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如何與學生的父母溝通

  與家長溝通實在是一門大學問。現如今來接送的不知有父母,還有祖父母輩,加上個人素質不一,個性不同。如何有效的溝通,是非常需要技巧的。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先取得家長的尊重

  一、掌握專業知識

  留意電視、報紙等媒體中的教育知識,瞭解家長關注孩子上幼兒園的各種情況,學習專業幼教人士解決問題的技巧,並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掌握更多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家長自然會對幼師產生信任。另外,遇到問題時,也要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避免自己走彎路。

  二、主動介紹情況

  教師與家長初次接觸時,難免有生疏感。作為教師,要主動擔負起建立相互信任關係的責任,主動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情況、幼兒在園各個方面的表現以及幼兒園最近開展的活動及要求,包括教師為解決幼兒的問題而採取的一些措施等,使家長了解幼兒園,理解教師的意圖和方法。

  三、消除家長顧慮

  事實上很多家長是帶著“顧慮”送孩子去幼兒園的,還有不少家長怕得罪老師,有意見也不敢提。對此,教師要主動了解家長的顧慮,揣摩家長的心思,抓住需要溝通的問題,選擇恰當的時機和方式,開誠佈公地與家長交流看法,並以實際行動及時的消除顧慮,取得家長的信任,讓家長放心。幼兒出現意外情況要主動及時地告訴家長,千萬不能心存僥倖。如果家長髮現問題再來詢問,教師就會很被動,且易發生誤會。

  四、冷靜對待偏見

  有個別家長對教師不夠尊重,對幼兒園工作有偏見,不瞭解教師的工作,甚至提出一些老師無法滿足的要求,對此,教師應該保持冷靜的心態,主動溝通情況,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坦誠交流看法,取得家長的理解。

  五、交流育兒經驗

  現在的家長對幼兒教育都非常的重視,也有許多先進的教育思想和實際有效的經驗,不僅家長之間也可以互相交流,經驗分享,教師也從中獲益,家長與教師之間也會變得更加熟悉、,更加友好、熱情。另外,也可定期邀請家長入園觀摩和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

  :幼師與家長溝通注意事項

  1、先報喜,後報憂:不管是“對中有錯,還是錯中有對”,幼兒點滴進步都要先告訴家長,報喜說明教師喜歡孩子,然後在耐心誠懇地指出問題所在,能提醒的就不要批評。

  2、單獨提,避免傷害家長的感情:教師向家長反映情況,一般是在下午幼兒離園時,這時家長和幼兒很多,如果不注意,其他的幼兒和家長會聽到他們的談話,這時,不管教師的語氣多麼溫和,也可能得罪家長,家長會以為你在出他的醜。有的家長可能因此遷怒於孩子,造成雙方情緒上的對立。

  3、建設性的批評意見:在指出存在的問題時教師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幼兒的具體行為和表現上就事論事。批評的目的是希望孩子獲得進步和提高,重點是如何改正,教師要多分析原因,提出具體的改進方法。

  4、用請教的態度和口氣提出看法:如“這個問題我不太清楚,您能講講嗎?您能和我談談孩子在家裡的情況嗎?”儘量採取請教、商量的態度,把找出問題的主動權讓給家長,耐心的聽取家長的意見,使家長產生夥伴般的親切感,也向家長證明你是相信他的,這樣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