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怎麼學好

  八年級上剛剛接觸物理,沒有很深的知識,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現象描述。八年級上冊物理怎麼學好呢?下面小編分享了關於八年級上冊物理怎麼學好的方法

        八年級物理學習方法如下

  八年級上冊物理怎麼學習的方法1-15

  1. 形象記憶法:形象記憶法指的是以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為內容進行記憶的一種方法。這些事物主要包括形狀、體積、質地、顏色、聲音、氣味等,保持和重現往往帶有直觀性,這樣記憶效果會更好。

  2. 理想模型法:所謂理想模型法就是把要研究的問題,在抓住要點的基礎上進行簡化、抽象,建立理想化的模型,用模型去代替客觀原型,從表面看它有些失真,但是它可以更具體、形象、生動、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同時物理模型可以使抽象的理論更加形象化,便於研究問題。

  3. 類比法:所謂類比就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它是根據兩個或兩類物件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同點或相似點,從而推出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邏輯思維。

  4. 歸納法:歸納法就是從總體中選出足夠數量且有代表性的樣本,通過樣本資訊來推斷總體資訊的方法。

  5. 排除法:通過已知條件來確定結論的範圍,把不在結論範圍內的其他結論排除掉。排除法適用於解選擇題或選擇性填空題。由於“排除”往往比“肯定”容易,運用“排除法”往往能提高答題的正確率和速度。

  6. 要點掌握法:對於刻度尺、溫度計、天平等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或操作步驟***進行總結歸納出要點,便於理解記憶。

  7. 估演算法:一般是指依據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規律,運用近似計算方法,對物理量的數量級或物理量的取值範圍進行大致的推算。

  8. 刻度差值法:用零刻度線磨損的刻度尺測量長度時,可以用物體末端所對的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的刻度值,計算的結果就是所測物體的長度,這種方法就叫刻度差值法。 學科王

  9. 對比法:通過對比的方式比較物理量、公式等的異同,從而弄清其差別與聯絡,更好地理解物理量及公式。

  10. 概念辨析法:用物理概念作為標準去分析題目中所給的條件和提出的問題,然後辨別正誤,從而獲得正確的結果。

  11. 觀察比較法:把觀察到的各種物理現象與公認的標準***或物件***進行比較,從而得到正確結論的方法。

  12. 知識遷移法:根據已知的某種知識或規律,由此及彼推斷相關的知識或延伸到其他知識的應用,是將解決相似問題的方法、規律有選擇地應用到新問題中去的思維方法。

  13. 控制變數法:當研究某一個物理量與多個因素之間的關係時,先使一個因素變化而控制其餘因素不變,從而逐一探究出此物理量與所有因素之間的關係,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做控制變數法。

  14. 圖析法:將題設用一個特定的與之符合的直觀圖形表示出來,利用此圖形“分析求解”或直接“以圖代解”的方法。

  15. 圖象法:根據題目要求作出對應物理量的圖象,然後根據所作的圖象作出判斷,應用圖象時往往要看圖象的斜率、截距、面積、交點等。

  八年級上冊物理怎麼學習的方法16-30

  16. 公式法:按題目給出的物理現象和所給的條件,選用相關的物理規律或物理公式,通過適當的計算得到要論述的物理量的數學表示式,然後對錶達式進行比較或討論,對題目中的問題作出解答。

  17. 比例法:利用物理學公式及已知量之間的比例關係,得到待求量之間的比例關係的方法。

  18. 分析法:指從要論證的結論出發,逐步尋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條件,直到歸結為判定一個顯然成立的條件為止,從而證明論點的正確性、合理性的論證方法。

  19. 方程法:就是根據物理量之間的關係列方程求解。如電學中可根據電源電壓不變和定值

  電阻不變列方程,也可根據串聯電路電流相等列方程,還可根據題中所給的等量關係及電學綜合知識列方程。方程法解綜合題,可使思路清晰,步驟一目瞭然。

  20. 極限法:通過求出某物理量的極值,進而以此作為依據解出與之相關的問題的方法。

  21. 特殊值法:指某一個物理量在某範圍內變化,研究其引起的變化時,我們只取

  其特別的值***如極值等***進行研究,確定物理量的範圍。

  22. 累積法:在測量微小量的時候,將微小的量積累成一個比較大的量再進行測量

  的方法叫累積法。如在測量一張紙的厚度時,我們先測量100張紙疊加的厚度,再將結果除以100,便得出一張紙的厚度。測一張郵票的質量、一次心跳的時間、測細鐵絲的直徑等均可用累積法來完成。

