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春天的諺語是什麼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作為一種文化形式的諺語在語言表達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諺語一般凝練、通俗,富含哲理,因此,即便是沒有念過多少書的人,用起這種語言來,都達到了十分嫻熟的程度,由此可窺見諺語廣泛的適應性和強大的生命力。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天的諺語,希望對你有用!

  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立春晴,雨水均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後,氣候會陰晴冷暖無常。

  立春打雷,十處豬欄九處空:表示六畜不安。

  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晝夜各為十二小時。

  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則病人少。

  春分種芍藥,到老不開花:芍藥夏日開花,春分種太慢了。

  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氣溫低則多雨,冬天氣溫低雨反而少

  春曝死鬼,夏霧做大水:春天降霧會放晴,夏天降霧會雨澇成災。

  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後好種豆:這是臺灣北部的農業現象,南部則比較早。

  驚蟄聞雷米似泥:驚蟄日打雷,表示節氣無誤,風調雨順,稻豐收,米價便宜。

  立春趕春氣:立春之後永珍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開始蒸發,明示世人春天已降臨。

  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則會放晴,初三若下雨則會落到十五。難估計。

  二月二打雷,稻米較重捶:表示節氣無誤,風調雨順,稻豐收,米價便宜。當天,如果春雷乍響,這一年收成很好。

  春時東風雙流水,夏時東風旱死鬼:春天如果刮東風,將是陰雨天氣,地雨水橫流;夏天如果刮東風,將出現嚴重的旱情。

  春東風,雨祖宗,夏東風,一場空:春天要是刮東風,那將是春雨綿綿;夏天要是刮東風,將雨水短缺,給農作物生長帶來不利。

  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於寒冬與盛夏之交,這時南方氣候開始暖和,而北方還在寒冷中,南北溫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氣變化無常。此時,北方的冷空氣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匯衝突,發生了氣旋,天氣便轉為陰雨。 氣旋過後,天又轉晴,這好像小孩子破涕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