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鄧文迪法則的勵志書籍大全

  對重要人物的阿諛奉承、對身份低微的人物的忽視和不尊重,對最親近的家人的無遮無掩、不懂感恩和珍惜。鄧文迪法則,幾乎流淌在大部分中國女人的血液裡。

  從鄧文迪嫁給默多克的那一天起,她在媒體上就沒得到過什麼友善。

  1999年她結婚,《北京青年報》用了一整版來報道她的故事,最惡毒的不是曾經怎樣當小三拿到美國綠卡,而是她在香港星空辦公室喜歡穿緊身牛仔褲,並常到高層辦公室裡主動聊天。2000年,《華爾街日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她的4000字的頭版報道,不但挖出她的陳年情史,還到中國採訪了她的鄰居和同學……

  唯一的例外是2011年,她保護老丈夫掀出帶動新聞集團***默多克的集團***股票上漲5%的一掌,那一掌據說幾乎讓所有人開始相信她也許真有愛情。“那一次讓她扭轉了一切。”

  前幾天,默多克接受《財富》專訪時,證實了她和布萊爾的婚外情,是離婚的直接原因。默多克的證詞,據說有部分是來自他加州農場的傭人們,媒體引用被他們解僱的一名家庭教師的話“傭人們沒有一個不恨她,不怕她”。

  她現在比嫁給媒體大亨時,更加讓人出離憤怒了,紅杏出牆、小氣而粗俗、很凶很招人恨,還毆打老人***老默80多歲了***……加上中國女作家對她的聲討:她年輕時尚為好看,現在面目猙獰。

  就像當年那些有“作風問題”的女子,每個人都有資格興致勃勃發現些新的不好。千般萬般地不好,就是她可以那麼風光地在那些令人豔慕的男人們身邊遊走,而且趾高氣揚不知檢點。比起吃了虧還低眉順目說“且行且珍惜”的女子,她簡直就是一個利益薰心,無情無意的壞女人。

  為什麼沒有人把鄧文迪離婚當成一個女人單純的愛情事件?也許所有的錯綜複雜,都是芸芸眾人自我糾結的表象,而真正的原因卻是最簡單的愛情。在一個女人年輕時,她會被智慧、權力、名望所征服,那向上仰望的崇拜也是愛情中的一種;當她溫飽不愁擁有一切時,她可能會深陷於愛情的化學反應:“他如此迷人,衣著非常得體。他的身材很好,雙腿很長、臀部也很棒……他高高瘦瘦、面板很好,我愛他的藍眼睛……”

  在默多克接受採訪並證實遭受背叛時,證明了他對鄧文迪的感情深刻而真實。離婚訊息剛剛放出時,各種渠道已經旗幟鮮明地指向緋聞男女,不要忘了默多克掌控的是多麼龐大的媒體集團,緋聞新聞是集團操縱的特長。

  一段時間之後,他甚至不惜親口承認,遭受背叛——這是多少要面子的男人打死也不會做的事情。但他要做,或者是滿腹委屈,或者就是公開宣告——你看是你們負了我。然後,他高調購買豪宅,證明自己過得很好。這一系列動作,都像一個失了戀的年輕人。

  “他肯定深愛過鄧文迪。”熟悉老默的人這麼說。在鄧文迪當年已經是他的情人的情況下,老默怎樣毅然和已經分居很久但和平相處的前妻離婚。為此,他不但要付出大筆金錢,還要面對這個解體他的傳媒帝國的震撼,因為他和前妻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並在集團中各掌一方天地。朋友們要適應老默有些不自然的染髮,Prada西裝和健身計劃,這些都讓他看起來像個在愛情中發燒的男人。

  據他的傳媒集團的一箇中國員工說,有一次默多克飛了15個小時到達中國,第一件事情就是交給下屬一份鄧文迪要他在中國購買的清單,上面是中國的一些特產和零食。

  既不美貌,德性又不能服人,難道真的是像美國暢銷書的書名《壞女人有人愛》***Why men love bitches***嗎?從那些媒體公開渲染的故事看,鄧文迪似乎也從來沒有想扮演一個好女人,掩飾自己的個性。她目標明確,意志堅決,而且連她自己都說自己“非常努力”。

  “虎媽”蔡美兒***《虎媽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的作者***和鄧文迪談到自己受到的攻擊,鄧文迪說:“你為什麼要在乎別人怎麼想呢?你有兩個優秀的女兒。由它去吧。”這是隻計結果,其他旁枝錯節忽略不計的風格,讓她在過去的歲月,對批評和負面新聞刀槍不入。

  哈佛和很多商學院在選擇自己的學生時,非常在意他們過去的行為路線。因為他們認為,大部分人走不出自己的行為模式,即使受過很專業的訓練之後,人對未來事件的判斷和做法,和他過去的判斷和做法,大體遵循同一路徑。

  不知道當年耶魯商學院面試鄧文迪的老師們,對她如何判斷,依《華爾街時報》的2000年文章,鄧文迪第一次婚姻是小三,這次婚姻才4個月的時候,她又有了新的男朋友……那麼,她這次出軌布萊爾,大家真很吃驚嗎?讓我不厚道地提醒一句,默多克80多歲了,他們相差近40歲吧?選布萊爾出軌,也是算很有眼光,他比老默確實帥多了。

  人們成長的環境和童年,總是在以後的人生中時隱時現,併成為很多問題預先陳設的答案。當媒體抨擊鄧文迪的投機、用盡心機和手段、嫁入豪門卻一場空,我卻為鄧文迪不平——她不過是一直在做自己。她也許一直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一直在為同一個目標努力。

  無論她對各種社交圈朋友的慷慨熱情,還是對傭人的小氣和不友善,都是她從小學會的自我生存法則。我們難道不是從小就被大人們言傳身教,對重要人物的阿諛奉承、對身份低微的人物的忽視和不尊重。她在家裡對老默的白眼和訓斥,也是我們一直以來對最親近的家人的無遮無掩、不懂感恩和珍惜。而她身上一直追求優秀,嚴格自律的種種動力,則淌著我們中國式家庭教育的血液。

  媒體對她的格外苛求,是不是正是基於這種理解。她的投機、她的要強、她永遠向著高枝而飛、她的手段……你真的敢說自己一點沒有?或多或少,每個中國女子心中都有一個“鄧文迪”。

  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個真理,就是忠於人生,並且愛它。

  鄧文迪是不可能忠於默多克的人生的,她好像更忠於自己。

  以上就是網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精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網,我們將會為你奉上最全最新鮮的內容哦! ,因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