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心小故事
助人為樂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一定得到過許許多多人的幫助和關心,大家互相幫助才構成了一個和諧的社會。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愛沒有一米的距離
3月11日,日本大海嘯發生時,居住在巖手縣大槌町的74歲老人芊子,正和丈夫橋本在距離海邊一公里的公路上散步,沒想到災難突如其來。
橋本的第一反應就是馬上跑到避難所去,也許快速奔跑對年輕人而言是輕而易舉的,但對於他們來說,無異於比登天還難。因為芊子在20年前就得了白內障,視力幾近失明,每天的生活都是橋本來照顧的。
來不及多想,橋本拼命抓住芊子的手往高處逃跑,但巨浪還是像惡魔一樣跟隨其後,不多時兩人一起陷入濁流之中。
眼睛看不見的芊子,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呼嘯而來的惡浪狠命地衝刷著他們。他們踉踉蹌蹌,東倒西歪,但一直是執手相牽。
最終,意外還是發生了,芊子的手脫落了。橋本一攥手心,竟是空空的,情急之下,他索性閉著眼睛摸索,他相信芊子一定在他身邊:就像這20年的生活一樣,他們時刻都形影不離。
這短短的十幾秒,對橋本來說,恍如隔世。
幸運的是,十幾秒過後,橋本再一次抓住了芊子的手,幾經周折,他們終於相依相偎,逃到了高處的斜坡上,躲過了一場劫難。成功逃離大海嘯的老夫妻,在避難所裡相擁而泣。
他們的事蹟在避難所廣為流傳,當記者聽說了這個感人的故事後,紛紛前來採訪,記者問:“大叔,你是如何在短短十幾秒內準確找到大媽的位置,然後抓住她的手的呢?”橋本略顯鎮定地說:“這是我的心靈感應,海嘯把芊子衝倒時,我剎那間感到遠隔天涯,但心告訴我,她一定就在我的身邊。”
而芊子的回答,更讓記者讚佩:“孩子,在脫手的那一刻,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拼盡全力穩住位置,只要不超過一米遠,橋本一定會抓住我。幸運的是,我們成功了。”
原來,他們背後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當年芊子患眼病時,幾次都想到自殺,是橋本一次次地鼓勵她,他對芊子說:“我就是你的眼睛,我們今生形影不離,我不會讓你離開我一米的距離!”
話音剛落,芊子的眼淚就洶湧而出,橋本趕緊為芊子輕輕拭去淚水,兩個古稀的老人竟像初戀般甜蜜。
失明的芊子再也看不到橋本的模樣了,但彼此都能感覺到20年來兩人相依為命的一顆心,哪怕只有一米遠的距離。
篇二:愛,是一顆種子
那時,他是河南嵩縣木植街年輕的鄉黨委書記,志在雲天。那天遇到的那件事,是意外之事,然而,這件事改變了他的人生。
那天,1995年1月25日,從縣城返鄉的途中,他發現路邊一個棄嬰,就在他走近時,棄嬰哭了起來,清脆的啼哭讓他不假思索就走了過去,抱了起來。嬰兒竟一下子不哭了,淚眼眨巴地看他。他心疼了一下,這種心疼他還是第一次,這野地寒冷中嬰兒那無助巴望的眼睛!
他將女嬰裹在懷裡,去了鄰村一個孤老家,他知道,這個孤老一直想領養一個孩子。孤老很高興地收下了孩子,取名來喜。
他常去看來喜,帶去些吃的和玩具,說也怪,來喜很認生,唯獨不認他的生,一見他就笑著撲張小手,見孃親一般。
第二年,他外出的那段日子裡,孤老去世了。他回鄉知道訊息後。馬上去問來喜的下落,四鄰都說不知道。有人悄悄告訴他,來喜有怪病,孤老在病倒之前就把孩子送走了,誰也不知送到了哪裡。
他的那種心疼成了心病,他後悔當初沒把孩子送回自己家裡,一個有病的棄嬰,還有沒有哪個人家真正心疼她?他開始打聽孩子的下落,同時,他不知不覺中成了關愛全鄉孤兒的“菩薩書記”,給孤兒找家,查詢已收養孤兒的生活實況,聯絡學校讓所有孤兒免費上學,帶受虐待孤兒和他一起生活,給孤兒們完整的父愛……
他為了孩子們累病了,1996年手術後落下殘疾,被調回縣城工作。他放不下那些孩子,心疼得受不了,第二年,他以每年5000元的租金租下一家廠子的空閒房間,把那些孩子接了過來,他要用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們有一個最溫暖的家!
