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電影簡介

  城南舊事影片透過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講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時發生的三個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城南舊事電影基本資訊

  《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透過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講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時發生的三個故事。

  影片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

  城南舊事電影劇情簡介

  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裡。經常痴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衚衕。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裡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城南舊事電影影片評價

  《城南舊事》透過一個小女孩的純真眼光展示了20世紀20年代老北京的社會風貌,帶領觀眾重溫了那個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魏楚豫評。該片為中國的散文電影提供了一個範本,影片注重意象的唯美風格也代表了20世紀80年代一批導演的創作傾向《新京報》評 。

  影片在結構上猶具獨創性,編導排除了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所組成的情節線索,以“淡淡的哀愁,濃濃的相思”為基調,採用串珠式的結構方式,串連起英子與瘋女秀貞、英子與小偷、英子與乳母宋媽3段並無因果關係的故事。這樣的結構使影片具有多稜鏡的功能,從不同的角度映照出20世紀20年代的具體歷史風貌,形成了一種以心理情緒為內容主體、以畫面與聲音造型為表現形式的散文體影片魏楚豫評 。

  《城南舊事》選用了兩首20世紀20年代的歌曲作為插曲。《麻雀與小孩》出現在英子上學之初,歌中唱出的小孩與小麻雀的問與答,表現了麻雀等“母親”覓食歸來的急切情景,在影片中烘托出了孩子們天真無邪的心靈。而《送別》在內容情調上則是深沉、複雜的心理活動的交織,並且與《麻雀與小孩》形成了對比,在影片情節、人物性格的發展上起到了以聲相助,託景傳情的作用《東南早報》評。

  《城南舊事》中,導演對演員的選擇和使用是得當的,英子的那雙明亮、純真、迷人、探索的眼睛足以使語言遜色;宋媽的扮演者鄭振瑤樸實、含蓄、精湛的表演把人們帶入到了那個痛苦的年代 。

  導演沒有刻意去追求直接的所謂“戲劇性”效果,而是把力量放在影片的那個無言的結尾。其實影片只表達了兩個字“離別”——一個個人物在生活的歷程中偶然相遇了,熟識了,但最後都一一離去了。秀貞和妞兒是那樣,小偷是那樣,宋媽是那樣,最後,連父親也是那樣。

  在影片最後的5分鐘裡沒有一句對話,而且畫面以靜為主,沒有大動作,也無所謂情節,然而卻用色彩大片的紅葉、用畫面的節奏一組快速的、運動方向相悖的紅葉特寫鏡頭、用恰如其分的音樂以及在此時此刻能造成惆悵感的疊化技巧等等,充分地傳達人物的情緒,構成一個情緒的高潮。在這種情緒的衝擊下,觀眾會自然地去總結全片給予他們的感受,因而也就達到了感受上的高潮。這個“高潮”並不是導演直接給予觀眾的,而是在觀眾心中自然形成的魏楚豫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