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諸葛氏家族的趣談

  三國史上,同時掌握魏蜀吳軍政大權的最牛家族非諸葛氏家族莫屬,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

  三國時,諸葛氏一門,英俊輩出,可謂當時一大望族,非但如此,其門中俊才,莫不手握一州乃至一國軍政大權,顯貴一時,由此吾以為,當是時,從政之政治氣候,實為中國古代史上不二之選。諸君且看。三國時之諸葛氏,最彰顯者莫過於輔佐蜀漢之諸葛孔明。其祖上諸葛豐,為漢之司隸校尉,父及叔父均為郡丞、郡守,至亮一輩,適逢亂世,遂「躬耕□畝」。劉玄德軍破於曹孟德而三顧草廬,奉之為軍師,至此孔明方始其政治仕途,此後玄德委以國家之重,入川之後,「策亮為丞相」,實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見待其重,授以心腹之信也。玄德夷陵之敗,於白帝託孤,屬以後事,亦是千古佳話。或有非玄德之謂:「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實為亮坐大不得已之言云雲,吾誠不信也,觀武侯之前後《出師表》,可知其言妄耳。後主時,以丞相錄尚書事,假節,領司隸校尉,封武鄉侯,「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君臣之親而不疑有二者,莫過於此也。

  孔明之兄諸葛瑾,早於亮仕,為吳主權姊婿弘諮薦於仲謀。先與「魯肅等並見賓侍」,而後權使瑾「通好劉備,與其第亮俱公會見面,退無私面」,二人為廟堂事公正一至若斯。後更「從討關羽,封宣城侯,以綏南代呂蒙領南郡太守,住公安」,踞抗蜀之重地;又玄德東下攻吳,瑾為之書,曉以輕重,或曰仲謀,瑾與玄德相聞,仲謀怒曰:「孤與子瑜有生死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負孤,猶孤之不負子瑜也」此語焉能不令人肝腦塗地乎?!後官至大,左督護,領豫州牧,封宛城侯。

  而孔明與其兄,在其入蜀以來,書信不絕,至亮出武功之時,軍旅之中尚復有書信,而二人君上不以此疑之;至於武侯無後,求以子瑜第二子喬為嗣,而子瑜啟仲謀「遣喬來西,亮以喬為己適子……拜為駙馬都尉……***喬***子攀,官至行護軍詡武」,後喬兄元遜見誅,諸葛子瑜子孫皆盡,攀又還為瑾後。

  諸葛誕,字公休,諸葛豐之後,亮、瑾族弟。初為尚書郎熒陽令。正始初,為御史中丞,出為揚州刺史,加昭武,處於抗吳第一線。後又為「鎮東、假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封山陽亭侯」。諸葛子瑜子諸葛元遜興東關之役,「遣誕督諸軍討之」,屢與吳戰,朝廷以其久在淮南,進鎮東大、儀同三司、都督揚州,封高平侯,又進徵東大。甘露二年五月,徵為司空。後與司馬氏反目,反,夷三族。小子靚入吳,吳平還晉,子恢位至尚書令。

  此三人者,一時俊傑,「瑾為大,而弟亮為蜀相,二子皆典戎馬,督領將帥,族弟誕又顯名於魏,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難得者,此三人處於同一時期,在世時均已顯名,又同處權重或戰略重地之位,三人則盡心為其國其主,三人之君上均不疑之而重用之,薇為奇觀。

  至於孔明與魏之重臣鍾元常、王景興、華子魚書信之交,雖戰亂不絕或兩國交兵之時,猶不絕於道,說文論經,甚至於談及子孫家事,一派氣象亦為今人之不及甚矣。此固當事者一時名士,盛名無虛,德行不虧,然亦當時君臣均為一世之雄,絕世豪傑,其胸襟氣度非常人者方得如此,故此後世稀見焉。

  又觀諸後世,袁崇煥炮斃努爾哈赤,後反以私通敵國而獲罪身死,猶可言為清人之反間計,然觀今人亦未見有高於崇禎多少。當今之世,設使有三人處三敵國,不以交通敵國獲罪而暗中監視已是萬幸,夫復堪言仕途乎!且不說有血緣之親,即如李文和者,乃因華裔獲罪,實可謂無妄之災。何其開明程度尚不及兩千年前之君主,亦良為可怪。言及此,或曰:此等情形遍目皆是,非唯彼處獨有,乃無言,念及後世黨錮之爭、株連之禍、無妄之災,令人毛骨悚然,吾不敢仕途矣,唯當遙思神遊當年情景耳。

  諸葛三兄弟的人生結局:

  即使孿生兄弟,也可能會因為不同的追求而出現分歧,甚至成為敵人。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天下,諸葛氏三兄弟分別出仕三國,諸葛謹在吳國擔任大,諸葛亮在蜀漢擔任丞相,諸葛誕在魏國任徵東大,史書稱“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

  需要體現說明的一點是諸葛三兄弟中,諸葛瑾、諸葛亮是親兄弟,諸葛誕是兩人的同族兄弟。當時人認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龍虎狗有著怎麼的命運與人生結局呢?

