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殘疾人創業補貼

  殘疾人雖然是弱勢群體,但他們也可以通過創業來實現自我價值,那麼有哪些殘疾人創業優惠政策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殘疾人創業補貼1:北京出臺政策幫助殘疾人就業創業

  自2008年投身盲用讀屏軟體開發以來,先天失明的曹軍帶領他在北京的“保益互動”團隊開發了一系列市場佔有率很高的軟體,讓盲人也可以使用電腦辦公,享受智慧手機的微信、導航、訂餐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生活質量,佔公司半數以上的20多名殘疾人員工也通過工作實現了“小康夢”。

  2016年年初,北京市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程序的實施意見》,對大力支援殘疾人多種形式就業增收,完善對殘疾人個體就業、靈活就業和自主創業的出臺了具體政策。

  北京市殘聯教育就業部主任楊泰峰說,目前北京處於就業年齡段的殘疾人大約有21萬人,其中已就業12.8萬人,未就業8.2萬人。

  以盲人群體為例,北京市盲人服務中心副主任賈一均告訴記者,“盲人其實能做很多工作,比如電話銷售、鋼琴調律、心理諮詢等,但目前特別是先天致盲的盲人,就業途徑比較單一,就業率還不高。”賈一均說。

  北京市殘聯副理事長呂爭鳴說,北京將把鼓勵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含失業殘疾人***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延伸到農村;以小額擔保貸款、政府貼息、專案推介等方式拓寬殘疾人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渠道;建立殘疾人創業孵化機制,提供創業培訓、交流、引導服務,支援殘疾人多種形式就業增收。

  盲人女孩小郭曾經帶著導盲犬專程跑到北京郊區旁聽心理學會議。“我對從事心理諮詢很感興趣,但目前專門提供給盲人的相關培訓還不多,希望以後能有更多機會。”她說。

  殘疾人創業補貼2:殘疾人創業可獲得多少資金補貼?

  以下是關於殘疾人創業可獲得多少資金補貼的資訊希望能幫到你!北京殘疾人創業最高可補4萬元,企業聘殘疾人每人每年最高補貼1.1萬元。 北京市自主創業的殘疾人,最高可獲得4萬元的扶持資金;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用人單位,北京市殘聯將根據安排殘疾人就業的人數,每人每年給予3000元至5000元的崗位補貼。

  昨天,北京市殘聯釋出《北京市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崗位補貼暫行辦法》和《北京市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個體就業暫行辦法》。政策今天起正式實行。 具有北京市戶籍、持有殘疾人證、在法定勞動年齡內***男年滿16週歲、不滿60週歲,女年滿16週歲、不滿50週歲***自主創業或從事個體經營實現就業的失業殘疾人。

  申辦手續 殘疾人可到戶籍所在地的街道***鄉鎮***殘聯填寫《北京市殘疾人自主創業個體就業扶持申請審批表》,說明自主創業或從事個體經營的專案、時間、地點、資金投入和申請扶持的金額、用途等情況,並出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進入市場從事個體經營的證明、在社群從事個體經營、便民服務的證明及身份證、戶籍簿、《殘疾人證》等。申請場地租賃費扶持的,還須出具場地租賃合同***協議***和租賃場地票據。

  從事個體經營最高補兩萬 據北京市殘聯教育就業部主任王國峰介紹,2001年,北京市殘聯曾出臺政策,對從事個體經營實現就業的殘疾人一次性給予2000元的扶持。

  新出臺的政策,把扶持物件擴大到了自主創業的殘疾人,並大幅提高了資金扶持額度。 據介紹,殘疾人自主創業並取得《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按照其企業投入資金,最高可給予2萬元的資金扶持,如租賃場地,再給予最高2萬元的場地租賃費扶持。 殘疾人從事個體經營***含農村民俗旅遊經營***實現就業,取得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最高可給予1萬元的扶持,租賃場地的,再給予最高1萬元的場地租賃費扶持。

  此外,進入市場從事個體經營或由街道***鄉鎮***、社群安排,在社群內從事個體經營或便民服務的殘疾人,可獲最高5000元的扶持。除資金扶持外,扶持實物的,也計入扶持資金。

  王國峰解釋說,辦企業投入大,個體經營或在社群內經營成本低,因此資金扶持標準不同。他舉例說,如果一個殘疾人辦企業投資10萬元,最高將給予4萬元的扶持;如果在社群開修鞋攤,市殘聯則會根據其開修鞋攤的實際投入給予資金扶持。 申請專案將接受實地評估 從今天起,自主創業和從事個體經營實現就業的殘疾人,如辦理了《營業執照》,並在人力和社會保障部門辦理了就業登記手續,按時足額繳納了社會保險費,均可向戶籍所在地的街道或鄉鎮殘聯提出申請,經稽核批准後,市殘聯部門將及時把補貼發放到申請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