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學生學習方法訓練

  課堂教學不僅需要幫助學生“學會”知識,而且要指導學生“會學”知識,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就能快地獲取知識,更透徹地理解知識,從而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信心。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體育課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體育課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教給學生自覺學習的方法

  育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要把體育教學單一的理解為只是直接為增強學生體質服務,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自覺學習、自覺鍛鍊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是為了不教”和“自練通行,自學得之”的目的。教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教師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要因地制宣的組織學習材料,使教材中的圖案,文字表達方式能夠符合各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性,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明確原理。掌握方法。如我在教學中很注重對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文的工作,根據不同的看做提出不同的要求:低段年級的學生應從明意開始,會用完整的話表達內容的要求、簡易的做法等。中段年級學生應學會觀圖明意,並能對文字部分做到讀中有思、思中有意;能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邊讀邊議,逐步認識結論。高段年級學生要求按照教師提供的自學提綱進行獨立思考,經過質疑問難,得出結論。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能促使他們在課前去主動了解課文知識、思考課文內容、探討知識疑點等,經過質疑問難,得出結論。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能促使他們在課前去主動了解課文知識、思考課文內容、探討知識疑點等。

  學生練習的方法

  體育教學間的知識結構雖然相當複雜,但知識間往往存在著某種類同或相同的成份。在安排練習時既要考慮到學生身體的素質情況,又要考慮到學生自身的知識體系的差異性,同時又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組織不同的練習方式,所以教師在教給學生的練習方法時,應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而定。如引導學生嘗試自練;來體會動作的難易點。啟發學生通過自由組合的小組練;來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組織表達能力,達到練習的效果。

  案例:我請學生鄭某做“漁夫”,學生錢某高興得飛奔而去,我悄悄地讓二位同學學著學生鄭某的犯規行為進行遊戲,做“漁夫”的學生鄭某喉嚨響起來了,“你們怎麼可以這樣賴皮。”那二位學生對他說:“你剛才自己也是這樣的,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學生鄭某求助的目光向我望過來,我裝著沒看見,只聽學生鄭某委屈地說:“但你們已經告訴老師了呀,我……”遊戲繼續著,學生們玩得都很開心。

  二位學生對學生鄭某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學生鄭某清醒地認識到了自己的不對,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教學要求如果被學生認可,學生就會自覺而愉快地接受,變會產生良好的情感催化作用。反之,教師的教學要求不被學生認可,學生產生了反感、牴觸情緒,即使教師的要求是正確的,學生也不樂意接受。

  課後,我笑著請“漏網之魚”學生鄭某說說對遊戲時犯規的看法。

  案例:五年級一節體育課中,在宣佈完課堂內容後,我剛想發令進行準備活動時,就聽見幾個學生小聲地嘀咕道:“又是慢跑和徒手操,沒勁……”我瞪了他們一眼,剛想告訴他們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又聽見有人小聲說:“要是能做自己喜歡的準備活動就好了!”我靈機一動,說道:“今天的準備活動不集體進行,恩……”望著他們一愣的樣子,我賣了個“小關子”,“今天分成幾個小組,自選組長,各組由組長帶領組員進行準備活動,內容自定,課後小結時老師評選一個最得最好的小組。”我這樣一說,全般學生可樂開了花,很快分好了組,我簡單地提了幾點小要求,然後就由組長帶領進行活動了。

  這下場地上熱鬧了,小遊戲,各種形式的慢跑、韻律操……學生的特長在這一刻似乎全部展現出來了,我看到孩子們認真,自信的表情,感到心花怒放。這一節課的任務完成的出奇順利,每個學生都非常的開心,認真自信的完成了每一項學習任務。下課後,學生們全都圍著我,“老師,下次課的準備活動還能讓我們自己做嗎?”“老師,我們還有好多種形式沒有展示呢……”“好啊,你們回去再多準備一些新花樣,等下次課時展示給大家看。”“老師,我們一定會做得最棒的!”看到孩子們興奮的表情,我也為自己的靈機一動感到欣慰。

  原來的安排被學生打亂了,意外的事情給我們帶來了意外的收穫,也讓我看到了每個孩子的長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隨機應變提供,提供每個學生表現的機會,使學生有足夠的信心投入到學習中,是我在不敬意中得到的深刻認識。

  體育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途徑

  在體育教學中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創造主動學習、創新思維的空間,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對於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

