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枯拉朽意思
注音 ㄘㄨㄟ ㄎㄨ ㄌㄚ ㄒㄧㄨˇ
拼音 cuī kū lā xiǔ
釋義 摧:破壞;枯:枯草;拉:折斷;朽:朽爛的木頭。比喻腐朽勢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毀。原作“摧枯折腐”。
成語出處 《晉書 甘卓傳》:“將軍之舉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顧慮乎?”
簡體字 摧枯拉朽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摧,不能寫作“吹”或“催”。
相反詞 堅不可摧
成語故事 公元318年,琅琅王司馬睿在王導、王敦堂兄弟的支援和擁護下,建立東晉政權。王敦也因此而升任大將軍、荊州牧。後來,由於晉元帝司馬睿抑制王氏勢力,王敦打算起兵反對朝廷。
王敦在武昌起兵出發前,勸說安南將軍、梁州刺史甘卓一起舉兵東下,甘卓答應了。但到出發那天,王敦已登上戰船,甘卓卻沒有到,只是派了一名參軍來到武昌,勸說王敦不要反叛朝廷。王敦聽了非常吃驚,說:甘將軍沒有明白我上次和他談的意思。我只是去消除皇上週圍的壞人,沒有它意。如果事情成功,我一定高封甘將軍,請你轉告甘將軍。參軍回稟甘卓後,甘卓仍然拿不定主意。也有謀士向他獻計, 不妨答應王敦一起舉兵,待他東下後再討伐他。但甘卓怕將來說不清楚,還是不同意。
當時,湘州刺史司馬承堅決反對王敦反叛朝廷。他得知王敦舉兵東下,便派主簿鄧騫前往襄陽,希望甘卓忠於朝廷,討伐王敦。甘卓的參軍李樑勸甘卓伺機而動,不要匆忙行事。如果王敦取勝,他必將重用甘卓;如果王敦不勝,朝廷必將重用甘卓,讓他起兵平定叛亂。這樣,無論哪一方取勝甘卓都不會吃虧,因此不能輕易舉兵出戰。
鄧騫反駁李樑說,甘卓這樣做是腳踩兩隻船,必然會招來禍患。其實,王敦的兵馬不過萬餘,守衛武昌的不足五千,甘卓的軍隊超過王敦一倍,如果進軍武昌,一定能取得勝利。最後他對甘卓說:甘將軍如果發兵攻打武昌,就好像摧毀乾枯的草和朽爛的樹木那樣容易,不必有什麼顧慮。儘管如此,甘卓仍然猶豫不決。王敦揮軍東下,見甘卓不來響應,又派參軍樂道融去襄陽,再次勸說甘卓起兵。樂道融是反對王敦叛亂的,所以他勸甘卓起兵討伐王敦。甘卓這才下了決心,寫檄文聲討王敦罪狀,同時調兵遣將討伐王敦。王敦得知甘卓率軍前來討伐,非常害怕,又派甘卓的侄兒、參軍甘卬請求甘卓回師襄陽;而都尉秦康勸說甘卓忠於朝廷,一舉消滅王敦。但是甘卓優柔寡斷,不聽秦康勸告,竟然回師襄陽。後來,襄陽太守周慮等人與王敦勾結,將甘卓暗害。甘卓本來可以輕而易舉地戰勝王敦,結果因為動搖不定,反而被王敦暗算。
英語翻譯 easily overcome
日語翻譯 枯 (か)れ枝 (えだ)をへし折 (お)り,朽木 (くちき)を拉 (ひし)ぐようにたやすくぶちこわす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ㄘㄨㄟ ㄎㄨ ㄌㄚ ㄒㄧㄡˇ
拼音 cuī kū lā xiǔ
成語解釋 將已枯朽之事物加以摧毀,比喻摧毀虛弱勢力極為容易。語本《漢書.卷一三.異姓諸侯王表》。後用「摧枯拉朽」比喻極容易做到,毫不費力。
【語義說明】比喻極容易做到,毫不費力。
【使用類別】
用在「非常容易」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01>推土機像摧枯拉朽似的,輕而易舉地將一大片違建夷為平地。
<02>以他的身分地位,幫你解決這件事,如摧枯拉朽般容易,根本不費什麼力氣。
<03>美軍憑著精良武器,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潰敵軍,迅速地在這場戰役中取得勝利。
<04>清末革命軍一起義,腐敗的清廷毫無招架之力,瞬間就如摧枯拉朽般地被推翻了。
<05>這塊招牌早已搖搖欲墜,颱風一來便如摧枯拉朽般地將它捲落地,摔得粉身碎骨。
<06>比賽接近終了時,我們已領先一大截,再以摧枯拉朽之勢投進幾球,把對方打得落花流水。
<07>警方發動大規模的掃黑行動,先逮捕主要領頭者,瓦解對方士氣,然後再以摧枯拉朽之勢掃蕩餘孽。
成語典故 《漢書.卷一三.異姓諸侯王表》秦既稱帝,患周之敗,以為起於處士橫議,諸侯力爭,四夷交侵,以弱見奪。於是削去五等,墮城銷刃,箝語燒書,內鋤雄俊,外攘胡粵,用壹威權,為萬世安,然十餘年間,猛敵橫發乎不虞,適戍彊於五伯,閭閻偪於戎狄,嚮應&c08016.jpg;於謗議,奮臂威於甲兵,鄉秦之禁,適所以資豪桀而速自斃也。是以漢亡尺土之階,繇一劍之任,五載而成帝業。書傳所記,未嘗有焉。何則?古世相革,皆承聖王之烈,今漢1>獨收孤秦2>之弊。鐫金石3>者難為功,摧枯朽者易為力,其勢然也,故據漢受命,譜十八王,月而列之,天下一統,乃以年數。訖于孝文,異姓盡矣。〔注解〕(1)漢:西元前206?220,由漢高祖劉邦創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被曹丕篡位而亡,共歷時四百餘年。因其間曾被王莽篡奪,後劉秀又將王莽消滅,重建漢室,故史稱漢光武帝劉秀以前為「前漢」,以後為「後漢」。(2)秦:西元前248?前207,戰國秦滅六國後,秦王政統一天下,建都咸陽,實行中央集權。因秦始皇專制獨裁,二世皇帝殘暴統治,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後為劉邦所滅。(3)鐫金石:雕鑿頌揚功德的箴銘。鐫,音ㄐㄩㄢ,雕鑿、雕刻。
典故說明 「摧枯拉朽」指將已枯朽之事物加以摧毀,是十分容易的事。此語見於班固的《漢書》。班固認為秦朝滅亡,是因為實行焚書坑儒、箝制思想、燒毀兵器等措施,又集權中央,沒有諸侯可以鞏固保衛疆土。於是在建國初期,記取秦朝教訓,分封韓信、彭越、英布等軍功卓越的人為異姓諸侯王,以鞏固政權,這也是漢朝在沒有領土和缺乏武器的情況下,短短五年之內能夠成就帝業的原因。正所謂,在堅硬的金石上雕刻很難,摧毀虛弱勢力極為容易,是受形勢所影響。後來「摧枯拉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極容易做到,毫不費力。
近義成語易如反掌 探囊取物 輕而易舉 甕中捉鱉
反義成語堅不可摧