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名子最長的城市
曼谷的全名有172個英文字母,被"金氏世界記錄"列為世界上最長的地名,堪稱世界上最長地名的首都,甚至整個名字已成為一首歌的歌詞 ,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們一起走進它吧
全世界名字最長的城市:曼谷簡介
曼谷***泰文全名:กรุงเทพมหานคร อมรรัตนโกสินทร์ มหินทรายุธยามหาดิลก ภพนพรัตน์ ราชธานีบุรีรมย์ อุดมราชนิเวศน์ มหาสถาน อมรพิมาน อวตารสถิต สักกะทัตติยะ วิษณุกรรมประสิทธิ์***,在泰語裡是"天使之都"的意思,有“佛廟之都”之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被列為東南亞第二大城市。兩千多年前,曼谷原是一片被人稱為"泥海"的沼澤地。1782年,泰國國王拉瑪一世將都城遷到曼谷,用記錄佛教經典的巴利文給新首都起了一個長名,將許多美好的稱號都加在這個新首都的名字上,泰國人簡稱其為"共臺甫",而外國人稱之為"曼谷"。並有“佛廟之都”之譽,為黃袍佛國之泰國首都 ,位於湄南河下游,距暹羅灣40公里,全市面積156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到980萬***2010年***,是泰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運輸中心及最大城市。曼谷市內河道縱橫,貨運頻繁,有“東方威尼斯”之稱。此外,曼谷還與中國的許多城市建立友好關係,如廣州、北京、上海、潮州等等,跨國城際間的各種交往常年不斷。
泰國人稱曼谷為“軍貼”,意思是“天使之城”。將其泰文全稱轉為拉丁文,長達162個字母,其意為:“天使之城、偉大的都市、玉佛的宿處、堅不可摧的城市、被贈予九塊寶石的世界大都會”等。1767年,吞武裡王朝***1767-1782年***興起時,曼谷逐漸形成了一些小集市和居民點。1782年,曼谷王朝拉瑪一世把都城從湄南河以西的吞武裡遷至河東的曼谷。拉瑪一世在此造宮殿、修城牆,並興建了九條街道,其中以三聘街最為著名。拉瑪二世和三世統治時期***1809-1851年***,城內增建了許多佛寺。拉瑪五世時期***1868-1910年***,曼谷的大部分城牆被拆除,新建了馬路和橋樑。1892 年,曼谷城裡通了電車。1916年建立朱拉隆功大學。1937年曼谷劃分成曼谷和吞裡武兩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發展迅速,人口數量級土地面積大大增加。1971年兩市合併成曼谷-吞武裡都市區,稱大曼谷。
近幾十年來,曼谷發展迅猛,日新月異。如今,馬路寬廣,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繁華異常,已集中了全國50%以上的工業企業,約80%的高等學府。聞名遐邇的朱拉隆功大學和以政治、經濟著稱的法政大學,以商業管理著名的博仁大學均設於此。2009年曼谷人類發展指數為0.933,處於非常高的水平。
曼谷又是國際活動中心之一,每年有多達二、三百起的各種國際會議在此舉行。城內設有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總部、世界銀行、世界衛生、國際勞工組織以及20多個國際機構的區域辦事處。曼谷還是世界佛教聯誼會總部。
行政區劃
政府建築曼谷大京都的行政區域共分成三十八個縣,分別為:拍那空縣、律實縣、巴吞旺縣、三攀他旺縣、挽叻縣、然那哇縣、挽卿縣、拍耶泰縣、挽甲必縣、拍崑崙縣、民武裡縣、廊祝縣、叻甲挽縣、吞武裡縣、空訕縣、曼谷蓮縣、曼谷艾縣、叻巫拉納縣、打鄰倉縣、匯權縣、拍司乍能縣、挽坤天縣、廊卿縣、邦巴沙都拍縣、挽是縣、挽柯蓮縣、拉貼威縣、巴威縣、空堤縣、明拱縣、叻拋縣、乍都節縣、廊曼縣、挽拍縣、莊湯縣、萱鑾縣、領亮縣。
人口組成
根據2007年人口普查,曼谷共有註冊人口790萬人。逾半數曼谷人有某程度上的華人血統。近年大量移民及外國人湧入曼谷,2005年11月共有外國行政人員12.3萬名,並以每月1800人的速度增加。長期居留的外國人中,有26.5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3萬是日本人***亞洲地區中除日本以外最大的日本人社群***,10萬印度人***其中3.5萬為錫克教徒***,6000美國人,4.5萬歐洲人***在亞洲地區中除新加坡以外最多***,7000韓國人,6000奈及利亞人,8000阿拉伯人,2.5萬馬來人,4000新加坡人。另外約有40至60萬非法入境者,來自柬埔寨、緬甸、俄羅斯、烏克蘭、巴基斯坦、孟加拉、中國等。
曼谷約92%人口信奉佛教,6%信奉回教,1%信奉基督教,猶太教徒約300人,0.6%信奉印度教。曼谷約有400座佛教寺,55座回教寺,10座個教堂,2間猶太會堂。
2010年大曼谷總人口11,971,000人,其中城市人口達到980萬,人口密度為5,801/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