目前高校寢室的管理模式較十年前並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作為學校的管理部門,在不斷改善寢室住宿條件的同時,要加強寢室的軟環境建設,加強服務意識,淡化管理意識,改進寢室安排和管理模式,逐步提高學生選擇寢室的自由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七、總結

  大學生的社會化是其個性得以形成和完善的過程,是其作為人的本質的生成和發展過程。大學生社會化主要在人際互動、角色學習、自我認同、社會實踐中完成,這些都與他們的人際關係與人際交往密切相關,而寢室人際關係又是大學生人際關係中越來越重要的一環。對於大學生的社會化而言,寢室人際關係既是社會化的一種手段,也是檢驗社會化水準的一種標準。處於青年期的大學生渴望交往、期待溝通,但是,由於他們在性格氣質、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經濟背景乃至家庭教養方式等方面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當他們共處一室時,必然會發生種種磨擦與衝突。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呈現出人際認知偏差、人際情感危機、人際交往經濟化傾向及寢室人際關係指導的缺失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結合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因素,提出了一些可供參考的啟發性建議,以期解決寢室人際關係給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