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案例反思

  班主任在學校的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不僅僅是一個班級的核心,同時也是一個班級的領導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分享。

  一

  教育背景: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 “不學禮,無以立”就是主張以禮儀治國修身,如今看來依然具有深遠意義,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的精神瑰寶。

  可是,在素質教育的吶喊聲響徹雲霄的今天,孩子們的文明禮儀習慣卻不容樂觀,現實狀況令人堪憂。對孩子們採取空洞的說教顯然沒有任何說服力,孩子們難以信服。

  網路對孩子來說有著不一般的吸引力,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利用網路的力量促使孩子學習文明禮儀,從而使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懂得文明禮儀,是個有意義的嘗試。

  教育目標:

  學會尊重他人。禮儀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現形式,禮儀從話裡來,話從心中來,只有從內心尊重人,才會有得體的禮儀言行。要學會嚴以責已,寬以待人。

  重在實踐,做到知行統一。一個人的禮儀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來,每個人都要在理解禮儀要求的基礎上,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時的待人接物中展現自己文明有禮的形象,爭做一個有禮、自信、文明的初中生。

  活動設計及實施過程::

  一、師生談話,引入話題:同學們,你們都上過網嗎?網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學生回答:查閱資料,聊QQ,玩遊戲、看新聞,發微博、評論、購物、看電影電視等。

  總結:網路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在學習、娛樂和交友方面對我們影響很大。

  二、對照自己所為,調查身邊存在的最嚴重的網路不文明行為:

  中央文明辦祕書組、未成年人工作組、中宣部宣教局與中國精神文明網聯合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央視國際網、中青網及新浪網、搜狐網,開展了“網路十大不文明行為徵集與評選活動”,評選出“網路十大不文明行為”。

  問:對照這十大不文明行為,我們在平時上網中最頻繁接觸的是哪一類?我們自己做得怎麼樣?

  三、情境設計:針對最嚴重的論壇、聊天室的謾罵現象,做深入的分析。

  1、在論壇、微博、聊天室中遇到過謾罵現象嗎?你是怎麼做的?

  “其罵法之繁多、語言之潑灑、花樣之翻新,簡直讓人驚歎,而不堪入目的文字更是讓人瞠目!”一位網友留言。

  2、舉例:蔡繼明,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副所長。

  2006年,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受民進中央的委託,組建清華大學假日製度

  改革課題組,提出變黃金週集中休假為分散休假,同時將部分傳統節日定為法定節假日,全面推行帶薪休假的改革方案。

  2007年11月,國務院發改委釋出國家假日調整徵求意見稿,採納了蔡繼明領導的假日製度改革課題組方案的大部分內容。

  2007年12月,有人在百度貼吧建立了“蔡繼明吧”,豎起“反蔡”的大旗,蔡繼明被網民在貼吧中肆意地辱罵、詆譭。他的***、家庭電話和手機都被“***”出來,發帖者鼓動網民都去騷擾他。侮辱性的電話、簡訊不斷,不僅影響了蔡繼明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連其妻女都受到了攻擊者的威脅。

  自2007年12月至今,該貼吧已經發表了3000多條嚴重侵害他權益的帖子,其中有的用極其汙穢的語言對他進行謾罵、侮辱和詆譭。

  從 2007年12月到起訴時為止,這個貼吧中已經發表了3000多條對他進行人身攻擊的帖子。有的網友用極其汙穢的語言對他進行謾罵、侮辱和詆譭。

  2011年6月10日,忍無可忍之下,蔡繼明將建有“罵人貼吧”的百度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刪除貼吧中侮辱言論,關閉“蔡繼明吧”,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費及維權費用共計210萬餘元。

  叫他“蔡雞鳴”、“菜叫獸”,還有人咒罵他的家人,或者進行語言威脅,揚言要“找人暗殺蔡繼明”,警告他“以後出門要小心”。

  因為蔡繼明教授把百度告上了法庭,百度敗訴,所以很多惡毒的帖子已刪掉了。

  3、討論:如何看待論壇、論壇、聊天室中的謾罵現象?

