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意思

注音 ㄏㄨˊ ㄐㄧㄚˇ ㄏㄨˇ ㄨㄟ

拼音 hú jiǎ hǔ wēi

釋義 假:假借;憑藉。狐狸藉著老虎的威風去嚇唬其他野獸。比喻憑藉別人的威勢來欺壓人。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一》:“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簡體字 狐假虎威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成語辨形 狐,不能寫作“孤”;假;右邊不能寫作“段”。

相似詞 仗勢欺人狗仗人勢

相反詞 獨步天下獨擅勝場

成語故事   戰國時代,當楚國最強盛的時候,楚宣王曾為了當時北方各國,都懼怕他的手下大將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問朝中大臣,這究竟是為什麼。當時,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敘述了下面這段故事:“從前在某個山洞中有一隻老虎,因為肚子餓了,便跑到外面尋覓食物。當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時,忽然看到前面有隻狐狸正在散步。他覺得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便一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的將他擒過來。可是當它張開嘴巴,正準備把那隻狐狸吃進肚子裡的時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說話了:‘哼!你不要以為自己是百獸之王,便敢將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經命令我為王中之王,無論誰吃了我,都將遭到天地極嚴厲的制裁與懲罰。’老虎聽了狐狸的話,半信半疑,可是,當它斜過頭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鎮定的樣子,心裡不覺一驚。原先那股囂張的氣焰和盛氣凌人的態勢,竟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了大半。雖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為是百獸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獸見了我都會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來統治我們的!這時,狐狸見老虎遲疑著不敢吃它,知道他對自己的那一番說詞已經有幾分相信了,於是便更加神氣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後指著老虎的鼻子說:‘怎麼,難道你不相信我說的話嗎?那麼你現在就跟我來,走在我後面,看看所有野獸見了我,是不是都嚇的魂不附體,抱頭鼠竄。’老虎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照著去做了。於是,狐狸就大模大樣的在前面開路,而老虎則小心翼翼的在後面跟著。他們走沒多久,就隱約看見森林的深處,有許多小動物正在那兒爭相覓食,但是當它們發現走在狐狸後面的老虎時,不禁大驚失色,狂奔四散。這時,狐狸很得意的掉過頭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這種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驚膽戰,但他並不知到野獸怕的是自己,而以為他們真是怕狐狸呢!狡狐之計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勢完全是因為假借老虎,才能平著一時有利的形勢去威脅群獸而那可憐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還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懼昭奚恤,完全是因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裡,那也就是說,他們畏懼的其實是大王的權勢呀!”從上面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凡是藉著權威的勢力欺壓別人,或藉著職務上的權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來形容。

英語翻譯 The fox borows the tiger's fierceness

日語翻譯 虎(とら)の威(い)を借(か)る狐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ㄏㄨˊ ㄐㄧㄚˇ ㄏㄨˇ ㄨㄟ

拼音 hú jiǎ hǔ wēi

成語解釋 假,借。「狐假虎威」指狐狸借老虎的威風嚇走其他野獸。#典出《尹文子》逸文。後用「狐假虎威」比喻藉著有權者的威勢欺壓他人、作威作福。△「狗仗人勢」

【語義說明】比喻藉著有權者的威勢欺壓他人、作威作福。
【使用類別】
用在「仗勢欺人」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他平日依仗著出身官家,狐假虎威,欺負他人。
<02>頭兒出來我都不怕,我還怕那些狐假虎威的小土匪?
<03>今日給你點名分,你可別就狐假虎威,到處招搖惹事。
<04>哼!他以為有個總經理岳父,就可以狐假虎威亂欺人?
<05>他只是董事長身邊的司機,卻常狐假虎威地發號施令。
<06>你何必怕他?他只不過是在狐假虎威,虛張聲勢罷了!
<07>這可惡的奸臣仗著國君的信任,就會狐假虎威欺壓忠臣。
<08>我實在看不慣他那狐假虎威的醜態,恨不得給他一巴掌!。
<09>這些惡人儘在老百姓面前狐假虎威,一碰到大官無不哈腰鞠躬。
<10>他也沒啥本事,只因為出身官家,便狐假虎威,為非作歹起來了。<11>發生戰爭的時候,往往有人狐假虎威,仗著敵人威勢反過來欺壓自己同胞。<12>平常這批人仗著老爺狐假虎威,如今老爺失勢,這批人當然成為過街老鼠了。

成語典故 #《尹文子》逸文(據《太平御覽.卷四九四.人事部.詭詐》引)虎1>求百獸食之,得狐2>。狐曰:「子無食我也,天帝令我長百獸3>,今子食我,是逆4>天帝命也。子以我言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不走5>乎?」虎以為然,故遂與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之畏己而走,以為畏狐也。〔注解〕(1)虎:一種形似貓而體形碩大的動物,全身黃褐色,具黑色條紋。性凶猛。獨居,善游泳。於夜間狩獵,以鹿、羊、豬等為食。(2)狐:一種形似犬的動物,較犬而小,體瘦,面部較長。吻尖突,耳朵三角形。尾大而長,毛多為赤黃色。性聰明敏感,喜食野鼠、鳥類、家禽等。(3)長百獸:為百獸之長,即作百獸之王。長,音ㄓㄤˇ。(4)逆:違逆,違背。(5)走:逃跑。〔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戰國策.楚策一》、《春秋後語》(據《太平御覽.卷九○九.獸部二一.狐》引)、漢.劉向《新序.卷二.雜事》

典故說明 「狐假虎威」最早的典源出自於《尹文子》,後來有多本文獻引及,其中最能表示「狐假虎威」意思的是《戰國策》。《戰國策》所記載的故事是這樣的:戰國時,昭奚恤是楚國有名的大將,威震四方。楚宣王便問群臣:「我聽說北方國家都很怕昭奚恤,是這樣嗎?」群臣都無言以對,只有江一打了個比方說:「老虎專門捕獵各種動物為食,有一天抓到一隻狐狸,狐狸說:『你敢吃我嗎?天帝已命我為百獸之王,你若吃我就是違逆天帝的命令。如果不相信,可以走在我後面,看看其他動物見到我有什麼反應。』於是老虎便半信半疑的跟在狐狸後面,所有動物看到都嚇得逃走。老虎以為牠們真的是怕狐狸,而不知道其實野獸們怕的是牠自己。今天大王您有五千里的領地,有超過百萬的大軍,但統御軍隊的是昭奚恤,所以北方諸國其實怕的不是昭奚恤本人,而是您的軍隊啊!猶如野獸們怕的是老虎,而不是狐狸一樣。」這個「狐假虎威」的故事,後來演變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藉著有權者的威勢欺壓他人、作威作福。

近義成語仗勢欺人 狐假鴟張 鼠憑社貴 驢蒙虎皮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