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二年級手抄報的模板資料

  當今孩子們很有創造力,只要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學習、去實踐,他們的才能就會得以發揮。辦好貼上報、剪貼報和手抄報等是培養小學生創新的途徑之一。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供大家學習參考。

  小學生二年級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

  小學生二年級手抄報圖片***1***

  小學生二年級手抄報圖片***2***

  小學生二年級手抄報圖片***3***

  小學生二年級手抄報圖片***4***

  小學生二年級手抄報圖片***5***

  小學生二年級手抄報的內容:英語幽默小故事

  Best Reward

  A naval officer fell overboard. He was rescued by a deck hand. The officer asked how he could reward him.

  "The best way, sir," said the deck hand, "is to say nothing about it. If the other fellows knew I‘d pulled you out, they‘d chuck me in."

  最好的獎賞

  一名海軍軍官從甲板上掉入海中。他被一名甲板水手救起。這位軍官問如何才能酬謝他。

  “最好的辦法,長官,”這名水手說,“是別聲張這事。如果其他人知道我救了您,他們會把我扔下去的。”

  小學生二年級手抄報的資料:數學家的故事

  阿基米德 談記數法

  我們再追溯到五千到八千年前看一看,這時,四大文明古國都早已從母系社會過渡到父系社會了,生產力的發展導致國家雛形的產生,生產規模的擴大則刺激了人們對大數的需要。比如某個原始國家組織了一支部隊,國王陛下總不能老是說:“我的這支戰無不勝的部隊共計有9名士兵!”於是,慢慢地就出現了“十”、“百”、“千”、“萬”這些符號。在我國商代的甲骨文上就有“八日辛亥允戈伐二千六百五十六人”的刻文。即在八日辛亥那天消滅敵人共計2656人。在商周的青銅器上也刻有一些大的數字。以後又出現了“億”、“兆”這樣的大數單位。

  而在古羅馬,最大的記數單位只有“千”。他們用M表示一千。“三千”則寫成“MMM”。“一萬”就得寫成“MMMMMM-MMMM”。真不敢想象,如果他們需要記一千萬時怎麼辦,難道要寫上一萬個M不成?

  總之,人們為了尋找記大數的單位是花了不少腦筋的。筆者幼時在農村讀私塾,私塾先生告訴我們這些懵懂頑童:“最大的數叫‘猴子翻跟斗’”。這位私塾先生可能認為孫悟空一個跟斗翻過去的路程是最最遠的,不能再遠了,所以完全可以用“猴子翻跟斗”來表示最大的數。在古印度,使用了一系列大數單位後,最後的最大的數的單位叫做“恆河沙”。是呀,恆河中的沙子你數得清嗎!

  然而,古希臘有一位偉大的學者,他卻數清了“充滿宇宙的沙子數”,那就是阿基米德。他寫了一篇論文,叫做《計沙法》,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出的記數方法,同現代數學中表示大數的方法很類似。他從古希臘的最大數字單位“萬”開始,引進新數“萬萬***億***”作為第二階單位,然後是“億億”***第三階單位***,“億億億”***第四階單位***,等等,每階單位都是它前一階單位的1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