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皮雲杉的栽培和繁殖方法
紅皮雲杉的栽培和繁殖是人工種植中的重要一環。今天小編就來向大家介紹。
紅皮雲杉的栽培方法
貯種
採用“雪藏法”埋種,即先選擇一處地下水位低,背陰背風的地方,挖一貯藏坑,其規格為深80釐米,長、寬視種子多少而定。坑最好在前1年秋挖好,於1-2月間,在坑底鋪10釐米-15釐米厚的雪,再按1:2或1:3將種子與雪混合,攪拌均勻後放入坑內。裝滿後,用雪培成丘形,上覆草簾等物。貯藏到播種季節前l周左右將種子取出,混以溼沙,在15℃左右的室溫下催芽4-5天,沙干時澆水,且每天翻動1-2次,當有20%-30%的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
保苗
在出苗達60%以上時,撤去葦簾,使苗木全受光照,若不遇高溫乾旱,一直進行全光育苗,這樣可比長期遮蔭好,使苗木粗壯、根系發達、抗災力強。為防止晚霜凍害,在冷空氣到來之前要澆水,以提高土壤熱容量。若發生凍害,可在太陽出來之前澆水,使苗木形成冰柱,再逐漸融化,即可解除凍害。 在苗木生長期內,要本著“少量多次”的原則,定時定量澆水,尤其在氣候乾旱時,不可澆“跑馬水”。
機械澆水要用大壓力、細噴頭、快速閥門,以防止水流衝苗。苗木出齊後,要及時進行鬆土除草,以免雜草爭水肥,促進苗木生長。為了防止日灼,可採用電接點水銀溫度計,連線日灼報警器,把溫度計調到36℃,當地表溫度達36℃時報警,應立即澆水降溫。
在防治病蟲害方面,採取調節生態環境、制約病蟲害蔓延的方法,除了進行種子消毒之外,平時嚴防將非傳染性生態因子引起的災害誤認為是病原菌的傳染;對侵染性病害又以調節水、肥、氣、熱、光等生態因子加以解決,防止化學藥劑汙染環境,這樣可使苗木發育良好,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
移植
大樹移植以春季為最佳。在技術措施完善的情況下,在11月下旬和5月下旬移植,成活率均可達98%以上。
1.種植穴,根據種植樹木土球的大小,在土球尺寸基礎上加大樹穴直徑40至100釐米,深度加深20至40釐米,種植土以富含有機質的中性、微酸性土壤為好,對不良土質應進行改良。
2.苗木標準,選用植株健壯、樹形豐滿、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的苗圃苗為好。
3.掘苗前應對樹冠噴灑抗蒸騰劑,用草繩將樹冠適當捆攏。清除無根系的表土和覆葉,以樹幹為中心,以幹徑的4至5倍為半徑畫圓,從線外向下垂直挖掘,直到土球高度為止;用鐵銑將士球肩部修圓滑,到土球高度的一半內逐漸向內收縮,使土球呈扁球形;細小根系用利銑剷斷,粗根要用鋸、剪,避免震散土球。
4.土球起好後用事先溼潤過的草繩進行纏繞、捆紮、包裝,超大土球可用木箱包裝,待運。
栽種
1.栽前進行種植土回填,使中間略高於四周,回填高度以使土球放入後低於地表5釐米為宜;
2.栽植,將苗木土球輕輕放入樹穴內,立直樹伴調整好主要觀賞面,解除包裝後再調整好樹體,將種植土分層回填踏實;立好樹木支撐;
3.澆水,栽植後用土作擋水堰,擋水堰要足夠大並拍實以防漏水。定植一週內澆3次透水,第一次在栽後24小時以內澆。澆水後及時檢查支撐情況,發現樹木歪斜或支撐鬆動及時扶正加固。
養護
根據天氣情況及土壤溼度及時補水,盛夏季節移植應進行葉面給水;定期葉面追肥;風雨天氣要及時檢查,發現樹木歪斜和支撐鬆動時要及時扶正進行支撐加固;定期噴灑農藥預防病蟲害的發生。
紅皮雲杉的繁殖方法
扦插
扦插時間應在早春抽出新梢後,剪15釐米長插穗,在塑料大棚內進行扦插。為了增高地溫,床底可墊生馬糞,保持25℃-35℃地溫,溼度在90%左右為佳,塑料棚要蓋嚴,不要頻繁開啟,以免溼度降低。苗木扦插時蘸1000μg/g吲哚丁酸激素和ABT生根粉1號,生根效果較好。
播種
採取不覆土播種法。先按要求做好苗床,不打底水在溼潤的床面上用耙摟動,使床面形成平整均勻的條形凸凹面。為了便於播種,播前將種沙混合物摻入適量幹沙,攪拌均勻再播。播種時,要做到隨播種,隨鎮壓***木滾***、覆簾和澆水,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在苗木出齊之前,始終要勤澆水,本著“少量多次”的原則,始終保持床面溼潤。 實踐證明,不覆土播種比覆土播種出苗又快又齊,一般播種後8天即見出苗,15天-20天可出苗80%,20天-25天基本出齊,並從未發生過苗木倒伏現象。據統計,不覆土播種比覆土播種的苗木產量都高於規程標準,一般高22%,有的高2倍-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