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關於月亮的作文
明月如鏡,星斗滿天。下面一起隨小編欣賞一下範文吧!
描寫關於月亮的範文1
農曆大月30天,小月29天。如果是大月,初二天黑以後,一彎孤形新月就開始在天西邊出現了。那新月活像是飛蛾的眉,所以人稱蛾眉月,蛾眉月那淡淡的昏黃的光線是不足以把夜空照亮的。它在天邊逗留不到一個小時就漸漸消失了。如果是小月,那就是等到初三晚上,才能看到那纖細的蛾眉新月升落。農諺說:“大二,小三兒,月出,一杆兒。”就是講的每月上旬蛾眉月首次出現的時間。
從蛾眉月出現頭一天算起,每過一天,月亮升起的弧度較前一天大約增加15°,而它落下的時間也就隨之推遲一個小時左右。到每月的初八或初九,天黑時月亮就會升高到中天,落下時間也就推遲到深夜零點左右了。就是說,這時候僅前半夜有月光,後半夜就是月黑天了。農諺說:“初八、初九照半夜。”就是這個意思,這時候月亮活像一張弓,因此人稱上弦月。這張弓一天天拉滿,就叫凸月了。凸月到每月十五就變成了滿月。初八、初九以後,月亮升起的高度也在向東天邊降低,每天降低的弧度是15°左右。月落的時間也繼續向後半夜推遲。到農曆每月十五,月亮降低從東方天邊升起,如果是晴朗的仲秋之暮,十五前兩天你會看到:太陽還未落下,東方的圓月已經顯現了。所以農諺又說:“十五,十六,月亮太陽兩頭露。”這期間,通夜都會有月光朗照。第二天早晨,太陽也從東方升起了。西邊還掛著一銀盤似的圓月。“月亮、太陽兩頭露”,也有這個含義。
“十七、十八,天黑摸瞎。”這句農諺是說,過了十五、十六,到了十七,十八以後,天黑時就不見月亮了,月亮到什麼時候才出來呢?農諺說:“二十整整,月出一更。”十五日以後,每推進一天,月亮晚出來又約一小時,到每月的二十月,月亮要等到晚上一更才能出來***古時沒有鐘錶,把一夜分為五更,一更大概是晚上八九點***。每月下旬,月亮出來的時間越來越晚,以至前半夜不見月亮,只有後半夜才能見到月亮,到二十三日那天,月亮到天亮時才能升到中天。因此又有“二十二三,天亮月正南”的農諺。這時的月亮又像一張弓了,因為正是下旬,所以人稱下弦,十五以後的月亮由圓到缺,人們又稱它為殘月。
“農曆二十三,天亮月正南。”那就是說,深夜零點左右月亮才從東方升起。以後幾天,隨著時間的推移,月亮升起的時間由半夜向黎明推遲。到月底二十八九左右,月亮黎明前出來照一會兒,“二十八九,月亮黎明露個頭。”這句農諺就是形象的描述。
下旬殘月的明亮部分逐漸縮小,又變成了蛾眉月。月底二十九以後,整夜都不見月亮了。直到下月初一。這幾天,通夜都是月黑一面。月亮藏到哪兒去了呢?仍然在圍繞地球一刻不停地執行,不過它是伴著太陽面向我們,只是陽光太強,它所反射的光,我們看不到罷了。
描寫關於月亮的範文2
小時候,常倚在門邊,靜靜的欣賞月兒,腦海中不由的浮現著關於月的美麗神話,飄飛的嫦娥,伐樹的吳剛,都牽引著我小小的心。
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對月亮的瞭解,漸漸的對那些神話不再痴迷,但月亮依然在我心中魅力不減,依舊夜夜發出皎潔的光,照亮了黑夜。
月亮,一顆美麗的冰行星,在和地球擦過時,被地球吸引,有了軌道,在科學家們探測月球時,發現月表有一部分是重金屬,然而行星的核是重金屬組成的。剛才提到月球是冰行星,在被地球吸引時,表面開裂,水傾斜而出,導致地球的“諾亞洪水”,後來月核填補了此開裂,月球從此無核。再有,月球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小,說明月球內部有大量空氣存在。但這一理論有待深入考察。
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有一塊塊黑色的斑塊,人們說那是嫦娥在飛舞,其實那只是一種迷信的說法,那不過是月表上的山峰,月亮上十分荒涼,那裡根本沒有生物,因為那裡不適合生物生活。
隨著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東移動一大段距離,它的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著,這就是月亮位相變化,叫做月相月相是天文學中對於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明部分的稱呼。