他知道,這種事想讓人們理解是很難的,包括家人。他無法把他的那種心疼傳遞給別人,也就不用和別人商量。家人當然反對,但已成定局,誰也改變不了他。他不僅收養孤兒,還收養孤老,一個又一個。
這種憐弱惜微的天性,也影響了他的“仕途”,他成了“二線幹部”,業餘拼命掙錢,開三輪車拉人、修剪花草、打鐘點苦工……孤兒們漸漸長大,也都幫著他幹。他要讓孤兒孤老們吃好穿好,他要花錢給孩子們跑學校辦戶口,他要支付老人們每月幾千元的醫療費……他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家之主,義不容辭!
拼命支撐中,一件大事又來了。有人告訴他,那個來喜當年被送給外鄉人家,後來那人家發現孩子有很難治好的病,又轉送給人,不久再被轉送,到現在孩子也沒上學,病也沒治,最後收留她的人家發愁送不出去,正和上一個人家鬧官司呢!
他馬上去了孩子所在地,找到那戶人家,看到瘦得沒了人形的8歲的來喜正趴在灶臺前吹火做飯,他的淚一下子流了一臉!奇蹟:小來喜竟然還認得他,叫了聲“爸爸”就撲懷而來,哭了個驚天動地!
他知道愛是怎樣一種天職了——萬死不辭!
他辭去官職,帶孩子跑全國大醫院治病。孩子患的是先天性心臟病,他跑了十多個城市,轉戰數年,最後在鄭州一家醫院手術成功,來喜改名新生,他將新生帶回那個已有16名孤兒和孤老的大家庭!
至今,他已花盡了一生積蓄,欠外債近10萬元!
近日,記者採訪他時,已經上學的小新生偎著他,大眼眨巴著看著記者。記者也覺得這孩子的注視有點特別,讓人心疼,讓人平生一種天大的責任!
他笑說:“當初,她就是這樣看我的!”小新生流淚說:“爸爸,為了我,為了這個家,你的心要疼碎了……”
是的,有了十多年前那一眼之間的心疼,才有了這16個孤兒孤老的大家庭,心疼,是一顆種子,這種心疼是人類最真切的善良,這善良可以讓一個人傾盡所有而無怨無悔!
至少,有16個理解了什麼是心疼的人記住了一個名字——潘先鋒!
篇三:感謝
那天,下班回家,像往常一樣,母親將早已做好的飯菜端了上來。飢腸轆轆的我拿起筷子正要吃飯,在一旁玩耍的女兒卻走了過來,大聲對我說:“爸爸,你忘了一件事”。
“什麼事?”我微笑著問道。我不知道這個五歲小女孩又有什麼稀奇古怪的問題。
“你剛才忘了向奶奶說謝謝,老師說了,得到了別人的幫助不說謝謝是沒有禮貌的表現,不是好孩子。”女兒說這些話的時候,語氣柔婉,但神情嚴肅彷彿是在一節課堂上一個人情練達、洞察敏銳的老師。而我,是她年幼無知的學生。
說完這些話,她不依不饒,拉起我的手走向廚房。此時,母親正在案頭忙著洗刷碗筷。這時,我突然發現,母親已是一個需要我們關心的老人了。
母親是一個農民,一生都在田野勞作,含辛茹苦養育了我。我長大成人了,有了工作,有了孩子,生活幸福美滿,而母親卻漸漸老去,霜染白髮,腰身佝僂。甚至,在我已為人父時,母親依然待我如孩,關愛有加,關心我的工作身體生活。對於母親的呵護問詢,時常敷衍了事,以至厭倦,視作多餘,而母親依然如故。記得是一次朋友聚會,夜半歸來,母親房間依然亮著燈,直到我睡下,母親才關了燈。
父母對於兒女的愛憐,天荒地老,難以割捨,情深似海。而我對於母親呢?我甚至不知道母親的生日,沒有陪她拉拉家常、看看電視。沒有陪她散步、逛商場。沒有關心過她的冷暖、吃喝,關心過她的身體。就連對於朋友同事甚至一個陌生人可以說的謝謝都忽略了。
想到這些,一份愧疚悄悄爬上心頭。
“媽媽,謝謝你!”我說。
“傻孩子,還跟媽說這些幹啥。”說完,母親又自顧自地忙去了。
但是後來母親告訴我,那是她最快樂,也是最幸福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