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樹怎麼養黃葉了又怎麼辦

  幸福樹發源地在中國南部的熱帶、亞熱帶一帶,耐高溫、喜陽光,屬於比較溫和的植物,並不嬌氣,種植環境要求也很簡單,那我們如何注意養殖呢?如果養殖過程中葉子黃了又該如何去解決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推薦幸福樹的養殖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幸福樹的養殖方法

  一、溫度

  幸福樹喜歡溫暖溼潤的環境,溫度為最重要,白天的溫度控制在19℃-21℃之間,晚上的溫度控制在18℃-20℃之間,是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太高或太低都將影響它的生長。炎熱盛夏時要儘量將溫度控制在27℃以下。當環境溫度很高時,要適當用搭棚遮蔭。 增加環境溼度,從而提高葉面的溼度。當在冬季的時候,溫度不能低於8度,溼度不能少於5度,否則低於這個溫度就會被凍傷。

  二、光照

  幸福樹在養殖過程中要充分配合幸福樹的養殖特性,要給予幸福樹充足的陽光,全日照及半陰環境均可。如果長時間缺乏光照,幸福樹將發生落葉或荒野等現象。

  三、溼度

  幸福樹喜歡溼潤的土壤和空氣環境,家庭養殖幸福樹室內陳列時,除應保持盆土溼潤外,還應經常給葉面噴水,也可以用稍溫的清水噴灑植株,以維持其清秀的外貌。

  四、基質

  幸福樹養殖應選用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基質,土壤應以沙壤土為好,通常用園土:腐葉土:腐熟有機肥:河沙=5:3:1:1的比例配製,堅持在生長季節每月進行一次鬆土,確保其根部始終處於通透良好的狀態。可根據最終栽培植株的大小來決定所用花盆的大小。

  五、水肥

  澆水也是幸福樹養殖必不可少的環節。幸福樹最好每天澆水,保持葉面溼潤。幸福樹在花期來臨時,應定期施肥,保持充足的養分供給。可以隔一週施肥一次,濃度應在以0.05%~0.2%為宜。施肥時間在清晨為最佳。

  六、修剪

  養殖幸福樹的目的是為了觀賞和襯托室內的環境,如果樹形長的不象個樣子,那就不美觀了,所以要用心去修剪,一般修剪成磨菇狀或圓堆形狀。將一些老葉,黃葉剪去。

  七、幸福樹蟲害防治

  1.蚜蟲 最常見的一種蚜蟲是綠桃蚜。病症包括葉片發皺變形,通常還有晶瑩的蜜斑,用肉眼就能看到。防治方法是用鋅硫磷、氧化樂果、敵殺死等噴施。

  2.蟎蟲 主要的危害症狀為新葉發皺、捲曲,葉面不平整。一般發生的時間在6-9月,高溫、乾燥有利於此蟲害的大量發生,在比較潮溼的條件下蟲害發生較少。主要用蟎淨、達蟎靈、尼索朗等殺蟎藥劑。

  3.介殼蟲 在高溫高溼、通風透氣不良的條件下,特別是秋冬季,幸福樹莖幹及葉片上易出現介殼蟲危害,發現活蟲體時,可及時用溼布抹去,也可用透明膠帶將其粘去。

  幸福樹葉子變黃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1、水黃

  盆土積水久溼,造成土壤缺氧,使部分根系腐爛、吸水、吸肥能力減弱。表現在嫩葉暗黃無光澤,新梢頂心萎縮,枝莖細小黃綠。

  應進行鬆土,控制澆水,停止施肥,重者可脫盆,置陰處吹乾土球后再上盆。

  2、肥黃

  由於施肥過多或濃度過大,尤其是偏施氮肥而引起的葉黃,表現為新葉肥厚而富有光澤,但葉面凹凸不舒展,老葉逐漸變黃而脫落。

  停止施肥並適當增加澆水量以沖淡養分,盆花肥水不足或棵大盆小,盆內根系衰老或過密。

  3、鹼黃

  表現在始於枝梢新葉的脈間,而葉脈,尤其是主脈仍保持綠色,黃綠相間現象十分明顯。

  隨著黃化程度的加重,葉脈逐漸失綠,繼而全葉發白,葉緣焦枯,葉片凋落,嚴重時則枝梢枯頂,以至整株死亡,對於這種“黃化”現象,可採用施酸性肥料或酸性物質加以改良,或也可常施礬肥水。

  4、陰黃

  喜歡陽光的花卉,常因室內光照不足致使枝葉枯黃,此時應將盆缽移至室外通風照光。對於半陰性花卉,諸如文竹,在強光下也會使葉片發黃,所以要避免夏季在高溫強光下照射,應移入室內或搭建陰棚存放。

  5、旱黃

  由於長期沒澆水,或澆水偏少,出現葉片發黃或棕端、棕邊,老葉自下而上的枯黃脫落。但新葉一般生長正常,此種現象發生時應補充水分,使土壤不再缺乏水分。

  幸福樹的修剪方法

  摘心

  摘心,顧名思義,就是將幸福樹的主莖,或者是側枝頂端的頂稍用手掐掉,或者用利器剪掉,這麼做的原因,其實就是為了阻止枝條的徒長,促使枝條在下端發芽,抽條。所以,摘心又被稱之為打頂,去尖。

  抹頭

  摸頭,就是將植株的上部分全部剪掉,一般而言,這種修剪方法是針對那些大型花卉的,因為大型花卉長得太高,再家庭中養殖不變,所以需要通過抹頭來對它進行修剪,幸福樹也是如此,如果家裡的幸福樹長的太高了,就狠狠心,給幸福樹抹頭吧!

  植株太高大,就要進行抹頭哦,不然家裡面會放不下的~

  疏剪

  疏剪,其實就是在花卉長得太密的時候將過密的枝條剪掉,過多的葉子摘掉,過多的花朵掐掉,老實說,幸福樹的修剪主要就是在過密的枝條和樹葉上,幸福樹的枝條過密,本身也會影響其觀賞性,並且也會影響幸福樹的通風條件。進行疏剪的時候要順著枝條延展的方向,稀疏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