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意思

注音 ㄔㄨˋ ㄇㄨˋ ㄐㄧㄥ ㄒㄧㄣ

拼音 chù mù jīng xīn

釋義 觸目:眼睛看到;驚:震驚。眼睛看到;內心感到吃驚。形容事態嚴重;令人震驚。也作“怵目驚心”、“驚心怵目”。

成語出處 清 林則徐《頒發禁菸治罪新例告示》:“爾等更當觸目驚心,如再觀望遷延,以身試法,則是孽由自作,死有餘辜,毋謂言之不早也。”

簡體字 触目惊心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目,不能寫作“木”。

相似詞 膽戰心驚驚心動魄

相反詞 司空見慣習以為常

英語翻譯 be shocked to witness

日語翻譯 (ある深刻な光景を)目(め)にして心を痛(いた)める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ㄔㄨˋ ㄇㄨˋ ㄐㄧㄥ ㄒㄧㄣ

拼音 chù mù jīng xīn

成語解釋 目光所及,令人內心深受衝擊。語本《南齊書.卷二二.豫章文獻王列傳》。形容事情景況,令人震驚。△「劌目怵心」、「劌目鉥心」

【語義說明】形容事情景況,令人震驚。
【使用類別】
用在「驚恐駭人」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這場大車禍的慘狀,真是叫人觸目驚心
<02>電視播出的命案現場,看來真是觸目驚心
<03>這部電影裡的血腥畫面,讓人看了觸目驚心
<04>為了保護幼童,電視應該減少播出觸目驚心的可怕畫面。
<05>小王沒有看過這麼觸目驚心的場面,一時之間整個人都呆住了。
<06>電影裡一個又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鏡頭,讓每個觀眾都嚇得幾乎無法呼吸。

成語典故 《南齊書.卷二二.豫章文獻王列傳》藹又與右率沈約書曰:「夫道宣餘烈,竹帛有時先朽,德孚遺事,金石更非後亡。丞相獨秀生民,傍照日月。標勝丘園,素履穆於忠義,譽應華袞,功跡著於弼諧。無得而稱,理絕照載。若夫日用闃寂,雖無取於錙銖,歲功宏達,諒有寄於衡石。竊承貴州士民,或建碑表,俾我荊南,閱感無地。且作紀江、漢,道基分陝,衣冠禮樂,咸被後昆。若其望碑盡禮,我州之舊俗,傾廛罷肆,鄙(士)〔土〕之遺風,庶幾弘烈或不泯墜。荊、江、湘三州策名不少,並欲各率毫釐,少申景慕。斯文之託,歷選惟疑,必待文蔚辭宗,德僉茂履,非高明而誰?豈能騁無愧之辭,詶式瞻之望。吾西州窮士,一介寂寥1>,恩周榮譽,澤遍衣食,永惟道廕,日月就遠2>,緬尋遺烈,觸目崩心。常謂福齊南山,慶鍾仁壽,吾儕小人,貽塵帷蓋。豈圖一旦遂投此請。〔注解〕(1)一介寂寥:一名默默無聞之人。寥,音ㄌ|ㄠˊ。(2)日月就遠:時間消逝。

典故說明 「觸目驚心」原作「觸目崩心」。據《南齊書.卷三二.豫章文獻王列傳》載,南齊豫章文獻王蕭嶷過世後,受過他恩惠的樂藹在寫給沈約的書信中說,自己原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西州窮士,因為受到蕭嶷的重用,才能有今天衣食無缺的生活。隨著時間消逝,緬懷追尋蕭嶷遺留的功業,目光所及,令人內心深受衝擊。後來「觸目驚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情景況,令人震驚。出現「觸目驚心」的書證如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九齣:「李大人,聞言興慨,觸目驚心。」

近義成語駭人聽聞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