  態度:網聊變成發洩,覺得虛擬世界,不必太認真,„„

  原因:人性“惡”的一面在網路中放大了,網路交流的匿名性,人不受道德約束,„„

  責任:政府、網站、個人

  4、總結:網路不能放任自流,言論自由也不是無法無天。

  四、學習網路禮儀:

  禮節一:記住別人的存在

  網際網路給予來自五湖四海人們一個共同的地方聚集,這是高科技的優點但往往也使得我們面對著電腦熒屏忘了我們是在跟其他人打交道,我們的行為也因此

  容易變得更粗劣和無禮。如果你當著面不會說的話在網上也不要說。

  禮節二:網上網下行為一致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尊法守紀,同樣地在網上也同樣如此。網上的道德和法律與現實生活是相同的,不要以為在網上與電腦交易就可以降低道德標準。

  禮節三:入鄉隨俗

  同樣是網站,不同的論壇有不同的規則。在一個論壇可以做的事情在另一個論壇可能不易做。比方說在聊天室打哈哈釋出傳言和在一個新聞論壇散佈傳言是不同的。最好的建議:先爬一會兒牆頭再發言,這樣你可以知道罈子的氣氛和可以接受的行為。

  禮節四:尊重別人的時間和頻寬

  在提問題以前,先自己花些時間去搜索和研究。很有可能同樣問題以前已經問過多次,現成的答案隨手可及。不要以自我為中心,別人為你尋找答案需要消耗時間和資源。

  禮節五:給自己網上留個好印象

  因為網路的匿名性質,別人無法從你的外觀來判斷,因此你一言一語成為別人對你印象的唯一判斷。如果你對某個方面不是很熟悉,找幾本書看看再開口,無的放矢只能落個灌水王帽子。同樣地,發帖以前仔細檢查語法和用詞。不要故意挑釁和使用髒話。

  禮節六:分享你的知識

  除了回答問題以外,這還包括當你提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而得到很多回答,特別是通過***得到的以後你應該寫份總結與大家分享。

  禮節七:平心靜氣地爭論

  爭論與大戰是正常的現象。要以理服人,不要人身攻擊。

  禮節八:尊重他人的隱私

  別人與你用***或私聊的記錄應該是隱私一部分。如果你認識某個人用筆名上網,在論壇未經同意將他的真名公開也不是一個好的行為。如果不小心看到別人開啟電腦上的***或祕密,你不應該到處廣播。

  禮節九:不要濫用權利

  管理員版主比其他使用者有更多權利,他們應該珍惜使用這些權利。遊戲室內的高手應該對新***下留情。

  禮節十:寬容

  我們都曾經是新手,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當看到別人寫錯字,用錯詞,問一個低階問題或者寫篇沒必要的長篇大論時,你不要在意。如果你真的想給他建議,最好用***私下提議。

  五、出示《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生簽名。

  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資訊。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辱罵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教育效果與社會影響:

  通過網路禮儀的學習,孩子們懂得了在網路上遵守基本的禮儀規範,遵守網路文明公約,該怎樣學做一個合格的網民,並且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出較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問題反思與展望:

  網路並非毫無顧忌的世界,事實上,“網路”空間更能反映人的真我思想。在毫無拘束的環境下,它更能考驗一個人真正的品質和道德。畢竟“網路”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文明成果,不應該以道德的淪喪作為代價。因此,通過這節主題班會課的設計與實施,希望學生們能做一個有禮儀、有道德的網民,並且折射到現實生活中,更在學校中做一個文明有禮的好學生。

