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誠信的高一作文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這是李白《俠客行》的詩句,形容承諾的分量比大山還重,極言誠信的重要。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篇1

  誠信

  誠信是金,誠信是銀,誠信是人們一直所擁有的一筆不可多得、不可超越的財富!

  擁有了誠信,就等於擁有了財富:

  擁有了誠信,就會得到人們的尊重。

  中華民族世世代代都以誠信為榮!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宋慶齡奶奶的故事吧!他與孩子們相約,可那天卻陰雨連綿,連園丁阿姨都說他不會來了,但他卻如約而至——冒著大雨來了。他說:他不能讓孩子們傻傻的等著,不能讓孩子們失望!

  誠信誠信,不僅僅需要守信,還要誠實。

  什麼是誠實?誠實就是當你犯了錯時及時承認並改正,而不是決口否認。城市就是當你在馬路上見到錢時,及時交給相關人員,做個拾金不昧的好少年,而不是踹進自己腰包,還是當自己試卷上一道本應錯的而老師卻沒看出來的題,應及時向老師彙報,還同學們以公平,而不是找一個陰暗的角落,自己找消字靈偷偷的把錯誤答案改成正確的……

  在這裡,我們應向美國的首位總統華盛頓學習。雖然他為了檢驗斧頭是否快而砍去了父親心愛的櫻桃樹,但他承認了錯誤,沒有決口否認,這種精神是可貴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只要我們講信用,講誠實,就離誠信不遠了,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創和諧校園。和諧社會!

  篇2

  誠信

  誠信是人的道德觀念的基本原則,只有遵守信譽的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今年兩會時值遇上“3·15”、“誠信”兩個突出問題更是引發會內外共鳴。誠信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喪失,它是人與人溝通的紐帶橋樑。中國五千年文化更是以禮、信為主,孔子儒家思想也早已遍佈天下。一個小孩從牙牙學語開始父母最先教會他的都是講禮貌和誠實,我相信放羊的小孩的故事大家在孩童時都早已聽過。誠信也早給我們烙下了烙印。

  如果沒有誠信,人與人之間會變得更加冷漠,朋友相處會變得多疑,社會將更加黑暗。試想一下有人經常跟你撒謊,突然間他說了一次真話,你還願意去相信他麼?誠信是處事的基本原則,任何時候都不能拋棄,秦朝商鞅變法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敢於徒木立信,有了誠信做基礎才能使法律得到實施。

  而現在,人與人之間缺乏的就是這種誠信,他們看到的只是利益。他們為了掙錢能夠不管別人的死活,地溝油、毒膠囊、毒奶粉、神農丹……只要對自己有好處昧著良心的事他都幹。國家有政策他們就會有對策,我們不能整天的只知道教育孩子做誠實的事而自己卻在撒謊。前幾天我還看到過不好的現象發生,一個打扮時髦的婦女買了一捆菜給了賣菜大娘一張一百元的假鈔。看到那個大娘因為一百元假鈔在哭我很傷心,這一百元可能對那個婦女來說不算什麼,可是這個大娘要賣好幾天菜才能掙到這一百元。我真的不知道那位婦女在花那一百元的時候她怎麼能忍心的?

  我們雖然做不出多麼大的業績,但是誠信對我們來說還是能夠做到的,為個更好的教育我們的子孫後代,我們自身先要做好誠信。

  首先,做到待人真誠,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誠實守信,不能因為自己的利益而去欺騙他人。人與人的相處都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我們不能打破這個規律。

  其次,要做到言出必行,我們自己說出去的話就要負好責任,既然答應了就要想辦法去完成。做不到的事我們不能去盲目答應,不然到時候難看的還是自己。

  第三,把誠信傳承下去,好的傳統我們一定要發揚,我們的國家會因為人與人的誠信更加和睦。

  篇3

  誠信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這是李白《俠客行》的詩句,形容承諾的分量比大山還重,極言誠信的重要。中國是個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誠信一向是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美德,“人無信而不立”。誠實守信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國,崇尚"誠信"的文明源源流長。