  在體育教學中,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創造自由展示的課堂時空。變課堂為學堂與講堂相結合,變只傳授知識為既傳授知識,又培養創新能力相結合,以啟用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讓課堂煥發出生命力。課堂上,教師要牢固樹立課堂是屬於學生的這一教學理念,把學習的時間真正交給學生,並引導好學生自主學習。在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運用組織教法時,充分考慮到怎樣才能有利於全體學生都能參與,並能充分參與,而教師的主導作用應“導”到為止,切不可繁瑣分析、疲勞訓練。課堂上教師的活動時間佔三成為好,把七成的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在體驗體育樂趣的過程中進行自主學習。

  給予學生自主思維的空間

  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角色定位於學生的合作者、鼓勵者、引導者,要充分考慮到學生主動發展的需要,設計彈性化的、有一定空間和思維度的課堂問題,讓學生去自主感悟、比較體驗,給予其自主思維的空間。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放手讓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讓學生在教學實踐中,一在看字上下功夫,通過觀察示範動作,瞭解動作結構、程式、要領、方法,明確動作的時間、空間關係,培養觀察力;二在想字上做文章,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培養學生良好的多種思維方式,提高創造力;三在議中求異同,對於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想一想、議一議,培養他們獨立思考、概括、總結、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創造自由選擇活動內容的環境

  自由地選擇是發展創造性思維的捷徑,也是自主學習的內動力。體育教學應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應給學生創造自由選擇活動內容的環境,讓學生對於學什麼、學多少和怎麼學享有發言權。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使學習活動多元化、自主化。為此,必須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改革教學基本環節,既要設計一個相對穩定的教學程式,又不能一成不變。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確立教學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啟發、討論、研究、實驗、質疑、爭論和蒐集資訊。教師要善於運用富有情趣並受學生歡迎的多種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給學生去實踐,使人人動腦、動手、敢問、敢說,逐步實現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體育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是自主學習的核心。由於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其個性也各不相同,學習方法千差萬別,如果教師仍用“一刀切”、“齊步走”的方法,將學生規定在某個統一的層面上進行教學就會造成優等生“吃不飽”、中等生“提不高”、後進生“吃不了”的局面。因此,教師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個性、年齡和心理特徵,針對學生不同的知識基礎和能力特點採取分層教學方法,對教學要求、教學目標不能強求一致,要區別對待、因人而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修改都得到發展,學習水平都得到提高。課堂上應著重體現學生的學,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既拓寬了自主學習的空間,又為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學生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必須學會幾種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在思考、自學、鑽研、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主體作用得到發揮,修改得到發展,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體育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自選法

  課堂上學生根據一個技術動作的多種練習手段與方法,自主嘗試練習,通過個人體驗與教師引導,達到熟練掌握動作的目的。在武術先期課中,先用學生喜歡的基本動作進行組合練習,嘗試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例如,可以改變以往五步拳教學中學生根據教師教的套路,把武術的5種基本步型:馬步、弓步、僕步、虛步、歇步組合在一起進行練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開動腦筋進行創造性的練習。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的熱烈討論、師生的交流拓寬了教學渠道,增加了練習的情趣,學生在自主選擇中加強了對自主學習的體驗,加深了對動作的理解,個性得到發展。在此基礎上,通過自我展示、學生互評,最佳起式姿勢和最佳練習組合,學生不僅掌握了五步拳動作,對如何編武術組合套路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自然提高。

  情境法

  情境教學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通過設定相關的故事情節、場地器材和情感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情趣,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學中以學生興趣培養與能力發展為主線,採用情景匯入、情景展開、情景結束的情境教學法,運用學生喜歡的常用器材,以情激趣,以情動生,以情益智,以情健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教師的啟發、誘導和師生的互動形成和諧的教學氛圍。

  直觀法

  通過直觀教具、掛圖的演示讓學生觀察,引導學生自由體會模仿,這種直觀教學適合學生自主學習。體育課中使用的器材是利用舊襪子和海綿自制的海綿球,教師在提出“怎樣投得比較遠”的問題後,用掛圖演示投擲輕物的動作,學生觀察後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然後教師引導得出結論,讓學生自由體會模仿投得遠的方法。在“誰是神投手”的遊戲中,學生兩人一組自由組合,自主學習相互監督,評選神投手。通過這一教學過程,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完成了投擲教學目標。

  選項法

  讓學生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運動專案,進行選項教學,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好方法。在足球、籃球、田徑、韻律操選項分班教學中,為了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採用分組或小團休的活動形式,根據學生的特長、興趣與愛好,充分發揮學生個性和主動性,通過自學、互學、互評激發學生的鍛鍊欲和表現欲。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通過挖掘教育因素,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教練,進一步養成對體育的愛好和形成良好的健身習慣,逐步提高體育鍛煉的能力,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