  二

  作為一個班主任,後進生更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在班級工作中,由於後進生的影響比較大,如果不能進行科學合理的轉化,那麼他們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班級的班風。班級中的大多數學生都需要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一旦後進生失去了學習的信心,他們對班級的影響可想而知的。所以班主任必須針對後進生的不同特點,掌握科學的方法,持之以恆,和風細雨,精心管理引導,科學合理的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我所帶的班有個學生叫郭岱山,每天上課要麼無精打采,要麼搞小動作,影響別人學習;下課卻和同學追逐、打鬧;作業要麼不做,即使做了,也是馬馬虎虎,相當潦草„„經常不是任課老師向我反映,就是學生向我告狀。於是,我一次次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學習,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做一個同學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可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後來口頭上雖然答應了。可過後他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面對這種情況!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好他的轉化工作。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樹立做個受人喜歡的人的思想。於是我又一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瞭解到他心裡十分怨恨我們班的張老師。我心裡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問他:“你為什麼會恨那個老師?”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為他常常在課堂上批評我。”我順著問:“老師為什麼會

  常在課堂上批評你?”他說:“因為我上張老師的語文課時常違反紀律,沒按時完成作業„„”“你已經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勇於認錯的孩子,但是,這還不夠,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同學嗎,你要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後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同學,認真完成作業„„”“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好!”後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

  接下來,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於助人、耐心細緻的女同學凌雨晴跟他坐,目的是發揮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對這個女同學進行了一番談話:為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使其進步。該同學滿口答應,並充分利用課餘時間或課堂時間幫助他。當然,有時這個同學也會產生一些厭煩情緒,說他不太聽話,不太樂學„„此時,我就跟她說:要有耐心,慢慢來。後來,他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還鼓勵他們說,這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幫助,特別是某某同學的幫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步。這也激勵他學習上更加努力,勞動也更加積極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為此,我舒心地笑了。後來,有一次我找他談話時,他說:“老師,凌雨晴同學這樣關心我,愛護我,幫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對得起她嗎?”我笑著說:“你

  長大了,懂事了,進步了,我真替你高興。”

  分析:

  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龐雜的工作,班主任要付出真心和愛心,掌握科學的方法,並持之以恆。具體來說要做到:

  1、要深入瞭解和分析後進生,並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教師要廣泛、深入、細緻瞭解後進生,才能做到對症下藥、有的放矢。不能侷限於班級,要把了解的範圍拓寬到家庭和社會;要了解後進生的過去、現在,判斷他們發展的動向;要了解後進生的優點、長處和缺點,對於後進生的優點和長處要及時給予肯定,幫助後進生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對於後進生的缺點要嚴格地進行指導教育。

  2、要關心愛護幫助後進生

  進生在人際關係上往往表現出:和家長對立關係;在班級中沒有地位;師生關係緊張;他們經常生活在受人歧視和嫌棄的陰影裡,他們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關心,久而久之,就與同學和老師在心理上產生對立情緒。有句話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用自己的熱情去打動他們、感染他們,關愛他們。同學的幫助對一個後進生來說,同樣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影響有時甚至超過老師。同學之間一旦建立起友誼的橋樑,他們之間就會無話不說。因此,我讓郭岱山從與其它同學交朋友做起,和吉方建同學晚自習一起坐,讓他感受同學對自己的信任,對自己的關心,讓他感受到同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通過同學的教育、感染,促進了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努力為後進生創造一種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氛圍,在轉化後進生工作中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給予他們關心愛護的同時,又要向他們講明道理,認識自己的不足,教師要循循善誘,並對他們提出一定的行為要求。

  3、要善於發現後進生的

  老師、同學和家長的關心愛護能使後進生獲得積極滿意的體驗,獲得溫暖、信心和力量。後進生一般比較自卑、內向、孤僻,甚至有種玩世不恭的心理,就更需要教師、同學和家長對他們的關心愛護。有關資料表明,同學受表揚越多,對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學習就越努力。反之,受到表揚越少,同學隨之產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少。因此,同學需要教師不斷的鼓勵,尤其是要善於發現捕捉後進生的閃光點,並不失時機地進行鼓勵和表揚。