  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說過:“人而無信不只其可”,延伸之意就是:“信,則知其可”。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之風質樸淳厚。遠在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每個人可能都聽說過:諸葛亮輔佐劉備並受託孤之重任,正如《出師表》所言:“追先帝之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一心為漢,七出祁山,耗盡畢生心血,留下千古美名。什麼是誠信?諸葛亮就是誠信。誠實守信,能夠履行承諾而取得他人信任。誠信也是道德建設的根本,是一種非常寶貴的素質。我國素有“一諾千金”之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現在的社會,有些人受西方思潮的影響,“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圖一時之快,置後生於不顧,拼命透支自己已經不多的誠信,可想而知,這種行為的後果就是淪為成克傑之流:遺臭萬年!在中華幾千年歷史中,有許多關於誠信的論述,也流傳著許多誠信的故事。這些寶貴的論述,在今天也能給我們深刻的啟示。誠信是一切道德賴以維繫的前提。失信於人,什麼工作也就開展不起來。古語曰:索物於暗室者,莫良於火;索道於當世者,莫良於誠。也就是說最好藉助於光亮在黑暗中取物;而只有誠信,才能取信於天下。

  “得道多助”

  古人尚能如此明白,而作為我們,當代的中學生,更應該誠信做人!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純至美的時期。而誠信又是最容易而又最不應該讓人忽視的美德,我們應該把誠信作為人生中的一個座標,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誠信對人,誠信對己。

  誠信就像一輪圓月,惟有與高出的皎潔相伴,才能襯托出對待生命的態度;誠信就像一個砝碼,在生命的天平上,放上他,搖擺不定的天平就會穩穩地傾向他;誠信更像是高山之水,能夠在浮動的社會裡,洗盡鉛華,洗盡虛偽,露出真誠。

  朋友,你知道喬治。華盛頓是何許人也嗎?他就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創始人之一,同時也是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位總統。而他之所以會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基於他從小接受的“誠信教育”。而《一千棵櫻桃樹》也是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它的大概內容是:華盛頓小時侯幫他爸爸砍雜樹,不小心砍倒到了一棵小櫻桃樹,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他如實向父親承認了錯誤,決心接受懲罰。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父親不但沒有責怪他,跟沒有懲罰他,反而還對他的誠實行為大加讚賞。也正是因為父親對他從小的正確引導,才使得華盛頓掌握住了自己此後人生的方向盤。

  當人們在世俗淺薄的喧囂中慢慢淪陷時,誠信二字也就貶值了。

  還記得讀古文時,向教師詢問“尾生之約”的故事,教師講解後,我們卻不約而同笑起來。老師臉色略變,沒笑也沒說什麼,只輕輕嘆一口氣。瞬間大家的笑聲有了停頓,那聲嘆息裡分明隱藏著些許苦澀,也許幾千年來的讀書人在關於“誠信”的問題上,都只能留下一聲嘆息。

  誠信真就變得如此卑微了嗎?我不信。在漫漫人海中,點一盞心燈,開始尋覓誠信。其實,不是所有的誠信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裡。誠信依然在那些純樸美麗的人們心中生根發芽。你看……

  誠信是買東西忘記帶錢時,老闆仍將貨物塞在你手中送你出門時的輕輕的一笑。

  誠信是在一連串失敗後,朋友們主動伸出的那一雙雙溫熱的手。誠信是為徘徊在路邊的陌生人指路後,看到他臉上的粲然一笑。

  誠信可以是從前百年老店裡賒帳的帳單,也可以是今天人們手中的信用卡。

  誠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失去誠信,便失去創業根本,失去做人資格。1999年日本東芝膝上型電腦曾因存在嚴重質量問題被起訴。事件發生後,東芝對美國使用者實行經濟陪償,對東南亞使用者卻一拖再拖,妄圖輕描淡寫敷衍了事。這種“給美國人美金,給中國人補丁”的做法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不滿,結果是東芝銷售額暴跌,從此無法在東南亞市場上立足。

  難道這還不足以說明誠信的重要性麼?話說回來,人生苦短,更當以誠為本。再聰明的人最多也只能蒙人幾十年。然後,所有的偽裝、心機都將在時間面前萎縮一個不堪回首的笑話。終將如雪泥鴻爪,慢慢無痕。要想從平凡中閃出輝煌,只能堅持誠信的原則。別忘了,我們為人一場也不過幾十年光陰,與其庸庸碌碌虛度人生,哪如坦蕩蕩,氣昂昂,捧一顆誠心,做一次真人?那麼,縱然是短短的一瞬,也會因它真實的美麗而燦爛一生了嗎?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應有一片誠心。”“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古老的詩句中蘊含著耐人尋味的深理。只要心誠,石頭也會開出花來,讓我們緊握這些箴言,相信,並且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