  1.諸葛瑾

  字子瑜,174年出生。諸葛瑾在早年間曾遊學洛陽,後來天下大亂,率家人避居江東。後來孫權的姐婿弘諮遇到諸葛瑾,對其才華非常欣賞,就向孫權推薦,與魯肅等一起擔任賓待,後又成為孫權長史、中司馬等職。215年,孫權遣諸葛瑾出使劉備,與諸葛亮在公館見面,未嘗談及私事,最後雙方重新劃分邊界。

  諸葛瑾人如其名,為人非常謹慎,他同孫權談話時,從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傾向,點到為止;如有與孫權心意不合時,他便放棄正在進行的內容而轉向其他的話題,漸漸地再借其他事情從頭開始,以對同類事情的看法求得孫權的贊同。

  219年,諸葛瑾跟從呂蒙討伐關羽,因功被封為宣城侯、綏南、南郡太守,代替呂蒙駐守公安。221年,劉備親率大軍伐吳,諸葛瑾曾給劉備寫信勸和,但被劉備斷然拒絕。當時有人對孫權說諸葛瑾私下派人與劉備聯絡。孫權說道:“孤與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負孤,猶孤之不負子瑜也。”

  229年,孫權稱帝,封諸葛瑾為大、左都護,領豫州牧。諸葛瑾雖然被封為武官,但其軍事才能與其弟諸葛亮不可同日而語,幾次出兵作戰,均無建樹。241年,諸葛瑾病死,時年68歲。

  諸葛瑾有三子,長子諸葛恪,次子諸葛喬,三子諸葛融。252年,孫權死後,諸葛恪曾執掌東吳軍國大權。253年,諸葛恪被宗室孫峻所殺,被誅滅三族。留在蜀國的諸葛喬一脈認祖歸宗,延續諸葛瑾的香火。

  2.諸葛亮

  字孔明,181年出生。關於諸葛亮的人生經歷,不再過詳細介紹,主要說下諸葛亮鮮為人知的一面。諸葛亮除了是位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他在書法、繪畫、音樂上的成就同樣不低。

  諸葛亮“善畫,亦喜作草字,雖不以書稱,世得其遺蹟,必珍玩之”,宋徽宗就曾收藏諸葛亮的草書《遠涉帖》。唐朝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寫道:“諸葛武侯父子皆長於畫。”,“今分為三古以定貴賤,以漢、魏三國為上古,則蔡邕、張衡、曹髦、楊修、桓範、徐邈、曹不興、諸葛亮之流是也。”;在音樂方面,諸葛亮製作七絃琴、石琴,還寫有一部音樂理論專著——《琴經》。

  234年8月,諸葛亮病死於五丈原軍中,時年54歲。諸葛亮早年無子,曾過繼諸葛瑾次子諸葛喬為己子,之後諸葛瞻出生。263年10月,諸葛瞻、諸葛尚父子在綿竹戰死,此時諸葛亮直系血緣關係的僅存諸葛京***諸葛瞻次子***一脈。

  3.諸葛誕

  字公休,生年不詳。諸葛誕早年的仕途生涯並不順暢,曾擔任尚書郎、滎陽令等小官,後來好不容易當上御史中丞、尚書等官,又因為與散騎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而魏明帝非常厭惡夏侯玄、諸葛誕等人,將他們免官。

  239年,魏明帝病死,其子曹芳繼位,大曹爽輔政,曹爽重新啟用夏侯玄等人,諸葛誕出任揚州刺史、昭武。251年,太尉王凌計劃起兵討伐司馬懿,並另立楚王曹彪為帝。司馬懿領兵討伐,任命諸葛誕為鎮東,假節都督揚州諸軍事。

  255年,毌丘儉、文欽在壽春起兵,反抗司馬師的專權。諸葛誕拒絕了毌丘儉勸誘,並最先率兵討伐,隨後率先進佔叛軍的據點壽春。諸葛誕不僅平定了叛亂,還擊退了東吳的軍隊。戰後諸葛誕因長期在淮南駐守,於是被任命為鎮東大、儀同三司、都督揚州諸軍事,成為魏國在東南地區的封疆大吏。

  256年,剛剛執掌朝政的司馬昭派長史賈充試探諸葛誕的口風。賈充說道:“洛中的諸位賢達之人,都希望實行禪讓,您認為如何?”諸葛誕厲聲說道:“你不是賈豫州的兒子嗎?你們家世代受到魏朝的恩惠,怎能想把國家轉送他人?如果洛中發生危難,我願為國家而死。”賈充默然無語。

  回到洛陽後,賈充建議司馬昭徵調諸葛誕入朝,257年,司馬昭以皇帝的名義,升諸葛誕為司空,入朝任職。諸葛誕接得詔命後十分清楚,於是殺死支援司馬氏的揚州刺史樂綝***樂進之子***,並派自己的兒子諸葛靚到東吳求援,然後徵集淮南將士正式叛亂。

  司馬昭則親率大軍征伐諸葛誕,並派王基、陳騫領兵圍困壽春。258年***正月,壽春城中糧食枯竭,軍心不穩。2月,壽春城被攻克,諸葛誕在出逃時,被魏將胡奮手下士兵殺死,諸葛誕被誅滅三族,但有一子諸葛靚留在吳國。

  戰後,諸葛誕麾下數百名親兵於被俘,但他們堅決不降,還說:“為諸葛公死,不恨。”行刑時排成一列,每斬一人便招降下一人,但始終無一人投降,可見諸葛誕善於治軍,愛兵如子,士兵肯為其效死。

  吳國滅亡後,諸葛靚因父仇終身不仕,時人稱他至孝。晉武帝司馬炎與其有舊交,想與他一會,但諸葛靚知晉武帝來,竟逃到廁所中,晉武帝追去與他相見,並說:“你還記得我們幼年的交情嗎?”諸葛靚流淚涕泣:“我沒能作到往身上塗漆,把臉上的皮刮下來,又見到了聖上您的面容,我實在是又愧又恨。”

  關於諸葛三兄弟,清代大詞人納蘭容若有詩云:“諸葛垂名各古今,三分鼎足勢浸淫。蜀龍吳虎真無愧,誰解公休***諸葛誕字公休***事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