  4、要持之以恆

  持之以恆,反覆教育是轉化後進生的難點。後進生在行為上的突出特點是通過郭岱山的轉化,使我深深的感覺到,在目前“後進生”轉化工作中,一方面需要我們對他們傾注更多的愛心和耐心,更多的真誠和寬容,另一方面還需要我們老師採取科學合理的方法。總之,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堅定信心,科學教育,把轉化後進生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和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些遲開的花朵同樣將會開得絢麗燦爛。

  三

  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的需要,而素質教育的精髓就在於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全面、主動地發展。但由於生理上的缺陷、智力上的因素、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等原因造成在學生中存在一定數量的“學困生” 。由於學習成績一時不夠理想,“學困生”對學習喪失信心,甚至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他們體驗不到成功的滿足和進步的愉悅,無法產生學習興趣,結果出現惡性迴圈,學習成績進一步受到影響,從而成為學生中的弱勢群體。關注弱勢群體,轉化學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落實課改精神,實施課程標準的重要手段。我在任班主任的這幾年中,通過學習摸索,在後進生轉化工作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的體會是,做後進生的轉化工作,關鍵是要對他們有信心、耐心和愛心。

  在我的班級裡有一個叫做畢文慶的男生,初一時期的他沒什麼特別之處,也不是調皮搗蛋,學習上不好不壞總是可以達到全科及格,甚至有些學科成績還很突出,所以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可是到了初二,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業開始糊弄甚至不能按時完成;自我封閉,學校活動不愛參與;每天無精打采,聽其他學生反映他通宵玩電腦,上課時偷偷睡覺;成績也大幅度下降,從全科及格到一科不及格再到兩科不及格„„長此以往,後果不堪想象!於是我對他開始了拯救行動。

  通過細緻的觀察和了解,我得知,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後又彼此再婚了,把他寄養在爺爺奶奶家照顧,開家長會都是他的姑姑代勞,父母給他的關愛就只限於金錢和玩樂,從不在意他的學習,更別提監督指導了„„這樣的他讓我覺得很心疼,我下定決心——絕不放棄他!一個週末過後的他蓬頭垢面,作業又是完成的超級差,各科老師都向我告狀,藉此機會我把他叫到了走廊,準備實施我的拯救行動了。開始,他以為我會嚴厲地批評他甚至做好了請家長的準備,所以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樣子,我帶他到談心桌並給他搬了一把椅子,請他跟我面對面地坐下。這時,在他那的眼睛中我看到了一絲驚訝與感動,也不那麼抗拒了。我從一些生活細節開始入手開啟他的心扉,從詢問他吃沒吃早飯到晚上幾點學習睡覺等等,就是不責問作業的事,漸漸的,他跟我講了他的很多事情,自己的、家裡的„„我發現他開始信任我了,我也瞭解了他不是不想學,而是由於各種原因而學不下去了,於是我趁熱打鐵,跟他講人生,跟他講生活,並讓他知道我是絕對不會放棄他的,針對他的現狀,我們一起想辦法並達成共識,校內校外共同努力:老師、組長幫他補差,放學後再到託管班去學習防止在家控制不住想上網„„私下裡我也與他的父母取得聯絡,告訴他們孩子的困惑與現狀,請求他們的協助,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他開始轉變了,不再不完成作業,不再拒絕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不再徹夜上網,成績也有所回升。每當他有一點小進步,我都會全班表揚,私底下誇獎,並且常常跟他開玩笑,說他的薩克斯吹得很帥,以後會有很好的發展等等來讓他獲得自信與陽光,就這樣,一個自閉的男生身上開始散發出燦爛的陽光了,我也由衷的欣喜。可是正當我放心地認為已經大功告成的時候,他突然又回到了原地,甚至於更糟糕了,我跟他談話也沒有取得任何效果,我感覺他不再相信我了„„百思不得其解的我給跟他一起生活的姑姑打了電話,瞭解到了關鍵性的因素——託管班老師不經意的取笑讓他覺得心灰意冷,父母的胸無大志讓他洩氣。在覺得他人的做事態度方法很不妥當的同時,我更加要力挽狂瀾,絕不放棄。這次憑著耐心和愛心,我覺得采取激將法與激勵法並用,而且把他當成自己的弟弟