  23. 替代法:物理學中一種常用的研究方法。例如,平面鏡成像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

  鏡的方法就是替代法。

  24. 定義法:在判斷電路連線方式時,可根據串、並聯電路的定義直接判斷,此方法即定義

  法。如電路中各元件是逐個順次首尾相連的,此電路就是串聯電路;若各元件***用電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並列地連在電路兩點間,此電路就是並聯電路。 學科王

  25. 化曲為直法:藉助於一些簡單的測量器材***如不能伸長的細線等***,把不能直

  接測量的曲線的長度變為直線,再用刻度尺測量直線的長度,測得的結果就是待測曲線的長度,這種方法就叫化曲為直法。

  26. 理想推理法:有一些物理現象,由於受實驗條件所限,無法直接驗證,需要我們先進

  行實驗,再進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確結論,這也是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

  27. 比較法:把相似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物理量或物理過程放到一起,比較其異同並得出物

  理規律的物理方法。

  28. 描點法:在座標系中通過描點作出圖象的方法。

  29. 轉換法: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

  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30. 逆推法:所謂逆推法,是先確定題中要求什麼,然後根據題意,應用物理概

  念、定律及公式,逐層地反向推導,直至題中所給的已知條件能夠解決為止。學科王

  分析完畢,將分析過程反向逐層寫出,即為解題步驟。

  八年級上冊物理怎麼學習的方法31-50

  31. 猜想法:所謂猜想是用已知的物理知識對某些未知的事物作出科學的預測。

  32. 直接判斷法:通過已知物理原理與規律直接判斷問題正誤的方法。

  33. 簡化記憶法:簡化記憶法是將較繁雜的內容化成簡單的內容來記。

  34. 初末狀態分析法:通過對物體初態和末態的分析判斷其物態變化過程的方法。35. 作圖法:根據題意作出物理量關係的示意圖,使物理量之間原本抽象的關係變

  得直觀、清晰,便於理解分析,有助於問題的順利解決。

  36. 等效替代法:從效果等同出發來研究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的一種科學方法。等效的思想

  在物理學中應用很廣,比如重等。

  37. 對摺重合法:平面鏡成像時,為了判斷像物的位置關係,沿鏡面所在的直線對摺能夠重合,

  說明像物關於平面鏡對稱。

  38. 光路圖法: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即根據光的傳播路線作圖,科王光路圖法。

  39. 對稱法:根據平面鏡的成像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像與物體相對於鏡面總是

  對稱的”作圖,我們稱這種作圖方法為對稱法。

  40. 規律應用法:這種方法是針對題目涉及的物理現象,依據相關的物理規律或原理對題目

  中的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解答。

  41. 平行光聚焦法:根據凸透鏡特性,讓平行光***如太陽光***沿主光軸方向入射到凸透鏡

  上,在另一側與透鏡平行放置一光屏,調節光屏位置使光屏上的光斑最小且最明亮,此時透鏡與光屏的間距為凸透鏡焦距。這是一種簡便地粗測凸透鏡焦距的方法。

  42. 延長線入射光線法:根據“已知入射光線和通過透鏡的折射光線”來“判斷透鏡型別”

  採用的一種方法。

  43. 等效思維法:等效思維的實質是在效果相同的情況下,將較為複雜的實際問題變換為簡

  單的熟悉問題,以便突出主要因素,抓住它的本質,找出其中規律。因此應用等效思維法時往往是用較簡單的因素代替較複雜的因素,以使問題得到簡化而便於求解。

  44. 不等式解法:藉助解不等式***組***來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例如:解關於焦距f的不等式組:

  20 cm>2f

  f <6 cm<2f

  解得3 cm

  45. 圖象分析法:根據題意以及相關物理規律,畫出圖象輔助解題,根據所作圖象作出分析、

  判斷的解題方法。

  46. 假設法:假設法是科學研究中的一種常用方法,在使用本方法解答物理問題時,通常依

  據題意先作某個假設,然後在此假設的基礎上運用物理定律、定理、特點、條件等進行分析、討論,最後得出正確的結論。

  47. 推理法:推理法是在物理資料的基礎上,忽略次要因素,進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結論,

  達到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

  48. 比值法:利用兩個物理量的比值對另一物理量進行定義的方法,被定義的物理量和

  定義它的物理量之間沒有必然的決定關係。

  49. 單位換算三步法:對於所有的單位換算類題目都可以按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數字與單位分離;○2等量代換;○3進行運算,

  50初末態分析法:通過對物體初態和末態的分析判斷其物態變化過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