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的林清玄散文
林清玄的散文讚美了人間美好的一面。雖然佛教宣揚跳出紅塵俗世,遁入空門,往生極樂,但林清玄認為往生淨土的理想不能理解成隔離人間、背棄人間,人應該在人間修行。下面是小編推薦大家閱讀的林清玄散文,供大家欣賞。
:鮭魚歸魚
朋友開車帶我從西溫哥華到北溫哥華,路過一座大橋,特別停車,步行到橋上看河水。
河水並無異樣,清澈悠然地穿過樹林。
“到秋天的時候來看,這條河整個變成紅色,所以本地人也叫作血河。”朋友說。
原來,到每年九月的時候,海里的蛙魚開始溯河而上,奮力游到河的上游產卵。娃魚的頭是翠綠色,背部是藍灰色,腹部是銀白色,但是一到產卵季溯溪上游的時候,全身都會轉變成紅色,愈來愈紅,紅得就像秋天飄落的楓葉一樣。
在擁擠向上游的過程,一些畦魚會力盡而死在半途;一些會面板破裂,露出血紅的肉來;還有一些會被沿途鳥獸吃掉;最終能到上游產卵的只是極少數。
虔信佛教的朋友說,他第一次到河邊看鮮魚迴游,見及那悲壯激烈的場面,看到楓與血交染的顏色,忍不住感動得流下淚來,如今站在河水清澄的橋面上,彷彿還看到當時那撼人的的畫面。
娃魚為什麼從大海溯溪迴游?至今科學家還不能完全解開其中的謎。
但是,我的朋友卻有一個浪漫感性的說法,他說:“娃魚是在回故鄉,所以畦魚也可以說是歸魚。”
蛙魚是在河流的水源地出生,在它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遊向大海,雖然在海中也能自由地生活,在最後一季總要奮力地游回故鄉,在淡水產卵,乃至死亡。初生的娃魚在河中並沒有充足的食物,因此初生時是以父母親的屍體為食物而長大的。
朋友說:“可惜你不是秋天來溫哥華,否則就可以看到那壯麗的場面。”
我雖然看不見那壯麗的場面,光憑想像也彷彿親臨了。
不只是魚吧!凡是世間的有情,都不免對故鄉有一種複雜的情感,在某一個時空呼喚著眾生的“歸去”,只是很少眾生像蛙魚選擇了那麼壯烈、無悔、絕美的方式。
我們在娃魚那回鄉的河流中,多少都可以照見自己的面影吧!
:蝴蝶的種子
我在院子裡,觀察一隻蛹,如何變成蝴蝶。
那隻蛹咬破了殼,全身溼軟地從殼中鑽了出來,它的翅膀捲曲皺縮成一團,它站在枝椏上休息晒太陽,好像鑽出殼已經用了很大的力氣。
它慢慢地、慢慢地,伸直翅膀,飛了起來。
它在空中盤桓了一下子,很快地找尋到一朵花,它停在花上,專注、忘情地吸著花蜜。
我感到非常吃驚,這隻蝴蝶從來沒有被教育怎麼飛翔,從來沒有學習過如何去吸花蜜,沒有爸爸媽媽教過它,這些都是它的第一次,它的第一次就做得多麼精確而完美呀!
我想到,這隻蝴蝶將來還會交配、繁衍、產卵、死亡,這些也都不必經由學習和教育。
然後,它繁衍的子孫,一代一代,也不必教育和學習,就會飛翔和採花了。
一隻蝴蝶是依賴什麼來安排它的一生呢?未經教育與學習,它又是如何來完成像飛翔或採蜜如此複雜的事呢?
這個世界不是有很多未經教育與學習就完美展現的事嗎?鳥的築巢、蜘蛛的結網多麼完美!孔雀想談戀愛時,就開屏跳舞!雲雀有了愛意,就放懷唱歌;天鵝和娃魚歷經千里也不迷路;印度豹與鴕鳥天生就是賽跑高手。
這些都使我相信輪迴是真實的。
一隻蝴蝶乃是帶著前世的種子投生到這個世界,在它的種子裡,有一個不可動搖的信念:
“我將飛翔!我將採蜜!我將繁衍子孫!”
在那隻美麗的蝴蝶身上,我看到空間的無限與時間的流動,深深地感動了。
:玉石收藏家
我去參觀一位玉石收藏家的收藏,他一直說自己收藏的玉石多麼名貴、多麼珍寶,甚至說玉石是有生命、有磁場,有的會降災治病,有的會除災免禍,說得那玉石像是神明一樣。
他甚至說:“人的生命和玉石比起來是太渺小、太脆弱了,有許多人的命還不值一塊石頭。”
人的生命之渺小、之脆弱,這一點我是同意的,可是如果說石頭的價值竟勝過人命,是我不能苟同的。
其實,那些被收藏的玉石彷彿有生命,那是由於人的情感狠妄想的投射,我們有了感情,玉石才有了磁場,我們先有妄想,玉石才有感應。
失去了人的情感授射,最耀眼的白玉或鑽石,與溪邊的卵石又有什麼兩樣呢?
我告辭玉石收藏家,從他放滿玉石的走道走出來,我想到這個世界有這麼多人愛玉石、愛瓷器、愛古董、愛美術品,不惜花費巨資,投注心力,但卻很少人願意去對人花費愛心、投人心血。
那是因為,愛沒有生命、沒有反應的東西,是最簡單、最安全的。要去愛一個人,比愛玉石就顯得複雜、危險、不安全。
這是世界上有這麼多收藏家的原因,也是沒有生命的玉石,古董,美術品比活人更值錢的原因。
可惜,我每次告訴種種收藏家這些道理,他們總不認為人的價值可以勝過一件玉石古物,所以這個世界還會繼續混亂下去。
我們是不是願意來收藏一些愛、一些友情、一些思義、一些包容與寬恕?用錦盒珍藏,放在紅木的架子裡,時時拿出來摹拭,使其永保明亮與光芒,來證明人的品質與價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