  一樣,說要給他“出口氣”,再跟他一起“爭口氣”,經過我的不懈堅持和努力,他又再次信任我、轉變好了,這讓我感到既興奮又感動。現在的他雖然不能一下子成績名列前茅,但至少作業按時認真完成,學校的管絃樂隊活動堅持參加,上課上輔導班積極聽講,並且萌發考高中的鬥志了,這讓我欣喜若狂。通過這件事我也總結了一些轉化後進生的經驗,簡單來說就是“三心”——信心、耐心和愛心,具體闡述如下:

  一、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融洽的師生關係是轉化的基礎

  丁有寬老師指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很多老師沒有真正地體會到這點。他們對優等生關愛有加,呵護備至,從座位編排到課堂提問都是優先考慮,而對後進生卻沒有這樣的“禮遇”,常常惡語相對,冷眼相待,或者是對他們採取不聞不問的態度。久而久之,促使後進生形成了我行我素、自暴自棄,不求上進的心理,他們厭學逃學,甚至與老師作對。產生這種局面是與老師的態度有很大關係的。這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法。據心理學家分析,後進生普遍比較自卑,缺少自信心,處處自認不如別人,性格孤僻,較少與其他同學來往。他們往拄抱著一種破罐子不怕摔的心理,自暴自棄,對老師、同學和父母等人在很大程度上抱著逆反敵對的心理。他們最怕也是最恨別人批評他,歧視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喋喋不休地批評和數落他,學生不但不會體會到我們對他的良苦用心,反而認為是我們在針對“整”他,激發他的逆反心理,起到了教育的負面作用。因此我們必須用真誠去對待後進生,用愛心去感化後進生,幫助學生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重揚理想的風帆。

  因此教師在與學生接觸過程中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上課充滿激情,對學生一視同仁,特別要尊重和關心“學困生”。對待“學困生”,教師要經常與他們接觸,多參加他們開展的一些活動,找其談心,使他們感覺到教師對他們寄予的厚望,認識到學習的意義和責任。俗話說:數子十過,莫如獎子一功。讓學困生明白,學習有困難不要怕,重要的是積極主動與老師配合共同去把學習大道上的障礙物搬掉,使他們親其師,信其道。我們要擺正自己的角色地位,淡化自己的老師權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理解,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摒除師生之間的隔閡,使他們在感情上接受我們。這樣學生就會喜歡你,同時也會慢慢喜歡你所教的學科。

  二、獲得成功的愉悅是轉化的動力

  一個人只要體驗到一次成功的歡樂,就會激起無數次追求成功的努力,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一股強烈的勝利慾望,都希望得別人的肯定或認可。有時一個嘉許的目光,一個鼓勵的微笑,往往能激勵其奮發向上,甚至改變他的一生。尤其是後進生,他們的缺點較多,經常給學校、老師或同學帶來麻煩,故此常常會受到學校的處罰、老師的批評或同學的歧視,他們的心理比較脆弱,對問題較敏感,所以適當的讚許或鼓勵對他們來就顯得更為重要。大部分“學困生”在學習上思維有嚴重的惰性,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必須使他們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生興趣,強化學習意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漸克服思維上的惰性,以非智力因素來彌補智力因素的不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分層教學,要創設情境讓“學困生”主動參與,創造機會讓“學困生”表現自己的才能,減少“學困生”學習中的挫折感,使他們儘可能多地獲得老師的肯定、表揚和同學們的讚許。例如:在小組合作中讓“學困生”代表小組發表意見,這樣使“學困生”在小組合作中能注意收集各種資訊,回答時是代表小組意見容易獲得成功的喜悅。“學困生”的作業差錯率往往很高,教師批改作業時,不要一看到答案不對就打×,應分析思考的過程是否正確,是否合

  情,指出對的部分,劃出錯的地方,待其訂正後,再給予評分。如果訂正對了,還可以打優給予鼓勵,為了激勵“學困生”,也可以在他們之間開展競賽,看誰進步快,讓“學困生”感到努力不斷見效,拼搏就會成功,增加“學困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

