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擁有最多沙棘的國家

  沙棘生長在高山溝谷中可達18米,我國是沙棘擁有最大的國家。你對這種植物的瞭解有多少呢?跟著學習吧小編學習一下這種神奇的植物吧!

  沙棘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喬木,高l.5米,生長在高山溝谷中可達18米,棘刺較多,粗壯,頂生或側生;嫩枝褐綠色,密被銀白色而帶褐色鱗片或有時具白色星狀柔毛,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黃色或鏽色。單葉通常近對生,與枝條著生相似,紙質,狹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30-80毫米,寬4-10***-13 ***毫米,兩端鈍形或基部近圓形,基部最寬,上面綠色,初被白色盾形毛或星狀柔毛,下面銀白色或淡白色,被鱗片,無星狀毛;葉柄極短,幾無或長1-1.5毫米。果實圓球形,直徑4-6毫米,橙黃色或桔紅色;果梗長1-2.5毫米;種子小,闊橢圓形至卵形,有時稍扁,長3-4.2毫米,黑色或紫黑色,具光澤。花期4-5月,果期9-10

  

  中國是世界沙棘資源的最大擁有國, 沙棘資源的面積約為4000 萬畝***270萬hm2 *** , 佔到世界沙棘資源儲量的95 %以上。同時由於近年來大面積的連片人工種植, 為沙棘資源的產業化利用奠定了基礎。

  鑑於沙棘所具有的特殊水土保持、耐瘠和乾旱的效能, 水利部於1985 年提出了“以開發沙棘資源作為加速黃土高原治理的一個突破口”的倡議, 並得到中央的肯定。隨之在黃土高原、東北地區、華北北部等地開始了以國家為主導的沙棘種植熱潮

  對沙棘的採收貯藏

  1.採收適期

  沙棘果的成熟期,以特有的顏色和果實大小為標誌,並依此決定採收期。在通常情況下,從俄羅斯和蒙古等高緯度地區引入的品種,成熟期較早,像丘依斯克、阿爾泰等品種,在8月初即可成熟。優勝沙棘和橙色沙棘等品種,多在8月下旬成熟。中國自產的中亞沙棘多在8月下旬成熟。中國沙棘來自不同種群,其成熱期也有區別,產於華北地區的,如涿鹿、豐寧等地,果熟期多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產於西北地區的,如甘肅、青海等地,則多在9月中下旬成熟。

  沙棘果實成熟後,其果柄處不形成分離層,所以只要鳥雀不啄食的話,沙棘果實可以長期在樹上保留,甚至可以儲存到下個年度的收穫季節。當然,有些品種,例如從高緯度地區引來的一些品種,也常有成熟後即不斷落果的情況。在不落果的情況下,以什麼時候採收最為理想呢?根據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楊誨榮等的研究,從維生素C含量變化的情況看,以成熟和近成熟期含量最高;達到過熟狀態時,維生素C含量則迅速下降,差額達2/5以上。達到過熟以後,則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類胡蘿蔔素的含量情況也是這樣,以果實成熟初期含量最高,達到過熟時則會下降。沙棘油則是在果實成熟期的兩週內含量最高。所以,從果實營養成分的變化來看,以果實成熟期前後採摘最為適宜。同時,有些品種在果實過熟時,果實會破裂流出漿液。另外,鳥雀啄食沙棘果也很嚴重,在確定採收計劃時,這些因素都應該考慮在內。

  2.採收方法

  沙棘長有許多棘刺,果實小,皮薄易破,果柄短不能自然脫落,給採收帶來許多困難,所以採收所用的勞動幾乎佔栽培沙棘勞動的90%。因此,如何提高採收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一般是採用以下3種採收方法:

  ***1***手工採收法 採收沙棘果實的方法有:摘果、鉤果、抖果或結合整形剪枝,把一枝該剪的連枝帶果剪下。這些方法皆為手工採集,效率很低,一個勞力每天平均只能採收6~8千克。

  ***2***機械採收法 為了提高採收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俄羅斯在沙棘工業種植園,多采用C.H.科瓦列夫的吸入裝置和西伯利亞M.A.裡薩文科園藝研究所的打落裝置採收果實。前者可比人工採摘提高工效1.5~2倍。果實損失小,但耗能高;後者也能提高工效,但僅限於沙棘果剛成熟且堅硬時方可採用。

  ***3***化學採收法 除手工和機械採收外,還可用化學方法進行***處理***採收。內蒙古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的李方等***1987~******以中國沙棘為試材,在沙棘果實由綠變黃時***在呼和浩特市8月10日至15日左右***噴布不同濃度的40%乙烯利進行催熟採收。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成本低、效率高,能顯著提高果實完好率。適宜濃度為8 000~10 000毫克/千克。

  3.保鮮

  沙棘果實貯藏的條件要求非常嚴格。剛採收的沙棘果實如暫時不能出售,必須進行短時間的貯藏。貯藏果實必須保持低溫、通風和能排除有害氣體的環境。貯藏的溫度以1~5℃為宜,空氣的相對溼度應保持在90%~95%。如果是在結冰季節採收的果實,可用少量的水灑在堆積好的果實堆上,把果實封凍起來,再在果實堆上覆蓋一層柴草,以保持其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