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動。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陽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狀也有規律地變化,從而產生了月相的變化。另一個原因是月球不發光、不透明。
月球環繞地球旋轉時,地球、月球、太陽之間的相對位置不斷地變化。因為月球本身不發光,月球可見發亮部分是反射太陽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陽光。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陽直接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月相的來源。月相不是由於地球遮住太陽所造成的***這是月食***,而是由於我們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陽照到發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陰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陰暗面。
因月球靠反射陽光發亮,它與太陽相對位置不同***黃經差***,便會呈現出各種形狀。如圖所示,在位置a,日月黃經差為0°,即稱朔或新月,這時月球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與太陽幾乎同時出沒,故地面上無法見到;c時黃經差90°稱上弦,半月形出現在上半夜的西邊夜空中;e時黃經差180°,即是望或稱滿月,一輪明月整夜可見;g為下弦,黃經差270°,這時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現於東半天空中。朔望盈虧的週期稱朔望月,長約29.53059日。
這就是神祕的月亮!
描寫關於月亮的範文3
是誰,在白露橫江的異鄉秋夜裡,不知桂花的清香,不理美酒的醇厚,硬是那樣偏執地吟出一句別有滋味的詩句來;“月是故鄉明”。簡簡單單,清清淺淺,卻一語道破了天機,解釋了我們情感與認知之間那奇妙的天平。
因為深情,所以偏執。
這就是為什麼加利福尼亞更透明的陽光,萊因河畔更圓滿的月亮,劍橋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遠遠及不上家園日暮時點起的那一束橘黃的燈光。
只因這是我們所熟悉而深愛的地方。南方小城溫暖溼潤的空氣,芳草青青的校園裡若有若無的花香,來來往往的人,似曾相識的臉,母親洗過的潔淨的衣裳,老師批過的嚴整的筆記……這一切都讓我們享之坦然並且心存感激,即使將來走遠了,在異國他鄉也能滿心驕傲地懷想
那山不巍峨也可以是綿綿的,水不秀麗也可以是悠悠的啊;校園說不上多麼與眾不同然而因為自己每一日的輕輕走過而認定了她的美麗;衣服即使並不嶄新明豔可因為有了母親的撫摸而感覺得到它獨特的溫柔與芬芳。
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這樣一份深深的、濃濃的、扯不斷的情感牽繫,因著這種牽繫,便含著笑,含著淚,縱容了自己的那份偏執的認知。
老舍去過巴黎,住過倫敦,可痴痴念叨著的,還是北京。說人家的城市笨拙,自家的城市莊重;說人家的城市喧鬧,自家的城市有人情味……讀者看著看著便要笑了,“好個明顯的地域情結嘛!”然而誰不知道,老人這一份固執的喜愛,不留情面的批評,全只因了那感情的天平,早已沉沉地傾向了他從小生長的京城。因而,老舊的城牆是美的,養鳥種花的人們是美的,連那黃包車師傅的吆喝聲,也是那樣好聽的鄉音。
蕭乾的好友遠居美國,幾十年了,卻不喜歡美式的生活,仍將院子裝點得如在故土,更像孩子一樣渴望要一顆家鄉的棗核……
因為深愛,所以偏執。
許多的美好,並非我們看不到,並非我們不願讚美,只因為它激盪不起心中的最深處的漣漪。正如那異國的月亮,怎麼看,硬是生分而不遂人意,更不能出現李白杜甫的詩情畫意來;而許多的不完滿與平凡,也並非我們看不到,只因那是自己生命中不能割捨的牽繫,所以便固執而不悔地愛了它,就如同母親對並不美麗的女兒,國民對並不富強的祖國。
“月是故鄉明”,詩人的聲音穿過千年的白霜與夜晚,道出了我們最不容辯駁的理由。於是,我們會心一笑。
因為深愛,所以偏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