  三、班集體的影響力,引導後進生自省上進。

  轉化後進生,集體的力量不可忽視。建立一個班風良好,民主,融洽的班集體,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生活在這樣的班集體裡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裡一樣。徹底消除後進生的心理障礙,使他們無憂無慮地生活和學習。二是建立各種互助小組,開展“集體帶個人,以優帶差”等活動,培養後進生團結互助,積極進取的優良品質。

  四、改變評價的方式是轉化的關鍵

  傳統的教學評價觀是以分數為標準,以分數的高低或等第論好壞。如果用這樣的尺度來衡量,一部分“學困生”永遠無法達到成績優秀的標準。這種評價方法不利於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質,不適合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在轉化“學困生”的同時,也在轉變自己的教學觀,教師所做的是適合於人才的教育,而不是適合於教育的人才。衡量“學困生”的進步,要讓他們自己與自己比,今天與昨天比。允許學生出現反覆,充分相信他們的智力和能力,在評價“學困生”的學習成績時,注意將其現在的成績與自己原來的成績比,如果他上次測試得了53分,這次得了58分,就應該加以鼓勵,讓他知道這5分是努力的結果,通過努力就能提高,就會成功。對“學困生”的評價,要客觀,承認差距,不唯分數論,教師評價的尺度,隨著“學困生”的提高而提高,讓他們既感到有壓力,也有希望。實踐證明,教師適時的正面評價,會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有利於“學困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促進他們儘快轉化,取得新的進步。

  五、多方協作,共同轉化後進生。

  轉化後進生,班主任不能一人唱獨角戲,而是要聯絡學生、家長、任課教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一般地說,小學生比較純真,他們認為後進生為班級抹黑,丟全班同學的臉,因而不喜歡和後進生交往,這樣便容易形成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現象,為此,我開展了“班級互補活動”,使同學們認識到:後進生並非一無是處,只是他們遇到困難、挫折時沒能正確對待,走了彎路,只要同學們都能幫助他們,他們一定會為班級爭光的。在安排座位時,我也儘量讓好學生和後進生坐同桌,幫助後進生。我還經常同家長互通情況,共同尋找教育孩子的辦法。同家長聯絡,要避免“告狀”的現象,使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希望而去鼓勵支援孩子,不是氣急敗壞地回家打孩子。與任課教師溝通,向他們瞭解後進學生的情況和課堂表現,並對症下藥,尋找轉化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總而言之,後進生不是不可轉化的,只要他們自尊心不泯,上進心猶存;只要對他們充滿信心,富有耐心,傾注全部的愛心並施以適當的教育方法,後進生就會轉化為好學生的。

  六、量體裁衣、持這以恆是轉化的保證

  在確定“學困生”的教學要求時不能急於求成和“一刀切”。應分清輕重緩急、區別對待,可以採取減緩坡度增加臺階,小步子前進的策略,使“學困生”經過一段時期的努力,逐步達到基本的教學要求。當“學困生”的轉變出現反覆時,我們老師不能急躁、氣餒,應找出

  反覆的原因,“教不厭,誨不倦”堅持面授教學方法,同時還應做好深入細緻的家長工作,爭取家長的密切配合和幫助,教育學生學會評價,不要歧視學困生,提倡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發揮集體的力量,促進學困生進步。

  “學困生”一旦有思想上的轉化,就要趁熱打鐵,圍繞這一點,要抓住時機,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變厭學為樂學,誇美細斯認為:“求知和求學的慾望應該採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發起來”。一旦激發起來,就要防止逆向轉化,所以必須持之以恆,對於出現的漏洞給予堅決的堵死,毫不鬆懈,長期以來,“學困生”的潛力得以發揮,興趣愈來愈高,成績就不斷提高。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複雜而有辛勤的勞動,也是一項艱難而長期的工作,要臻佳境,決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斷的開拓探索前進,不斷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